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翎伊朗游记:美女、八卦与中国

来源:观察者网

2017-03-28 16:02

张羽翎

张羽翎作者

独立撰稿人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张羽翎】

说到要去伊朗旅行,很多朋友的第一反应是“注意安全啊”,而大凡去过的朋友,无一不流露褒扬赞美之词,甚至有朋友把它列为要反复去的国度。于我,对她的好奇探究是从网媒对某s的众说纷纭开始的,既然习大大都在年初去友好拜访了,何不趁着东风也眼见为实呢。抵达德黑兰,神秘的波斯文化已扑面而来。

德黑兰,气候条件非常的干燥,和我国北方城市相似,空气质量不好,交通常显拥堵。但令我留意的是,人们说话都是轻声细语的,鲜少大声喧哗。虽然交通拥堵,司机们都鲜少按喇叭,很少抢道占位,都挺耐心。

听人介绍说,政府鼓励私车公用,特别是扬招的出租车以拼车方式运营,司机按拼车人数,确定行车路线,乘客不见得都能点对点地以最短路线和时间到达目的地,但他们可选择分段搭车,分段付费,减少打车费。

这不是一个体验伊朗本真文化最好的地方,但却是最能体现伊朗改革后矛盾交织的地方。饭店小摊都透露着利益和市井的气息,巴扎市场附近有着非常频繁的美元黑市,随着旅游业的逐渐兴起,也开始有了一条龙的推销服务,会有骗人的小商贩,会有离谱的算命师,也会有随处可见的中国制造。

看到东方面孔会习惯问是中国人还是韩国人,因为这是两个目前与伊朗贸易最为密切的亚洲国家。德黑兰大学的波斯语是个非常热门的交流专业,身边中国旅行团的导游也有不少是中国留学生。

初见黑衣长袍的伊朗女子,感觉是羞涩矜持、高冷幽闭的,冷不丁还会被那些静止的黑袍背影吓到。但走近了,很快发现她们是那么生动,羞涩中善意的微笑,温暖而拉近了距离。在伊朗,妇女的外出着装被要求带头巾,外衣过臀,裤子或裙子长度要超过脚踝,这个要求对旅游者也一样,但相对宽松,对色彩没有禁锢,因此也很容易辨认出游客。

仔细观察,在公众场合,大多数成年伊朗妇女的着装以深色为主,常以一件大黑外袍从头到脚遮掩里面的个性色彩。导游介绍,城市间比较,穿衣界定在德黑兰最宽松,设拉子其次,亚兹德和伊斯法罕相对保守。从脸部轮廓,大致还能区分波斯裔和阿拉伯裔。

波斯美女,自古闻名世界,亲眼所见,果不其然。尽管戴着头巾,但遮不住她们的风情万种,几乎个个妆容精致,即便只能露出几缕发丝,头巾下的发型已然精心打理。历史原因,也由于波斯文化的根深蒂固,伊朗妇女的着装相对于其他阿拉伯国家,并不是非常封闭。与我们热情外向的导游姑娘多聊点,发现她们一样的爱美八卦、生活丰富。

孩子们也会羞涩主动地打招呼,如果我们表示可以合影,她们会像小雀一般欢快地聚拢到你周围。虽然语言不通,但微笑主动示好,在任何地方都适用。

旅途中总是能遇到有趣的人,飞往设拉子的飞机上结识了一位德黑兰大学的教授,正巧在研究伊朗目前家庭文化和传统文化逐渐消逝的课题,进而得以了解一下伊朗的婚姻文化。结合之前导游和我提到的伊朗小八卦,在我们美丽的女导游口中,伊朗男人是这样被描述的——他们可以是很甜蜜的情人,很浪漫的诉说者,但他们是否会是一个合格的丈夫,可能他们自己也不清楚。


设拉子是诗人之城,文艺气质浓郁。它在伊朗南部,和所有国家南部气温高的城市一样,城市节奏相对慢,色彩更丰富,人们显得更有闲有趣。从设拉子前往亚兹德,在中转休息时,我们偶遇了两位伊朗小天使,童真与好奇在他们身上展现无疑,他们的父母见到中国友人,更是亲切招呼,临走时两位小天使都几乎要随我们一同离去。

亚兹德是座沙漠里的绿洲城市,在伊朗的中部,据说这里七千年前就有人居住,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古老的拜火教曾经在这里盛极一时,现在在伊朗境内几乎没有拜火教神殿了。波斯人原本不信奉伊斯兰教,由于阿拉伯人的入侵统治才得以普及,导致了大多拜火教圣殿被摧毁,未能保存下来。

亚兹德

导游又向我们介绍,波斯语和阿拉伯语文字虽然相似,但读音不同。因此对于有些伊朗波斯裔人而言,古兰经只能勉强看懂,却无法朗读。这也造成了伊朗人(波斯人)还对伊斯兰教的一些规定持保留态度,例如一夫多妻。伊朗崇尚一夫一妻制,他们将爱情与责任看作高贵的东西,因此一夫多妻虽然没有遭到禁止,但在伊朗,这会是一个被冷眼相对的行为。

伊斯法罕是伊朗第二大城市,这里的人不像小城镇的那般羞涩怯弱,也不像德黑兰的相对淡漠,他们非常善于主动上前攀谈。伊朗的英语普及率还不是很高,更不用说中文了。普及的英语几乎只限于问候和道别,但却不能阻止路边的孩子无时无刻对你问候和道别。

伊朗人其实很希望和中国人交流,但碍于语言的问题,常常只能浅尝辄止,如果对方知道你会英语,一定会把你介绍给自己通英语的朋友,借此加深了解。

在离开伊朗的最后一天,正巧是当时的韩国总统朴槿惠访问伊朗,有幸在国际博物馆门前瞥见朴总统的一个衣角,回去的途中随处可见韩国驻伊朗的民营企业树立的欢迎广告牌,才惊觉,原来韩国在伊朗的市场份额有这么大了。

伊朗曾经有很著名的诗人,也有很著名的葡萄酒,有很多皇室珠宝,也有很多遗迹史册,但却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归于贫瘠。很多逃离伊朗者的子女辈们仍在致力于复兴伊朗,实行新的改革,这是属于他们的抱负和愿景。然而在我这个旅游者看来,无论它昔日何种辉煌,如今都在以一个新生儿的姿态往未来迈进。伊朗的人民也在努力吸收着他们所能获取的更多的来自外界的消息,想要学习和进步。

同游的旅者们都说,伊朗就是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正是因为中国走过了这样的路才会觉得伊朗是如此相似。我不敢评判对错,但我却觉得,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情,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领导政策,也许在发展的大方向上是相似的,但绝不会是一样的。伊朗的未来是何种样子,我并不想去凭空想象,只愿相信他们能用他们的热情去耕种他们的未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陈轩甫
伊朗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看看,这就是美国的警察”

习近平会见布林肯:中美应彼此成就,而不是互相伤害

“宁愿关闭在美业务也不卖”

王毅见布林肯,对美方提出三个“不要”

胜利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