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出口片票房深度调查:《北京遇上西雅图》在北美遇上“滑铁卢”

来源:综合微信“影投人”等

2013-12-24 20:56

与好莱坞进口片在内地影市狂轰滥炸相比,偶尔“走出去”的零星华语片在北美得到的关注度并不高,而这也直接导致绝大多数影片的票房表现不够理想,甚至很糟糕。然而从2010年起,华语片走出国门的脚步明显加快,亮相北美院线的影片数量逐年递增,今年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22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量变并未促成质变发生,华语片在北美的地位并未得到多少提升,表现也没有什么大的起色——2013年,华语出口片仍在“找感觉”。(编者注:《太极侠》与《纽约客@上海》为中美等国联合制作;此外文中票房榜单数据未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其中,《北京遇上西雅图》、《搜索》等在中国票房不错的电影纷纷在美国遭遇滑铁卢。情定美国帝国大厦的《北京遇上西雅图》的北美票房成绩只有国内票房0.008%;《大腕》则是保持多年来的华语片北美票房的最差成绩。《北京遇上西雅图》、《搜索》等均难以撼动其地位……

《北京遇上西雅图》的北美票房?得从帝国大厦往下跳中“找感觉”

虽然影片展示了一个“人间天堂”的美国形象,可帝国大厦的高度也没法阻止该片成为深不见底的北美票房“黑洞”。该片在国内狂扫的5亿元人民币,与之相比,它在北美市场的票房犹如从帝国大厦跳下的”自由落体”运动。《北京遇上西雅图》11月8日在北美院线上映,截止21日影片下线时,仅收获6579美元,刷新了该片的北美发行方华狮公司在北美发行国产电影的最差票房成绩。

《北京遇上西雅图》北美版海报

华语出口片的北美票房

《北京遇上西雅图》是华狮引入北美市场最失败的国产电影。在华狮公司总共引入北美市场的29部影片中,该片票房垫底,是唯一一部票房没有过万的作品。相比之下,《非诚勿扰2》和《1942》通过华狮在北美发行的票房相对喜人。前者达到了426894美元,后者也有312954美元入账。

尽管《北京遇上西雅图》的绝大部分外景都是在美国西雅图拍摄;尽管多数美国媒体对《北京遇上西雅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它不同于常见的浪漫喜剧作品,还原了美国移民的现实生活”;尽管导演薛晓路亲自出席该片在美国洛杉矶的首映活动……但从票房反映来看,美国观众对中国友人的示好并不在意。西雅图唯一一家上映该片的影院在影片放映一周后便匆匆将该片下线……

该片在北美首映三天的票房为3430美元,平均单馆票房收入为1143元,在同期上映的北美109部电影的票房榜单中位于80位;其首周上映票房(11.8——11.14)仅为5371美元,平均单馆票房收入为1790美元,票房排名滑落至83位。美国院线公司似乎对《北京遇上西雅图》这类“小清新式”爱情片不太感冒,前期仅在西雅图、洛杉矶以及纽约的三家影院上映。雪上加霜的是,11月15日,该片就已在西雅图以及纽约影院下线……仅靠洛杉矶一家影院的票房在15日之后无以为继。15日——17日,该片三天票房收入仅为924美元;15日至21日的档期中,该片所有院线和单馆收入都是1208美元……

《北京遇上西雅图》(Finding Mr.Right)的北美票房成绩……

截止目前,在北美过去一年中上映的656部有票房收入的电影排行榜中,《北京遇上西雅图》的票房成绩排名574位。自1980年以来,美国共引进1579部外语片。在这份北美外语片票房榜单中,《北京遇上西雅图》位于1411名。2000年12月8日,由中港台美四地联合制作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卧虎藏龙》亮相北美,最终影片在院线鏖战近7个月,以创纪录的1.28亿美元完美收官,迄今仍把持着北美最卖座外语片的冠军头衔——可以说,这是华语片在好莱坞收获的最有分量的一个“第一”。《卧虎藏龙》以1.28亿美元的票房远远甩开身后的《美丽人生》。后者票房将近5760万美元,不及前者一半。张艺谋执导的英雄紧随其后,5371万美元的票房成绩在北美外语片榜单中位列第三。

