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联盛:政治将是欧版QE的诱因

来源:观察者网

2015-01-21 08:19

郑联盛

郑联盛作者

中国社科院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基地副主任

当大西洋彼岸的美联储结束购债计划,正按部就班地向退出QE,以及零利率政策方向前行的时候,欧洲中央银行则在殚精竭虑想推出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政策,想和美国一样通过债务货币化的方式来支持实体经济和就业。据报道,(1月22日)周四的欧洲央行会议上这一决定将水落石出。

严重的通缩,以及政治压力迫使欧洲央行不得不考虑QE计划,图为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

2012年QE未达到市场预期

实际上,早在2012年,欧洲央行就已经推出了“欧洲版”量化宽松政策,即长期再融资计划和直接货币交易计划。

长期再融资计划规定,银行部门持有的重债国债券,即使信用评级不达标,也能获得欧洲央行流动性支持,这相当于是欧洲央行可以间接购买重债国的国债,同时解决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问题。直接货币交易计划是真正意义的“欧洲版”量化宽松,欧洲央行可以直接在二级市场上无限量地购买成员国的国债,这与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实质已经是完全相同。

幸运的是,欧洲直接货币交易计划引而不发,政策效果则实质显现。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和西班牙“欧猪”五国的国债收益率纷纷回落,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在1个多月内告别最危险的时刻。

2013年之后,部分重债国甚至一度能到国际资本市场以较低成本融资。2014年5月,西班牙、葡萄牙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回落至低于4%的水平,意大利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甚至跌破3%,创下历史新低。葡萄牙人更是如释重负,洗尽耻辱,宣布退出“三架马车”的援助计划。

不幸的是,长期再融资计划并未达到市场预期。欧洲央行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的吸纳量远不及央行目标。第二轮操作的需求为1300亿欧元,而前两轮吸纳量总计仅2120亿欧元,远低于4000亿欧元的限额。

欧洲长期再融资计划不及预期,与安倍经济学下的信贷投放不利相似,直接的原因就是私人部门的信贷需求疲软。

更不幸的是,欧洲直接货币交易计划至今没有机会实行。德拉吉行长早在2012年7月26日就宣称的:欧洲央行将采取任何可能政策全力以赴保卫欧元。“相信我,足够!”短短的一句话却道出了欧洲央行的真实意图:他已经把自己当成欧元生存的保卫者。但是,为数不多的观察家注意到在这个句子之前还有三个重要的词语:在它的职权内。

德国教授状告欧洲央行:不愿为懒人买单

实际上,直接货币交易计划本质上表明欧洲央行不是主权国家的权力代表,他只能在中央银行职能范畴内见机行事。随着德拉吉行长振臂一呼,随之而来的是,一群德国教授将此诉诸于德国宪法法院。他们一丝不苟地宣称:欧洲中央银行宣布,成员国政府在面临无法融资风险之时欧洲央行将购买他们的债券,这已经明显超越了欧洲央行的法定职权范围。

2013年1月德国宪法法院认为,欧洲央行的政策违反了欧盟条约,但是,在如何判决上已经超越了德国法院的能力。德国宪法法院踢皮球式地将这个案件转交给了欧洲法院。

除了法律的坚持之外,德国人还有自己的理由。我们知道,在危机的应对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界限可能是虚幻的。毕竟,货币创造最后肯定会导致某种程度的财政责任重新分配问题:重债国可能会引发债务危机,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可能蒙受损失,而财政又是真正的兜底者。这就模糊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性。

但是,在一个国家中,由于拥有政府的支持,中央银行在借款人破产之时可以采取重新资本化或快速下调利率加以应对;而对于欧洲,这需要欧洲央行成员国一致同意,而成员国担心欧洲央行最终会遭遇损失,并会将与此相关的财政责任转嫁给成员国。反对救助行动的德国坚称,欧洲央行的行动不应该产生任何形式的财政责任重新分配,这是有其内在的逻辑基础的,哪个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人愿意为整天晒太阳、逛海滩、邋里邋遢的怂人买单?

