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为:十九大报告展示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天下情怀

来源:观察者网

2017-10-18 16:39

张维为

张维为作者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研究院院长,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这是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关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述。彼时,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维为教授正在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演播室里直播解读十九大,听到这段话时,一直致力于传播“中国模式”的张教授尤为感慨:中国真的越来越自信了。

直播结束后,观察者网第一时间连线张维为教授,解读十九大报告。

张维为教授做客CGTN,直播解读十九大报告

观察者网:您在央视解读十九大开幕式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能否简单谈谈这次报告有哪些亮点,特别是有哪些十分重要的理论概念?

张维为:这次报告给人印象非常深刻,包括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其中有几个概念特别重要。例如,习总书记在报告中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他的分析是基于中国已经崛起,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原来关于社会主要矛盾,我们的表述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现在我们看到,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中国的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发展确实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官方的表述也与时俱进:过去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变成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过去的“落后的社会生产”现在变成了“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种表述上的变化,既肯定了我们已取得的巨大成绩,同时也指出了我们面临的问题,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于国内各个方面的工作都有指导意义。再比方说,报告用相当的篇幅谈“美丽中国”建设,十分令人鼓舞,呼应了今天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出发,报告推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提法,它把过去五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系列论述进行了概括。在中国政治话语中,“思想”是个很重要的概念,我们说“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所以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对中国的未来会有强大的指导意义。

报告还把第二个百年目标分为两个阶段,2020到2035为第一阶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然后是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要把中国真正建成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种适时提出新的发展愿景是中国模式的一个特点。

今天7月我曾在一个场合与法国前总理萨科齐先生探讨过中国模式,他说中国模式给他印象最深的是,每隔一段时间,都为人民提出一种远景,而且总是能够实现这种远景。他说,在整个世界充满不确定的时候,中国给世界提供了难得的确定性。虽然萨科齐作为一个政治人物在法国和世界上有很大争议,但我认为他的这番话还是实事求是的。

另外一点也很重要,习总书记展示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天下情怀。他说,中国道路的成功,开拓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是我们道路自信的很好展示,也是中国道路世界意义的展示。报告还有很多精彩内容,值得大家去细读和体会。

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新华社记者 马占成 摄

观察者网: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的第一部分就对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做了回顾。在您看来,过去这五年,中国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张维为:七年前我写《中国震撼》的时候,最担心的问题是不少国人被西方话语忽悠,非常不自信。我考察过前苏联和前南斯拉夫,他们解体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就是被西方话语忽悠,先是知识界主流被忽悠,然后是党的高级干部被忽悠,然后就是经济崩溃,国家解体。我认为中国一定要防止这种情况出现。

习近平总书记主政的五年,中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过去人们对遏制腐败普遍信心不足,但现在硬是把腐败遏制住了;过去普遍认为中国在目前这个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只能粗放型发展,但现在硬是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中国新经济已开始引领整个世界;过去在东海、南海等问题上,或多或少比较被动,现在确立了全面的战略部署和清晰的战略底线,决不允许他人越过。这五年的成绩确实超过了多数人的预期,所以中国人的自信心高涨。

如果你一定要我选出这五年最大的变化,我认为就是中国人自信心迅速回升,西方和亲西方的大V要想忽悠中国人越来越难了,背后是中国迅速崛起的事实。

我常说,不管我们自己还存有多少问题,我们还是取得了世界上最大的成绩,我们的成绩除以2,除以4,甚至除以6,都可以与采用西方模式的多数国家竞争。比方说,我们40年前和印度的起点差不多,但今天中国的经济规模等于五个印度。25年前苏联解体的时候,俄罗斯经济规模比中国还大,但今天中国的经济规模等于七个俄罗斯。中国绝大多数人生活水平改善的速度和幅度,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

观察者网:尽管这五年中国进步巨大,但西方主流媒体对十九大的报道还是充满了偏见,您如何看待这种情况?

张维为:在我看来,西方主流媒体缺少起码的实事求是。意识形态偏见、懒汉写的文章、陈词滥调,几十年都没有长进,对中国的政治预测几乎从未对过,也不知道反省一下自己。不过我到觉得这倒也挺好,我们继续走自己的路,let’s leave them in darkness(让他们在黑暗中、在对中国的无知中继续徘徊吧)。我们不必理会他们。过去我们不在乎他们,现在更不必在乎,最终形势比人强,西方越来越多的人已看到这一点,历史也将越来越证明这一点。

观察者网:您一直强调中国人要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中国人已经越来越自信,那么建立中国话语体系还那么重要吗?

