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洋:安倍诚意决定中日能否进入蜜月期

来源:观察者网

2018-10-27 08:53

陈洋

陈洋作者

辽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文/观察者专栏作者 陈洋】

10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与对华进行正式访问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共同出席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年招待会。除了参加纪念活动外,在为期3天的中国访问期间,安倍首相还将与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举行会谈,并且前往北京大学进行交流等。

尽管从东京飞到北京不过两个多小时,但安倍晋三却花了将近7年的时间才实现对中国的正式访问,中日关系的改善可以说来之不易。当然了,安倍晋三的此次正式访华标志着中日关系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但是距离进入真正的蜜月期仍有一段距离。

今年5月,受安倍首相的邀请,李克强总理在前往东京参加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的同时,还对日本进行了正式访问,而安倍晋三此次访华则正是基于李总理的邀请。由于日本将于明年举办G20峰会,所以安倍政权迫切希望借助该国际会议实现习主席对日本的首次正式访问。

因此,安倍晋三的此次中国访问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一次外交回访,也是为明年习主席前往日本进行铺垫。事实上,这也标志着中日领导人互访机制正在恢复。

安倍访华的动力

安倍晋三在2006年10月第一次担任首相时曾访问过中国,如果说那时访华的动力是为了恢复此前小泉纯一郎政权时期所造成的中日关系低迷的话,那么这次访华并推动中日关系改善的动力则来自美国。

确实,中日关系是两国之间的事情,但观察1945年战后至今的中日关系史,美国一直是重要的干扰因素,它有时发挥促进作用,有时则发挥促退作用。实际上,时下的美国正发挥着促进中日关系的作用——特朗普政权在全球范围内发起贸易保护主义攻势、退出国际组织,特别是在经贸赤字问题上不断对日本施压,使得安倍政权必须与中国站在一起,携手共同维护世界自由贸易体制。

鉴于日本需要与中国携手共同维护世界自由贸易体制,且安倍首相已明确表示将启动修宪议程,所以笔者认为今后3年(安倍将执政至2021年)的中日关系总体会呈现稳定状态(其中也会有摩擦分歧,但居于次要矛盾位置)。

诚然,修改《日本国宪法》是日本的内政事务,与中国无关,但安倍首相在修宪过程中除了需要获得日本民众的支持与认可外,还需要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毕竟对于“宪法9条”的修改将会引起中国、韩国等曾经遭受日本侵略国家的惨痛回忆,而如果不能获得周边邻国的充分理解,那么也必将对修宪议程产生影响。如此一来,在日韩、日朝以及日俄关系进展有限的背景下,中日关系的深化升级对安倍政权而言尤为重要。

日本民众集会反对修宪(图/日媒)

中日关系的改善发展并不意味着日美同盟的终结,但日美关系肯定会出现微妙的变化。日美同盟是战后日本外交的基础,然而观察特朗普上台后的日美关系,其实可以发现,与美国走得太近并没有让日本获得任何实质性好处。

确实,安倍晋三应该是世界各国领导人中与特朗普见面、通电话最多的,但特朗普在退出TPP、对日本进行经贸施压问题上并没有心慈手软。因此,预计安倍政权在今后3年里将会与特朗普政权保持一定的距离,一改此前对美一边倒的策略(如积极支持奥巴马政权时期的“亚太再平衡”战略等),反而会寻求在中美之间维持某种平衡。

中日关系定位已发生变化

当然了,笔者之所以认为中日关系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不仅在于安倍首相的首次中国正式访问所具有的特殊意义,还在于伴随中日综合实力的变化,两国关系的定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访华前夕,安倍首相就表示准备终止对华ODA援助。在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里,日本对华ODA援助可以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既支援了中国基础设施的建设,又助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然而,时至今日,中日两国的综合实力早已今非昔比。

一方面,中国和日本的经济规模差距越来越大,有专家学者预言中国的经济规模今后将是日本的5倍以上。事实上,正是基于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甚至最终超过日本,才使得日本政府早在10年前开始就陆续停止了部分ODA项目——2007年停止对华一般项目的无偿资金援助,2008年又停止对华所有新贷款。

另一方面,中日两国的关系也从此前的被援助者和援助者,转换为平等、互利共赢的合作者。不过,也正是在日本终止对华ODA部分项目的2008年,中日领导人签署了两国间的第四份政治文件《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将中日关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因此,伴随此次日本政府完全终止对华ODA,可以预计今后中日两国将会在深化第三国基础设施建设、共同研究应对自然灾害和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上携手合作,而这也将成为未来二三十年里中日合作的主要方式。

安倍诚意决定两国能否再度蜜月期

中日关系改善,走出此前的低谷确实值得欢欣鼓舞。但需要注意的是,中日关系走向真正的成熟稳定仍需要时间,安倍晋三在改善双边关系上的诚意决定了两国能否再次进入蜜月期。

诚然,从去年5月开始,日本方面积极推动中日关系改善,但笔者注意到,安倍政权也有些小动作。10月17日,安倍晋三在访问法国期间,与马克龙总统就共同推进“自由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携手应对“中国海洋活动”达成一致。10月4日,日本新任防卫大臣岩屋毅在记者会上表示,“需要充实国防费用应对中国的海洋威胁”等。而更早前发布的《防卫白皮书》中,更是高调渲染“中国威胁论”等。因此,日本在遏制中国问题上,目前看起来是减弱了,但并不意味着完全消失。这些都将对中日关系的持续改善造成负面影响。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时间点值得注意,那就是明年1月。据《产经新闻》稍早前的报道,日美两国政府代表将于明年1月中旬就下调汽车、农产品关税进行协商,美方准备要求日本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

这也就是说,日美经贸谈判将于明年1月会有一个最终结果,而这个结果也将对中日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特朗普政权届时持续对日施压,那么日本将会与中国更加靠拢,中日关系将更进一步深化。但如果特朗普政权在日美经贸赤字的立场有所软化,那么将有可能促使日本再次重归美国的怀抱。

因此,当前不断改善的中日关系今后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而安倍政权在改善双边关系上的诚意多寡则至关重要。

最后,笔者注意到国内学界、新闻界,以及不少舆论对安倍政权在对华关系的转向普遍持有的认知是,安倍政权的一次“战术转变”,而非“战略转变”。基于此,笔者认为,今后在处理中日关系时,我们需要区分对待:在有助于中日两国人民福祉、地区繁荣发展的领域,要积极合作;当日本方面遏制中国、炒作“中国威胁论”、挑起纷争的时候,我们则应据理力争、坚决回击。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李泠
中日关系 安倍晋三 首相访华 日美同盟 特朗普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