欧洲央行赢了

不过,让人稍加放松的是,经过一年多的折腾,欧洲法院在2015年1月15日由其辅助法官维伦对此作了定性:欧洲央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拥有更广泛的决策权,直接货币交易计划原则上符合欧盟相关法律。

同时,他还不具名地批评了德国宪法法院:“一些法庭在此领域缺乏欧洲央行的专业性和经验性。对欧洲央行的批评应该谨慎”。直接货币交易计划在欧洲央行2015年第一次货币政策会议前夕解决了法律桎梏。欧洲央行执行委员会成员伯努瓦·科赫欢呼雀跃:直接货币交易计划本来就是欧洲央行的“基准选项”。

科赫如此兴奋,他与德拉吉行长惺惺相惜:大洋彼岸的罪魁祸首美国经济一路高歌,而受害者欧洲经济则一路滑向通缩边缘。欧洲经济面临严重的失业挑战,特别是年轻人失业严重。

截至2014年6底,欧元区平均失业率高达11.5%,希腊失业率高达26%,而且整个就业市场改善的进程较为缓慢。重债国财政整固的压力仍然较大。比如退出援助的葡萄牙2014年财政赤字率预计降低0.9个百分点至4%,2015年还要降低至2.5%,紧缩的幅度仍然是较大的,这将弱化经济复苏的财政基础。

欧元区内部失衡和长期增长的体制机制弊端仍未消除。比如内部的贸易、工资及结构失衡等,以及统一的货币政策及分散的财政政策的二元结构矛盾等并没有实质性改善。

政治将是欧洲版QE的真正诱因

对于欧洲政治家,经济走向衰退并非是他们按下史无前例的政策按钮的充分条件。德国为何如此矫情,德国教授为何将量化宽松问题诉诸法院?我们应该知道量化宽松政策本质就是债务货币化,而德国可是将抑制通胀写在了宪法之上。即使市场和政府都曾经是欧元危机的唯一主角,他们现在已经渐渐退出了舞台。沉寂已久的公民成为了这场游戏的玩家,并且他们深感不满。政治才是欧洲版量化宽松计划的真正诱因。

2014年5月欧洲议会大选中,对财政整固严重不满的民族主义政党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这意味着欧元区更进一步联合的道路将是曲折坎坷的,更为重要的是,可能面临的是分裂。

这种分裂最早的可能是来自希腊。在三轮公投之后,仍然没有办法选出希腊总理,而糟糕的情况是,主张抵制援助、声张退出欧元区的左翼主义者则有较大的可能性在未来1月25日的大选中上台。拯救欧元成为欧洲政治家们的历史使命了。

拯救欧元的不是欧洲政治家们的雄才大略,相反,是他们的胆小怯懦。欧洲联合的理念是从20世纪初期两次世界大战的炮火中诞生的,惨痛的战争经历促使欧洲人抛弃前嫌,改弦更张。没有一个欧洲的领导人敢于承担让欧元解体的历史责任。

在欧洲人看来,欧元的解体,就意味着欧洲联合前功尽弃、寿终正寝。德国宪法法院依然可以裁定,德国央行如果参与直接货币交易计划将违反本国宪法最终让改革计划落空,但是,这样裁定的概率基本为零。

如果这么巨大的历史责任,落在了一个值得商榷的法律约束上,那么,德国人和欧洲人就是自己作死自己。布鲁塞尔智库Bruegel创始主任、法国国家战略与经济预测总署署长费里在《欧元危机》一书中指出,历史的本质就是蒙混过关。但是,这一次,他们可能没有那么幸运了。为此,施行量化宽松政策或已成为欧洲必然的基准选项。

责任编辑:苏堤
欧元区 欧元危机 拯救欧元 欧债危机 欧债 德拉吉 欧洲央行 QE 欧洲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重庆通报“燃气费异常”:燃气集团党委书记被免职

“伊以都在降调”,国对国直接打击结束?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