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辉:打卡打卡!家庭教育隐性负担,家长疲于应付,学生课外无闲

来源:观察者网

2018-11-28 08:07

陈辉

陈辉作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辉】

在qq群、微信群里给孩子打卡完成作业,日益成为一些地区家庭教育的隐性负担,其中在幼儿园大班、小学一年级阶段表现最为突出。

以小学一年级学生为例,不仅有常规语文、数学书面作业,几乎每日还有相关电子作业要完成。例如,英语每日发语音作业,在QQ群里朗读课文;孩子在校学习广播体操,回家复习后,还要在微信群里发视频汇报;书法老师要求学生回家练习写字并拍照发到群里;学校倡议增加阅读量,学生每日回家读书并发视频……

更可怕的是,打卡之风已经吹到许多幼儿园。幼儿园大班开始流行打卡式教育,要求孩子在家养成良好习惯,读书要拍照、洗手要拍照、运动要拍照……

在学生、家长全面参与下,微信群、qq群里充斥着照片、视频等打卡记录——有的家长抱怨说:连朋友圈也被打卡占领了!

打卡高峰期通常从傍晚开始,持续到晚上九点,甚至十点半。有家长为了提高效率,早上打卡,有的见缝插针,午间打卡。打卡技术,考验着家长的时间观念,更考验着家长的执行力。孩子困了累了烦了,家长软硬兼施,威逼利诱。

家长们虽然也为打卡所累,甚至偶尔怀疑打卡的意义,但还是要硬撑着。大家心里清楚:卡没打完,心就放不下!

英语打卡最为常见

群里喧嚣,表面上看,家长孩子积极参与,但热闹打卡背后,很可能带来家庭教育的虚假繁荣。打卡模式泛滥,正改变着家庭教育的逻辑,对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有诸多不利影响。

第一,学生隐性课余负担加重。

教育部门积极倡导给孩子减负,总的来看,许多地区的效果并不理想。尽管一些学校书面作业有所减少,但因打卡之风流行,学生隐性负担不断加重。每天打卡,成为一些地区家庭教育的规定动作。

老师安排家长轮流统计打卡频次,每周在群里发一次统计表。这无形中对家长构成压力,积极参与,唯恐落后。打卡不只是孩子的任务,也是家长的。关键是,这种负担与传统家庭作业模式不同,它变得更为隐蔽,又因为极大占用孩子和家长精力,有时比常规作业付出的精气神还要大。

第二,学生课余时间进一步碎片化。

在连续不断打卡活动中,学生时间安排有两个重大变化,一个是时间总量减少,另一个是时间进一步碎片化。后者负面影响更大。许多家长抱怨,感觉孩子已经没有课余时间了。放学后写作业就要切走一大块时间。好不容易把作业磨完了,还得打卡。

因为需要多次打卡,所以尽量不要一次完成,否则孩子受不了。只能玩一会,打个卡,再玩一会,再打卡。折腾下来,卡是打完了,但孩子玩耍不尽兴。

如果还有英语、舞蹈、钢琴、古筝、吉他、口才、绘画、跆拳道、象棋、书法等各种辅导班,那就更悲催了,几乎没有空闲时间。为了更高效地进行时间管理,打卡要在各种间隙完成——孩子为数不多的剩余时间,竟然也被打卡活动夺走了。

第三,家庭教育表演化。

拍照、录像是打卡的规定动作,要在孩子学习过程中完成拍摄。尽管一些家长匆忙中完成打卡,顾不上拍摄效果,但因为要传到群里,众人可见,所以还是会不自觉地追求拍摄效果。

房间要整理好,不能乱。腰杆要直,声音要大,动作要熟练——一次没拍好,再来一次!

如此打卡,家长变成导演,孩子变成演员。家长要求严,要拍出效果,孩子也会无形中培养和加强镜头感。此时,孩子注意力已经分散,学习效果降低,背离打卡初衷。

第四,应付心理增多。

打卡任务重的学生,空余时间少的家长,都容易滋生应付心理。打卡质量没法保证,安排打卡任务的老师,根本没时间没精力一个个检查。即便有家长轮流统计,也只是关注数量,内容没人看。

打卡的本来目标是督促孩子学习,重在习惯养成。当孩子打卡负担重,已经超过一些家长和学生时间精力的时候,打卡质量难以保证,不可避免在个别科目、环节方面流于形式。

起初,家长还能监督孩子和严格要求,时间久了,家长也开始疲惫,对孩子要求降低,只要完成打卡就好。要求15分钟读书,录2分钟视频就算完成。甚至有家长周末一次性录几个视频存在手机上,以后每天发一个。

第五,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

打卡任务留给学生,但因为学生无法独立完成,至少拍照录像需要家长帮助。这种参与,需要足够多的时间和耐心。因为科目多,环节多,所以家长要很好地组织安排,把打卡之事放在心上。组织不利,管理不好,就可能打乱休息安排。

打卡成了家长的作业,完不成,家长群里就可能蹦出孩子的名字。为了孩子的虚荣心,为了自己脸面,只能按时打卡。许多家长晚睡前都要问自己:今天该打的卡,都打了么?