没有更惨,只有最惨,《大腕》也没无感

当然,《北京遇上西雅图》不是华语片在北美发行的最失败之作。陈凯歌的《搜索》以及冯小刚的《大腕》在北美院线的票房成绩更凄惨。延期10个月才姗姗来迟的《搜索》今年在北美收获1067美元的票房成绩,险些打破由《大腕》保持的华语片北美最低票房的尴尬纪录——820美元。

截至目前,今年共有656部新片进入北美院线上映,算上刚刚于20日亮相的《私人订制》,华语片达到22部,这一数量也超过去年(20部)创造了新高。票房收入方面,所有新片总票房为96.13亿美元,其中华语片进账763.98万,虽然从账面上看比去年大涨超过六成,但要知道其中仅《一代宗师》单片就贡献了659.5万;而除了支撑门面的《宗师》,就只有《毒战》、《私人订制》(正在上映中,票房还会增长)、《天注定》和《太极侠》四部影片勉强迈过了10万票房线。

反观去年,跨过10万门槛的影片多达10部,且主要分布在20-30万的区间内,相对平均的表现要比今年华语片普遍惨淡的景象好不少。

华语片发行商剖析:华狮虽专一但产出有限

华狮是一心一意专做华语片北美发行的“外来和尚”。成立于2010年10月的华狮,创建伊始就接连发行了《唐山大地震》和《非诚勿扰2》两部冯小刚力作,特别是后者最终斩获了近43万美元,迄今仍保持着华狮发行影片的最高票房纪录。

2011-2012年,华狮在两年间接连推出了21部华语片,其中有不少浪漫爱情片,比如《全球热恋》、《爱》、《春娇与志明》、《女朋友•男朋友》等,且档期分布相对平均,算是找到了发行的节奏,也让北美观众养成了相应的观影习惯。但由于今年2月前CEO米尔特•巴洛卸任导致公司管理层重组,直到6月中旬,华狮才发行了2013年的首部作品《致青春》,而观众的积极性也并不高,最终仅取得了不足4000美元的单馆成绩。不过随后的两部《小时代》票房则明显高了不少,单馆收入均超过了7000美元。

纵观近三年,华狮的发片规模明显减小,从2011年平均25家的影院数下降到了今年的个位数,而且单馆成绩也出现下滑,看来若想恢复还需时日。在被问到公司所面临的挑战时,华狮北美副总裁罗伯特•朗德伯格向腾讯记者坦承,“盗版造成的打击很大,是一个大问题”。此外与舍得花钱打广告的前两支本土队伍相比,在宣发费用上华狮也相当克制,除了会为个别影片【如《1942》】出钱购买户外广告以外,仍然以成本较低的社交平台宣传和草根口碑营销为主。

当然,谈票房不能只看总体表现。在衡量票房成绩时,北美发行商同样看重单馆收入(平均每家影院的票房),因为它能更客观地反映影片的表现。比如拿票房冠军《一代宗师》来说,由于影片在全美804家影院大规模上映,导致其单馆收入(8202.7美元)反而不如小规模上映的口碑佳作《天注定》(16853.2美元)——后者只在6家影院上映且时间较短(近期纽约IFC影院应观众要求又开始加映该片)。放眼今年22部华语片,单馆收入低于5000美元的竟然多达14部,而去年仅有6部影片未过线。

过去四年,华语片在北美一直是蹒跚中艰难前行。从2010年6部109.3万,2011年16部307.2万,2012年20部267.3万,再到今年的22部764万,虽然在数量上一直保持增长态势,但华语电影影响范围有限、过分依赖个别影片、票房波动大的格局依然没有得到改观。(编者注:《雪花秘扇》通常被算作英语片,故下表中未收录)

华语片举步维艰

北美电影市场留了多少给中国?

整个北美电影市场,美国电影占92%,欧洲电影占6%,只有剩下的2%留给其他国家,这些国家包括印度、韩国和日本。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即使把这2%的市场份额全部拿下,对中国电影的发展空间也没有太多有效的作用。如今,日本、韩国逐渐失去了本土的电影市场,全部被好莱坞电影“侵占”,中国电影市场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因此面对本土市场失守的困局,片方背后资本就更不愿意冒险。

如今,热钱大量涌入内地市场,这使得更多电影从业者把目光从出口转回内销。一些制片公司盘算与其花大价钱投资海外,还不如在国内市场迅速掘金。

中国电影研究专家骆思典曾表示,这样的问题是整个非英语电影要进入美国电影市场时都存在的一个结构性障碍。因为在美国观众看来,非英语电影就是“艺术电影”,而“艺术电影”只能是在艺术院线的范畴发行。

