张军:韧性是中国成功的秘诀?

来源:观察者网

2014-12-31 08:04

张军

张军作者

复旦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今年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关键词无疑是“新常态”,对其解读五花八门,相当一部分专家、媒体对经济增长前景做出负面预言。然而,在张军教授看来,他们指出的种种问题并不新鲜,甚至一直存在。那么中国克服这些困难、获得成功的秘诀究竟是什么?

很多人对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深表悲观,原因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出现了巨额债务、过度投资、生产过剩,以及所谓的“鬼城”。但这些都不是新问题。自1978年以来,这些问题都以不同形式存在,并影响着中国经济,而且在东亚其他转型成功经济体——比如台湾、韩国,甚至日本——的快速增长时期也出现过。

自邓小平推动 “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9.7%。韩国和台湾只花了40年时间,就完成了从低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的转变。那么,这些经济体是如何既保持长时间快速增长,又克服了在此过程中面临的严重问题的?答案很简单:韧性。

经济发展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其间充满了挑战与风险、成功与失败、外部冲击与内部震荡。负面影响如不断上升的债务占GDP(国内生产总值)比率、产能过剩,都不可避免。

如果一个国家不能在崛起的过程中适当地回应挑战,其经济增长和发展就会停滞。比如,拉丁美洲和南亚的很多国家就陷入了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因为它们没能及时调整增长模式。

相比之下,东亚经济体不断调整自身的增长战略并实施了持续的体制改革,目标不是直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而是引入新的、更高效的经济活动,将债务转化为资产,使得经济产能得到最大化利用。

从这个意义上说,东亚经济体已经接受了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所说的“创造性破坏”过程,经济结构不断从内部得到调整。此外,东亚经济体通过实施渐进式改革,促进甚至激励了新的、更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淘汰了旧的、低效的经济增长源,加快了 “创造性破坏”进程。

比如,中国1980年代对乡镇企业和村办企业的鼓励,带动了非农领域的增长,这部分推动了生产率提升的农业改革。同理,1990年代,面对国有企业长期亏损、对房地产的过度投资,中国通过在更具活力领域实施刺激增长的体制改革、抵消国有企业的资本回报率下降,应对了不良债务和未完成建设项目带来的问题。

因此,韧性”成为邓小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与市场之间互动的主要特点。实际上,已故经济学家古斯塔夫·拉尼斯(Gustav Ranis)曾表示,政策和市场体系的动态互动是东亚经济体成功的关键。比如,在中国,地方机构要求更多自主权,促使中央政府实施财政分权,这有助于推动区域竞争,并维持一个日益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环境。

产业政策的形成也体现了这样的动态互动。在中国,虽然大量充满活力的小生产商正蓬勃发展,但政策制定者在促进产业发展和升级上几乎没有干预,这就让引导产业升级的责任落在了市场头上,这确保了小生产商在扩张产业领域时能发挥关键性作用。

在东亚,地方政府是“韧性”体现的另一个主体。首先,它们负责公共资本支出,推动中国基础设施改善,并令私人投资者获得合理回报。这促进了地方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中小规模企业,实现增长和繁荣的目标。其次,为了实现该目标,地方政府也帮助企业进入全球生产链。浙江省和广东省两省地方政府在此方面一直做得特别成功,这两个省的经济指标也理所当然排在中国最强省份前列。

最后,地方政府也有强烈的意愿支持制度创新,在遭遇结构性挑战时,地方政府能够在地方上灵活处理,以扫除那些阻碍经济增长的因素。

经过三年的经济增长放缓和债务上升,中国再次走到了十字路口。幸运的是,中国似乎正选择一条灵活的自我调整的道路。去年以来中国推出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希望该计划有助于中国趋于接近并最终跨越高收入门槛。而这条道路将有助于改革的成功推进。

(本文12月26日刊载于捷克世界报业辛迪加,标题为“China’s Growth Secret”,观察者网译。)

责任编辑:王璐菲
中国经济 中国崛起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习近平同马克龙和冯德莱恩举行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

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小范围会谈

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结束

习近平将同马克龙和冯德莱恩举行三方会晤

“五一”近3亿人次出游,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