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商业观察之一| 东芝刮骨疗毒:斩断核电业务,卖出半导体部门
来源:观察者网
2017-04-06 07:48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言】
美国130年历史的西屋电气公司破产了,它死在了东芝手里。百亿美元的亏损,这在日本制造业属于史无前例。
截至2017年3月的日本财年,东芝公司爆出最终亏损1万亿日元(百亿美元)时,对于已经两次不能按时提交财报的东芝,普通日本市民似乎能理解。毕竟是史无前例的巨大亏损,“东芝退市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大。”花旗集团证券分析师江泽厚太对日本媒体说。
十年前笔者采访东芝总裁西田厚聪时,他刚刚决定买下美国核电企业西屋公司。“这样一来,我们有了几十年的业务。”西田问可以吸烟吗,在得到大家的许可后,他慢慢地吸了一口烟,一字一句地说。
东芝总裁西田厚聪
“如果两条腿走路的话,东芝的另一条腿是什么、怎么走?”笔者问了一句。“半导体是工业上的粮食,东芝会加大在半导体方面的研发与投资。”西田回答说。
十年过去后,东芝在核电方面的投资让公司损失超过百亿美元。而弥补这个亏空的则是西田时代花大力气培育的半导体业务。今天的东芝,在以刮骨疗毒的方式斩断在国外的核电业务,同时已经决定出售半导体部门,用这个钱来解燃眉之急。
核电:11亿美元资产用54亿美元并购
东芝的难局源于2006年对西屋电气公司(以下简称“西屋”)的并购。原本在1999年售价11亿美元,经营十分困难的西屋公司,到了2006年,突然咸鱼翻身,以54亿美元(当时折合6370亿日元)的价格卖给了东芝。十年后,东芝因为这次买卖,差点从股市上退市。
为何一家西屋就能让东芝遭受如此惨的境遇?
应该说,1979年3月28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三里岛核电站发生重大事故后,美国就几乎没有再建核电站的机会。那场事故,国际核事故分级系统(INES)给出的级别为“5”,属于超过设想规模的大型事故。有了这个相当严厉的评价结果后,美国国内想再建新的核电站,几乎已经没有了希望。
核电技术企业西屋公司,因三里岛核事故,到了二十年之后,才好不容易将相关部门转卖给了英国企业——-英国核燃料股份有限公司(BNFL)。该公司以11亿美元的价格,并购了西屋公司。并购后,很快就发现在国际上几乎找不到新的市场,而且在英国国内的业务也基本没有进展,BNFL公司迅即开始寻找新的并购对象。
西屋核电工厂
日本一家大报的经济部记者山田厚史,梳理了东芝并购西屋的过程。山田在调查中发现,尽管西屋公司在产权上属于英国企业,但实际上美国能源部对该公司有着很大的管控力。在知道英国准备放弃西屋后,美国开始寻找日企来并购。
到了2005年前后,随着媒体不断报道地球温室化问题,减排成了一个非常时髦的口号,这让核电有了复苏的迹象。BNFL公司希望加价将西屋脱手,在美国的“好意”安排下,东芝等日本企业参加竞价并购。
日本有家核电企业一时出价30亿美元,这让美国能源部激动不已,赶紧催促东芝再加价。恰逢东芝由西田任总裁,西田麾下的东芝迅即作出用54亿美元并购西屋的“重大决定”。这个价格是BNFL公司6年前并购时的将近5倍。
参与竞价的日本企业中,有一位高管后来对笔者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的想不到东芝会这么抬价。当时就觉得东芝会背上巨大的经营包袱。”
笔者见西田的时候,问到过以何种方式回收并购成本,第一次在2007年。西田认为,国际核电机组的数量今后大致能够增加到1000个左右。换句话说,每年能有数个核电站机组要建设,这是个巨大的商业机会。回收并购成本应该不会超过20年,而一旦参加了核电站的建设,东芝便会有几十年的业务可做。
2009年前后,再次见到西田的时候,还是问同一个问题,西田很有信心的地说,过去预计二十年回收的并购成本,现在可能要大大提前,国际社会对核电站的需求非常的大,增长之快超过了想象。
那个时候,觉得企业家真的需要有想象力,敢为天下先。西田是这样一个大企业家。
但是,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东京电力公司福岛核电站发生事故,国际核事故分级系统给出的级别为“7”,也就是最高级别的事故。此后,国际社会对核电的看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核电已经不能给东芝带来效益。
按东芝在2017年3月30日对外发表的数字看,由于在29日向美国政府申请使用破产法第11条,西屋公司开始走破产程序,“东芝在2017年3月底为止的年度经营结果为,亏损10100亿日元(约百亿美元)。”
“击鼓传花,最后倒霉的是东芝。”山田厚史记者淡淡地说了一句。
半导体:人工智能时代的必需品
记得在采访东芝总裁西田厚聪的时候,他除了强调核电外,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在半导体方面的经营决断了。
“半导体应该能够成为工业的新粮食。”西田说。当时还没有人工智能(AI)的说法,只是知道,今后的电子产品中,对半导体的使用该会很多很大。