发行商队伍有扩充,但仍是少数人的游戏

在北美,院线发行本身就是一桩竞争激烈、难度系数大的生意,而华语片又明显不属于主流电影,市场空间十分狭窄,因此可容纳的“玩家”数量也同样有限。其中既有像华狮和WellGo这样苦苦经营勉强支撑的公司;也有Indomina Media这种发了几部影片后就被拖垮的倒霉蛋;而剩下财大气粗的片商也只是偶尔尝尝华语片的“鲜”——四年来,华语片在北美的发行商队伍虽稍有扩充,从最初的五、六家到现在参与的十家左右,但其小众市场的属性仍是不争的事实。

 

“打”出影响终有改观,都市爱情艰难“试错”

究竟什么类型的华语片在北美才卖座?恐怕片方、主创、媒体人都无法给出标准答案。《卧虎藏龙》、《英雄》等片创下的票房纪录已经保持了十余年,但华语片如今还是停留在“打”动少数北美主流观众的水平上。但真要让《叶问》系列以及各种围绕“太极”、“功夫”等关键词展开的影片撑起整个局面,也实在有点儿勉为其难。所以,能看到华狮注重开发华人留学生和新移民的市场,尝试引进大陆及港台各色各样的都市青春爱情片,也算是一个可喜的进步了。虽然效果仍喜忧参半,但不管有多“错”,只有一直试下去才能最终试出“对”来。

档期?盗版?片子选对宣传到位才是王道

说起华语片中北美票房惨淡的原因,往往被简单粗暴地归咎于发行方没选准合适的映期,才让盗版钻了空子而丢了票房。但今年《一代宗师》与《狄仁杰之神都龙王》两片所形成的鲜明对比,让这个借口实在站不住脚:《宗师》的北美上映日期比内地足足晚了7个半月,而由AMC发行的《狄仁杰》则是与内地同步亮相北美;一边是有广泛市场潜力的题材类型再配上火力全开的精准营销,另一边则是太过异邦的故事且悄无声息地登场,最终双方天壤之别的票房表现便说明了一切。

华语片发行商剖析:韦恩斯坦财大气粗手腕硬

今年的22部华语片分别由12家不同的公司发行,而它们也可以大致分为几个梯队。首先便是好莱坞知名独立发行商韦恩斯坦,其向来以“挑得一手好片”、“不吝大笔宣发费”以及“公关手腕强硬”等闻名,被视为业内龙头老大。此番发行《一代宗师》,韦恩斯坦不仅让导演王家卫和主演章子怡赴全美各地宣传,更打上了“马丁•斯科塞斯力荐”的本土化标签,并邀其捧场影片的纽约盛大首映式,此外一行人还去圣迭戈动漫展转了一圈,当然更少不了在洛杉矶举行的针对奥斯卡的特别放映,可以说赚足了眼球。

与此同时,韦恩斯坦还配合《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等各大主流媒体及专业杂志的各类影评、广告和公关文稿,为北美观众量身打造了精彩的预告片,无论线上线下,宣传工作都做得相当到位。影片在洛杉矶上映当日,笔者曾于第一时间前往观影,发现观众里绝大部分都是老美;而笔者所去的这家位于洛城西部毗邻比弗利山的影院,由于其地理位置优越,此前极少放映华语电影,想必也只有韦恩斯坦如此强势的发行商才能从中抢占一席之地。

即使粗略计算,《一代宗师》的宣发成本也绝对在百万美元以上(光是交给影院的“入场费”就在800~1000美元/家,而800余家影院算下来就已近80万),只是不晓得最终不足700万的票房能否让韦恩斯坦回本。不过韦恩斯坦似乎也并不在乎——据说公司老总哈维之所以接下这部片子,主要是为了“讨好”本片的名义发行方Annapurna Pictures老板梅根•埃里森——这位甲骨文公司创始人兼CEO拉里•埃利森的闺女是当今好莱坞出了名的冤大头土豪,前后已经投资了《大师》、《猎杀本拉登》、《美国骗局》等口碑佳作。作为一家投资与制片公司,Annapurna Pictures并没有宣发资源和经验,而韦恩斯坦的加入正好卖了个人情,以换得未来两家公司的进一步合作。因此无论影片盈亏几何,韦恩斯坦都会担着。