打卡之风日盛,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新技术改变了家校关系,增强了学校对家庭教育的介入和监控。

微信群、qq群,改变了传统家校关系。传统家庭与学校在空间上是分离的,新技术通过建立虚拟空间,将老师和家长全天候联系在一起。这种连接,虽然方便了沟通,但也增强了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介入和监控。

学校可以通过布置电子作业或倡导打卡的方式,来监控孩子家庭学习情况。这在传统技术条件下,不可能实现。

打卡替代了家访,建构了一种全景开放的在线展示模式,一定程度上具有了家庭课堂效果。在学生课余时间安排方面,学校和老师有了更多指导权和介入度,将儿童课余时间更多组织到教育环节中,进一步挤压家庭教育和休闲生活的空间和时间。

其次,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边界模糊,责任不清,学校教育负担向家庭转移。

在新技术作用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空间上实现了“统一”,又引发边界模糊问题。传统教育方式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具有不同分工,扮演不同角色,履行不同责任。现在,这些功能定位都不再清晰。家庭教育更多围绕学校指令而展开,在教育要求、培养内容方面,学校拥有更多话语权,并通过打卡方式来遥控指挥。

打卡技术,为学校负担向家庭转移提供了隐秘通道。例如,家长协助孩子完成并检查作业,家长根据老师在群里发的体操教学视频,指导孩子学习并录像上传。许多原来由学校承担的教学任务,通过隐秘通道转移给家庭,进一步实现了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空间的侵占。

最后,教育竞争炙热化,家长缺乏家庭教育主体性。

那些反感打卡、应付打卡的家长,之所以累并坚持着,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家长之间横向比较,不甘落后。大家热火朝天,哪敢自家冷清。群里打卡记录表和点名通报会构成无形压力,成人的自尊心更强。另一方面,家长不敢得罪学校和老师。

从老师角度看,打卡是自由的,家长自愿,无硬性要求。但从家长角度看,老师交代的,要努力做好。打卡的重要目标,就是向老师展示一种姿态,表达一种态度。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自己对孩子的重视程度,才能让老师重视自己孩子。在当前教育竞争日趋激烈背景下,能够让老师对自己孩子多用心,哪怕一点点,都比家长扯嗓子喊的效果要大得多。这也正是家长严格要求孩子积极打卡的重要原因。

面对每日打卡负担,有的家长自我调侃: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打卡的过程,上班以后不也要每天打卡么?所以,从娃娃抓起也是未雨绸缪。

事在人为。打卡作为一种学习模式,成年人在用,功效不容否认。即便是儿童,只要安排合理,效果也是明显的。第一,打卡可以促进孩子学习习惯养成,通过任务模式来督促孩子学习。第二,打卡能增加学习活动中的仪式感,给孩子带来一定激励。第三,打卡也一定程度上为家长管理孩子学习活动提供了抓手。当然,这些正面效果的获得,都需要以家长时间精力相对充足、组织安排基本合理为前提。

那些对低年级学生打卡行为有情绪的家长,大多数不是反对打卡本身,而是因为数量太多,已经严重影响了绝大多数孩子的课余时间安排,孩子疲于应付,甚至像木偶一样被操控。有的孩子,在没有打卡要求时,热爱读书,但是当每天都要读书拍照表演的时候,读书趣味性也下降了,甚至厌烦排斥。打卡功能异化,值得警惕。

最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打卡式教育,决不能简单归责于教师。绝大多数教师也在为打卡所累,面临愈发增多的教学压力和教学要求,他们也不堪重负,充满无力感。对此,教育部门要反思,审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特别是二者的功能定位及其边界问题。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陈轩甫
教育 小学生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胜利会师!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准备好为同志们挺身而出了吗?”“YES!”

哥大挺巴抗议持续,美众议长称国民警卫队应适时出动

中央金融办:金融政策的收和放不能太急,防止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