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树:中国科幻电影在进步,但主要短板还是工业美学的欠缺

来源:观察者网

2019-02-05 08:11

宝树

宝树作者

科幻作家

【《流浪地球》和《疯狂的外星人》接连在今年的春节档上映,引发了新一轮大众对国产科幻电影的讨论热潮。观察者网就中国科幻电影和科幻文学的当下生存与前景展望等一系列问题,采访了华语科幻星云奖短篇金奖获得者宝树。】

(采访 观察者网/武守哲)

观察者网:我们注意到,最近的两部电影都和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有关。宁浩导演、刘慈欣编导的《疯狂的外星人》 称将于2019年春节档上映,刘慈欣同名科幻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也将定档2019年春节,你是否觉得未来中国的影视圈中的科幻作品会越来越多?之前中国科幻电影比较弱,是不是和以前中国科幻小说水平不佳有关?

宝树:我觉得以前绝大部分科幻电影并不是根据科幻小说改编的。以前科幻电影的问题不应该由科幻小说来背锅。

科幻小说作家宝树接受了观察者网的采访

观察者网:你对《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有什么期待?怎么看待“2019年是中国的科幻元年”这个说法?

答:严格讲,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中国科幻已经有一百多年了。以前也不是没有科幻电影,但是当代意义上的大片还是很匮乏的,特别是自从《三体》项目折戟沉沙之后,非常打击人们对于中国科幻电影的信心。

有时候,影视圈的人找我们聊科幻电影的创意,都说不要搞特别高科技的,搞也搞不过人家好莱坞,就要一点软科幻的东西就好了……其实是很丧气的。那么《流浪地球》这个项目无形中就担负起了开创中国科幻电影新纪元的使命。让所有人看看,中国人也是能拍出好看的、高科技大场面的科幻片的,是可以和好莱坞一较高下的。同时也就是向更广大的人群普及了科幻文化。

电影《流浪地球》剧照

当然,我以前也说过,是不是“元年”其实关键不是看这一部作品,元年是相对于二年、三年……来说的,也就是说后续的东西要跟上,形成一个时间上延续发展的传统,这个“元”字才有意义。过去也有一些好的科幻电影,甚至还很轰动,《珊瑚岛上的死光》、《霹雳贝贝》等几部,但是都断断续续,后面就没有新东西了,更不用说发展提高,所以也称不上元年。所以这次是不是科幻电影元年,我们得三五年以后回过头再看,不过我个人是很有信心的。

观察者网:如果科幻小说的质量和科幻电影的质量关系不大,如何解释我们之前的科幻电影如此之弱呢?除了纯技术方面如特效水平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原因?

宝树: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我也不敢说能解释的很清楚。我感觉之前影视圈对这个没多大兴趣,认为拍这个就不赚钱,他们自己也没有信心。大家看了很多好莱坞的大片,心底里都说,这种电影太厉害了,中国人怎么能拍的出来?如果大家不愿意投资,没有信心去做这个事情,那整个行业的水平就可想而知了。

即便是有个别人想试一下,拉不到足够的钱和资源,拍出来之后好像证实了“中国人拍不好科幻片”这样一个偏见,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90%能赚钱的,和只有1%可能能赚钱的,决策者们都会选择前者。

至于你说的特效,如果大家再看看当年被喷成烂片的《无极》和张艺谋的《英雄》,以及那个时候的一些玄幻电影,你会发现他们的特效还是可以的,到了一定水准。

2002年的电影《英雄

中国科幻电影质量差不是个纯技术的问题,主要是大家不愿意做这个。

还有一点是,中国科幻电影很难把一个不错的点子具体化为一个有视觉效果的东西。我看过一些好莱坞的电影,很感慨。比如像《蚁人》这种其实不能算科幻片,其中的实验室和高科技的器材都是假的,但是他们的工业美学太强了,拍出来很有那种真实可信的感觉。