按日本方面的统计,物联网(IoT)产业的市场规模大致为3.6万亿美元。和IoT关联最大的是传感器及机器人,后台则应是大数据。新产业对半导体的需求巨大。
近些年,硬盘的作用开始逐步为闪存取代。从数据规模看,2016年一年的世界数据总量为8泽字节(ZB=zettabyte)。在这里略作一些解释。1泽字节相当于10亿太字节(TB=terabyte),1太字节相当于1000十亿字节(GB=gigabyte)。到3年后的2020年,世界的总数据量大致为44泽字节。换句话说,3年时间,数据的增量为5倍。
存储数据的方式在发生重大改变。过去主要使用硬盘,硬盘的重要厂家有日立、富士通、IBM、惠普。但现在日立等企业已经先后转让了硬盘业务,硬盘的作用已经减弱很多。相比之下,硬盘企业也开始大量生产闪存。
存储和电子设备如今是东芝利润最大来源
闪存的市场规模大致只有300~400亿美元,占半导体市场总体4000亿美元的一成左右。闪存主要使用在数码相机及智能手机上。闪存的最大特点是,处理速度比硬盘要快10倍,但价格也是硬盘的6倍。如果重视计算速度的话,使用闪存更为合算一些。
世界闪存市场基本是东芝与三星垄断。2、3年前,东芝处于绝对优势,但随着三星的不断追赶,世界闪存市场中NAND型闪存市场规模,三星占了33%,东芝只有21%。在三星、东芝之外,其他重要企业主要有美国的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Micron Technology, Inc)、
英特尔(Intel Corporation)、韩国的SK海力士(SK Hynix)、美国另一家企业——西部数据公司(Western Digital Corporation)是东芝阵营中的一部分,其与东芝的联合,占了NAND闪存市场的36%,已经大大超过了三星。
东芝的闪存在记忆卡方面占有绝对优势,三星产品主要用在服务器上,两者的市场不同。随着东芝不断强化在服务器方面的业务,三星市场能否维持目前状况尚无定论。
2016年,东芝在日本四日市投资150亿美元准备建设新工厂。150亿美元的投资,是日本近年少有的巨额投资。按2020年世界总需求量为44泽字节的预测值,东芝大约需要投资1500亿美元建设10个四日市工厂规模的基地,才能满足一部分市场需求,但以目前东芝的能力,这毫无任何可能性。
东芝在核电投资发生巨额亏损后,已经决定将半导体业务另立公司,出售半导体公司的股票,靠出售的费用弥补核电的亏损。
东芝半导体不会出售给中韩企业?
东芝的半导体业务该值多少钱?从上述分析看,至少在150亿美元之上。美国已经有企业开出了200亿美元的估价。
从日本各家媒体的报道看,希望并购东芝半导体的企业主要有:美国的西部数据公司、韩国的SK海力士公司等大型半导体企业,但美国私募基金科尔伯格-克拉维斯(Kohlberg Kravis Roberts)、英国私募基金Permira公司等也有意并购。此外,中国台湾的鸿海精密工业表示希望参与并购。
不过,中韩企业想得到东芝的半导体部门恐怕相当不易。
日本国家的发言人菅义伟说:“从全球化观点看,东芝的竞争能力很高,并购这家企业维持雇用的观点十分重要。”意思是其他国家的企业来并购东芝,员工是不准许裁剪的,而且要价会非常的高。
但价格恐怕不是很大的问题。这方面需要日本经团联出来说话了。该团体的会长榊原定征说:“东芝的半导体是日本的核心技术。”言外之意是不得转让给外国企业。
日本国家当然希望组织国内企业将东芝的这部分业务拿下来,但日本国营或者国家出面做的事业,几乎无一获得成功。液晶电视或许是最重要的例子。当日本液晶电视企业各个出现经营上的困难后,日本政府组织日企参加“液晶联合体”,但至今该联合体乏善可陈。夏普公司最后还是被台湾鸿海并购。
按经济运行的方式,理应将东芝半导体出售给出价最高的企业,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日本国家会怎么应对?估计会通过外汇法对外资企业进行限制,让其不能从东芝那里顺利并购半导体部门。
但美国企业恐怕不在日本政府限制的范围内。如果中国企业刻意参加并购,并购得东芝半导体部门,日本政府会以军工保密的理由,最后限制中国企业。
传说清华紫光有意收购东芝芯片业务,但紫光方面否认了。图为该公司董事长赵伟国
笔者在与威瑞湾(北京)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CEO孙晨谈东芝半导体业务的并购问题时,孙晨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没有中国企业的参加,东芝卖不出好价钱来。”通过出售半导体业务来弥补核电造成的损失,在带上政治眼镜,禁止中国企业参与后,希望变得渺茫了很多。
中国企业在半导体方面正在奋力追赶,最后能否与东芝、三星齐头并进?中科院的一位研究员说:“看看电脑就能知道大致的结果。东芝是世界第一个开发手提电脑的企业,但现在世界手提电脑的一半产量在中国,而且主要是中国企业的品牌及产品。”半导体需要持续投资,需要巨大的使用市场。目前能持续投资的企业主要在中国,市场更是如此。中科院的研究员认为,没有东芝的半导体部门,中国企业也许能在不久的将来,超越东芝等国外企业。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