张维为:西方走衰的速度比我们预计得还要快,中国走强的势头也比多数人预测得更为迅猛,这是事实,这使国人的自信心不断增强。然而,我们还是要努力建构中国话语。没有自己的话语,这种自信心是难于持久的;没有自己的话语,就不会有足够的定力,你做对的事也会被认为是做错了,或只是过渡性质的,最终还是要转型到那个正在全面走下坡的西方模式。

所以中国的崛起一定要伴随自己话语的崛起。我们话语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创新,这样效果才会好。我们还要在文化上把中国道路和中国话语确立起来,在哲学社会科学上把中国道路和中国话语确立起来。西方对中国的政治忽悠越来越难,但西方对中国的文化忽悠和哲学社会科学忽悠还广泛存在。这些领域内,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中国的长治久安需要人民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需要中国学人的哲学社会科学自信。

观察者网:西方主流媒体总是认为随着中国中产阶层不断壮大,人民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对外界的信息越来越了解,中国社会必然越多元化,中国的政治制度能够应对这一切吗?

张维为:今天看来这种叙述恐怕对西方国家更适用,西方民众越了解真相,特别是中国崛起的真相,他们就越会看到自己制度存在的问题。实际上,中国人今天对西方的了解远远超过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中国每年出境的人次已经上亿,这些人绝大部分都属于您所说的中产阶层,但他们99.999%都回来了,而且往往是“一出国,就爱国”或者是“一出国,更爱国”。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社会正在走向成熟,大家见多识广,不害怕国际比较了,就像上海不害怕和纽约比较一样。

我们一位研究员这两天在美国考察,他抵达美国第一时间的感叹就是:哎呀,我来到了一个“五没有”的国家,没有高铁、没有支付宝、没有微信、没有共享单车、没有安全感的国家。这些东西,在中国都是“标配”了,真不知道美国什么时候才能实现,背后就是我说的中国模式在国际比较中胜出。

其实中国模式的最大长处,就是不害怕国际比较。政治制度也是一样,中国制度的最大长处就是比西方更适应多元化,更适应科技革命和大数据时代,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的文化基因比西方更加包容,中国的制度安排也比西方的安排更具活力和弹性。这次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对中国发展远景的规划和描述,都体现了这些特点。在国家层面能够如此推动对应、适应,最终引领新一轮工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世界上只有中国。我们的制度可以为下一代进行战略规划,西方制度下怎么可能呢?

观察者网:您觉得中国模式对西方国家也有启发?

张维为:当然有,刚才讲的规划能力就是一个例子。我可以再给你举一个例子。2016年底,我到英国参加一个会议,我对英国朋友说,为什么在“脱欧”问题上你们采用如此简单乃至简陋的公投,把决定一个关系整个英国命运的非常复杂的大事,交给普通民众来决定。我建议他们借鉴一下中国的协商民主模式,因为英国很多民调早已证明,支持与反对脱欧的民众比例相差不大,也就是2%到5%左右,这种情况下,采用协商民主肯定比公投民主效果更好,双方可以协商协商,各做一些让步,然后重新达成共识。

2014年我有个演讲,叫“中国人,你要自信”。那个演讲结束时,我提到了和英国学者进行的一个讨论。他们不停地批评中国模式,我说我们可以竞争,你坚持你的模式,我坚持我的模式,我更看好中国模式。才过去不到三年的时间,英国走衰的速度比我当初预计得还要快。我对英国朋友说,我敢预测中国未来的十年,你敢预言英国未来的十年吗?按照英国模式做下去,大不列颠十年后是否存在都会是个问题。苏格兰在要求独立,北爱尔兰也要独立,大不列颠会不会变成小不列颠呢?西方的民主模式要好好地改革了,否则西方走衰的速度还要加快。

观察者网:你是否认为西方模式已经竞争不过中国模式?

张维为:中国模式并非十全十美,但它一直在与时俱进,在不断完善之中,而西方模式则越来越僵化。我认为今天世界的模式竞争主要看三个条件,一是一个国家是否具有能够代表人民整体利益的政治力量。坦率地说,中国有,美国没有;二是政府的改革能力和整合能力是强还是弱;三是市场作用与政府作用有机结合的状况。从国际比较来看,应该说中国模式,或者叫中国社会主义模式,在这三个方面都明显胜出,所以我看好中国模式。

虽然我们的模式还不完善,但就现在这个水平可以和西方模式竞争。当然,我们还面临很多挑战。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中可以看到,他对我们取得的巨大成绩和面临的诸多挑战都有清晰的认识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许多新思路,这将促使中国在方方面面都更上一层楼。我们有理由、有信心为十九大点赞,为中国的美好前途点赞!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小婷
中共十九大 习近平 习近平治国理政 习近平治国 中国模式 国家自信 理论自信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重庆通报“燃气费异常”:燃气集团党委书记被免职

“伊以都在降调”,国对国直接打击结束?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