而中国的导演大部分都很欠缺这个,比如他们脑子里的飞碟就是八十年代的那种模式。而像《星球大战》和《星际迷航》等,把太空飞行器的样子做的很酷炫,而且设计得很精细,哪些是驾驶舱,哪些是客舱等等都是先画好图纸,条条框框很清楚的。

电影《星际迷航》代表了好莱坞科幻电影高水准的工业美学

比如上次我看到一个片子叫《记忆大师》,片中有个灌输记忆的仪器,我感觉这个东西做得很奇怪,带有黄铜做的齿轮和机械手,没有高科技的感觉。所以说特效是一方面,但是还要设计工艺,我觉得目前中国科幻电影界最缺的就是这个方面。

大体来讲就是产业链不完善,具体说就是工艺美学的运用很贫乏。你有点子,有钱,可以请国外的团队帮你做,但根本上讲,自身如何把它转化成有很棒的视觉效果的东西,这方面我们目前还很差。

中国的电影某种形态上的特效上还是很可以的,比如我们拍武侠和玄幻就比较得心应手,但是让你从头到尾重新设计未来的装备和器具,还不能做得很好。

观察者网:现在的科幻小说界,从文学的角度讲,在中国当代文学界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地位?主流文学界是怎么看这个圈子的?

宝树:科幻文学是一个类型文学,和主流文学是有一定差距的。从实体上来说,各个机构也是不一样的。不过情况也在慢慢发生改变,一是因为国家现在开始重视科幻,比如雨果奖在国内造成了很大的舆论轰动,也就是说国外的重量级的获奖能很快地反馈到国内文学界,这两年主流文学界的杂志会有意识地组一些科幻文学的稿子,时不时开个科幻文学专栏之类的。

和主流文学界比,虽然可能还算稍微偏门一点,但是和其他的类型文学比如奇幻、玄幻文学那还是和主流圈子更接近,至少他们的杂志上不会开一些奇幻玄幻文学专栏。

观察者网:有一个说法,认为现在科幻小说质量对比八九十年代有很大上升的原因,就是现在的科幻小说家们有理工科背景的更多、换句话说,以前的同行往往是一群文科生或者“民科”,物理化学知识储备不是特别够,影响了科幻小说的创作和构思,理工类的知识会不会对科幻界构成了一个门槛,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宝树:门槛是肯定有的,不过你刚才说的那个理由比较牵强。以前八九十年代科幻小说弱一些差一些,大家不爱看,主要是讲故事的手法,或者整个的叙事方式不行,比起几十年前的阿西莫夫、克拉克等还是有一定差距的。那个时候的作者很难接触到西方同行的原创,没有接受新理念的资源,完全不知道国外的同行在干什么。打个比方,这就好比看金庸古龙长大的武侠迷,在写作手法上绝对领先于看三侠五义长大的一批,后者不了解武侠的新思维新模式,那就写不出好的东西来。

观察者网:也就是说中西科幻文学界的交流沟通影响了国内当时科幻作家的叙事方式?

宝树:当年改革开放之初,科幻热刚刚兴起的时候,科幻作家们的资源还是五六十年代引进的苏联那一批科幻文学,包括很“古老”的比如凡尔纳的作品,但对于西方国家尤其是英美的同时代创作就不了解了。像阿西莫夫的《基地》在21世纪以后才有译本,之前是没有的。所以这一批作者和世界科幻潮流是有距离的。

阿西莫夫的代表作《基地》叶李华译本(2005年)

刘慈欣能大获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在90年代的时候恰赶上网络的兴起,他能够自己上网,去雨果奖的网站获奖用英语阅读同行的作品,知己知彼,知道别人现在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观察者网:科幻毕竟还是和科技相关,如果对相关科学知识的储备不够,也会对作品的构思深度造成负面影响?

