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低价特斯拉哄抢 关税上调或致特斯拉重创
来源:证券日报
2018-06-26 14:06
据证券日报6月26日报道,6月15日,美国对华抛出500亿美元征税清单。紧随其后,我国在6小时内公布了反制措施: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这659项进口商品中,就包括了从美国进口的整车。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在我国公布的征税清单中,纯电动汽车“榜上有名”。以目前情况来看,美国产进口车的关税税率,会在7月1日起从目前的25%下降至15%,随后自7月6日起从15%上涨至40%。这意味着,7月6日前国内消费者可以买到历史上最低价的“限时版”特斯拉。
对此,记者从特斯拉销售人员处获悉,目前,特斯拉现车、准现车已处于“卖一辆少一辆”的情况,值得一提的是,热销车型Model X的入门版75D现车早已售罄。
短暂哄抢的背后源于更深层次的需求透支。不具名汽车分析师对记者表示,未来高达40%的整体关税,势必将大幅削弱特斯拉的购买价值,从而导致订单的大量流失,“目前特斯拉已被产能和现金流问题几乎逼至绝境,如果失去中国将近20%的总销售占比,将意味着被宣告死刑”。
在上述人士看来,如果特斯拉未能赶上2018年-2020年期间传统车企电动车集体爆发的节点,对于国内纯电动车市场特斯拉将只能做个看客。
“限时版”特斯拉基本售罄
5月22日,财政部宣布进口车税下调后仅三个小时,特斯拉随即声明MODEL S和MODEL X同步降价,价格幅度5万元-9万元,包括政策生效前的订单一并适用。
事实上,通过关税调节售价既不会影响品牌调性,同时又能大幅提升销量。然而,利好持续了还没一个月,6月16日,我国政府宣布将对美产汽车在内的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 关税。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假如上述政策不再发生变动,那么美国产进口车的关税税率,会在7月1日起从目前的25%下降至15%,随后自7月6日起从15%上涨至40%。这意味着7月6日前国内消费者可以买到历史上最低价的“限时版”特斯拉。一时间,特斯拉暂停接收国内定制订单甚嚣尘上。
对此,有特斯拉销售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传言并不实。“目前仍然可以选择MODEL S和MODEL X定制车。但由于存在关税调整风险,订单到车时间大概为4个月左右,推荐选择现车。”
上述人员表示,目前现车价格是以15%的关税为基准。7月6日,如果关税升到40%,定制车也将按40%的关税来制定价格。“目前库存现车都是25%关税时报关的。自5月22日国家公布整车关税将降至15%后,特斯拉就进行了降价。”
记者登录特斯拉中国官网发现,MODEL S和MODEL X虽然仍留有预订通道,但均预计9月交付。此外,记者从另一家特斯拉销售人员处获悉,6月15日特斯拉就已不再接受新的预订订单,现车、准现车已处于“卖一辆少一辆”的情况,热销车型Model X的入门版75D现车早已售罄。
关税调整美系车遭重创
事实上,在宣布将加征25%关税的第二天,北京地区就有部分特斯拉门店传出“低配现车已售罄”的消息。有特斯拉意向车主就对记者表示“7月6日如果真执行40%的税率,Model S和Model X分别涨价12万元-20万元。对我来说,购买价值肯定大打折扣。”
记者注意到,在我国对美加征报复性关税前四天,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通过一封内部信宣布特斯拉将裁员9%(约4000人),并坦承此举是为降低开支以期实现盈利。
数据显示,2017年特斯拉在华销量1.49万辆,占据了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3%的份额。与此同时,在华营收占总营收17%。不具名汽车分析师对记者表示,目前特斯拉已被产能和现金流问题几乎逼至绝境,如果失去中国将近20%的总销售占比,将意味着被宣告死刑。
近日,马斯克在股东大会上正式宣布了中国超级工厂计划,新工厂将会被命名为“无畏”,将同时生产整车和电池,马斯克希望“无畏”能承担特斯拉国产化的重任。
事实上,特斯拉想要国产的意愿非常明确。一方面在华建厂可以依赖国内高效的制造水平,解决产能桎梏。二来为了深耕销量最盛的中国市场,通过本土化生产带来的价格优势进一步拉动特斯拉的销量。
然而,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如今的时间节点,我国允许贸易对手独资建厂的可能性非常低。而如果特斯拉未能赶上2018年-2020年期间传统车企电动车集体爆发的节点,不论是即将国内交付Model 3还是将来的全新SUV车型Model Y,对于国内纯电动车市场特斯拉将只能做个看客。
值得一提的是,据记者了解,奔驰首款纯电动SUV将基于概念车EQ打造,预计将于2018年在梅赛德斯-奔驰位于德国不莱梅州的工厂正式投产,2020年正式上市;奥迪宣布其首款纯电动SUV E-Tron将于8月30日发布。
此外,在i3和i8两款纯电车型的基础上,宝马近日展出了i Vision Dynamics概念车,宣告在新能源车型上的下一步计划。宝马方面表示,这款概念车预计会在慕尼黑实现量产,并命名为i4。(记者 龚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