中等玩家各有主打

其次则是在北美本土颇具口碑的中等规模独立发行商,包括韦恩斯坦旗下刚成立不久的子品牌Radius-TWC、VarianceFilms、Kino Lorber、First Run以及Magnolia等【韩国公司CJ娱乐仅发行过中韩合拍的《分手合约》一部华语片,故未算在内】。除了Variance Films有较多发行华语片的经验以外,其余几家都是两三年偶尔发一部,可以说是还处于谨慎地试水阶段,不过几乎每家都有各自主打的类型。

比如今年带来基努•里维斯导演处女作《太极侠》的Radius-TWC,其发行的上一部华语片是去年底的《武侠》,似乎还在保守地遵循“动作”、“武侠”等华语片传统卖座题材;Magnolia的上一部则是2010年的《投名状》,时隔三年选择了奇幻片《白蛇传说》,依然主推在北美相当有号召力的李连杰。虽然这几家公司在宣发实力上比韦恩斯坦差了一大截,影院数少则只有个位数,多的也区区30家上下,但由于在规模上控制得比较好,它们今年发行的影片单馆收入几乎都超过或接近5000美元。当然《太极侠》的表现实在令人失望——由于其环球和威秀的背景,Radius得以在全美100多家影院铺开,结果却把单馆票房拉低到了可怜的910美元,着实赔了不少本。

在第二梯队中,Variance Films应该算是一个特例。从2011年起,该公司先后发行了《叶问2》、《精武风云•陈真》、《新少林寺》、《辛亥革命》、《让子弹飞》、《太极1:从零开始》以及今年的《毒战》等七部以动作片为主的影片,单馆票房成绩也属于中上水平。不过经过笔者调查后发现,这些影片的发行权实际上掌握在另一家公司WellGo USA手中,后者擅长影碟、VOD(视频点播)等其他媒体平台的发行,比如北美观众在Netflix等视频网站上看到的不少华语片都是通过WellGo发出去的。不过在院线发行方面,WellGo就没有什么优势可言了,这一点从其挣扎在合格线上的单馆收入就可看出:今年WellGo发行的四部影片《天台爱情》、《叶问:终极一战》、《太极2:英雄崛起》、《血滴子》的票房及单馆收入均位列榜单中下游。

因此,很多情况下WellGo会选择雇佣更有实力的Variance Films负责院线发行,自己则主攻其他平台。于是也就有了《太极》系列、《叶问》系列的发行方从Variance跳回到WellGo的情况,其实背后是同一家公司,只不过出面的人不同而已。此外除了华语片,WellGo还会发行韩国电影。针对中韩电影在北美的表现迥异这一情况,WellGo的CEO安妮•沃克在接受腾讯记者专访时直言,“华人看电影的习惯比较差”。

华语片发行商剖析:万达收购AMC试水却碰壁

最后,AMC院线同样值得拿出来单说。自从去年5月被万达集团收购后,作为全美第二大院线集团的AMC开始尝试跨界做影片发行,今年便一口气发行了《人再囧途之泰囧》、《狄仁杰•神都龙王》和《十二生肖》三部影片。

其中前两部选择在了旗下较好的35家影院放映,而最后一部则是大手笔铺开至全美102家影院。但由于受众定位不明确、缺少宣传推广等原因,导致三部影片的票房都不够理想,特别是成龙大哥坐镇的《十二生肖》,虽然是动作喜剧的好卖相题材,最终却只进账区区10万美元票房,单馆收入更是仅有970美元。

总结陈词:

与内地影市已步入飞速的蓬勃发展期不同,华语片在好莱坞的征程仍处于艰难的起步阶段。2014年,包括《不二神探》、《西游降魔篇》、《魔警》、《冰封》系列等作品将会在大洋彼岸相继亮相,虽然最终票房表现很可能仍然不会有起色,但多少会再次推动华语片在北美的前进。华语出口片,脚下的路还很漫长......

责任编辑:朱八八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6年增加两倍”,美军高官又炒:中国速度“惊人”

NASA局长抹黑中国登月,连专业常识都不顾了

“中国报价太香,加税50%都吓不跑美国买家”

挺巴抗议席卷全美高校,大批学生遭逮捕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