宝树:科幻有很多种写法,有的科幻以点子取胜,如果你能想出别人还想不到的原创性的点,就可以占据一定的优势,科技储备在这方面是比较有用的,但主要是看新颖性,放一堆硬知识意义不大。科幻是很多元的,点子、文笔和情节都很重要,没有一招鲜吃遍天的。倪匡的“卫斯理科幻系列”卖的很好,现在还有走很多悬疑、惊悚路子的科幻小说,属于科幻这一大类,但没有特别深的科学知识,甚至从科学的角度讲漏洞百出,很多科幻迷看不上,但架不住一般读者喜欢看。

倪匡卫斯理科幻系列《蓝血人》在2002年被改编成了电影

观察者网:所以科幻小说这个大类下面还可以在细分。

宝树:是的,有比较文艺范儿的,还有走高科技谍战路数的,还有像《太空歌剧》这种通俗打斗类型的,细分的话十种八种都不止。

观察者网:有一个读者很关心的问题,目前中国科幻作家的生存环境如何呢?职业和业余的区分是不是很大?目前这个群体的平均收入又是如何?

宝树:科幻作家目前还不是很多,比较有名的我数了一下也就是二三十个这样,肯定不会到“百”这个数字。

职业的那就更少了。就我知道的情况,之前只有一两个职业科幻小说家,现在多了一点,最多也十个八个专职写这个的。大部分作者产出不是很多,这个圈子也养不起太多职业的。收入的话,不是很稳定,投一个短篇发表,拿个几千块钱,一年十篇八篇也就到头了。一部长篇科幻小说,如果作者不是特别有名,只能拿小几万块钱。

如果有媒体约稿的话,一些作者可以有千字500这样的稿费,一年下来也能拿几万。现在自媒体公众号很多,拓宽了科幻小说作者的投稿渠道。前一段时间“快速射电爆”这个概念很火的时候,就有很多人约我写,这种收入也是不能忽略的。

另外科幻作者还可以卖版权,还可以参与一些影视、游戏项目。可以说现在科幻界的钱,直接或者间接的,主要还是来自影视和游戏这两块,这是上游。如果这方面有合作的话,多的几百万,少的几十万。不过能不能卖成依赖很多因素,不完全是作品决定的,不是所有作者都能赚到这个钱。

不像国外的科幻作家,他们出一本书,有固定读者群,销量有保证,可以按部就班的来,他们有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国内还是要靠很多运气的成分。现在科幻热了一阵子,未来怎么样不太好说。网上有个段子,说炒比特币的,很多业务垮了去干外卖,科幻圈也不排除会出现这个情况。

观察者网:我也是前一段时间才知道,原来《剑桥倚天屠龙史》的作者“新垣平”就是你,感觉很震惊。个人有点好奇,当时你怎么会能写得如此的好玩,而且惟妙惟肖地模仿一种“翻译腔”。有没有预料到这样的作品在当时的网络上特别火?

宝树:当时的确没有太想到这个东西会火成这个样。因为当时心目中的读者是很有限的,就是网络论坛上几十几百号人,也没有钱,图的就是大家看个热闹叫个好,是一个很单纯的状态。当时我写完之后就没有再用那个账号,一两年都没登陆,2008年就写完了,2012年才出书,如果当时有这个意识的话,早就可以出书了。

宝树以新垣平之名在2011年出版了他的《剑桥倚天屠龙史》

至于你说的“翻译腔”,我本来也是学西学的,读很多国外的论文和专著,我对历史又比较感兴趣。国外有一套剑桥中国史系列,同一个历史事件,他们写的和中国史学家就是不一样,用的语言和思维方式面对的是西方的读者,比如他们可能把中国古代的“公卿”说成“委员会”,感觉这个很好玩,于是就按照这个思路写下去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武守哲
科幻文学 科幻小说 好莱坞 电影特效 主流文学杂志 流浪地球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劝不住?以色列誓言“报复”:美国与我们站一起

法军参与?马克龙:应约旦要求拦截伊朗无人机

德总理率商业天团来华,“没中国不行”

“伏特台风”真相:美方和微软以黑客栽赃中国

联合国安理会紧急会议上,伊以互相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