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丘露薇暗讽柴静当记者不称职 采访像“表演”

来源:深圳晚报等

2013-01-22 09:29

被誉为公知女神的才女记者柴静,近段时间生活颇不平静。木子美前脚刚曝光其情史,同道闾丘露薇又放炮,“忍了很多天,不吐不快,关于电视记者这行”,驳斥业内某些记者“不专业”。虽然文章通篇未提柴姑娘,但明眼人一看,都知道在说谁啦。

如果说被议论私生活,会让柴静面子挂不住,那么,被质疑专业能力,无疑更让柴静难堪。

在闾丘露薇看来,被大家捧上天的某人,就算有十几年职业经验,就算新书大卖,其本人作为记者而言,还是“不专业、不称职”的。尤其某人“做新闻关心的是新闻中的人”,以及“新闻是一种抵达”的观点,而这几点正是柴静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中和《看见》的自序里提到的。

闾丘露薇

采访像“表演”

如果你经常关注柴静,那么一定不会对她采访中标志式的蹲、抱、皱眉等悲天悯人的表情动作陌生。恰是这点,勾起闾丘露薇不吐不快,“记者是把自己隐藏在当事人和新闻事件后面的,拿电视记者来说,不会用镜头去塑造记者的细心,体贴,关怀,面对任何人,反打镜头上的表情,都应该是中性的。”从这点来说,工作中的柴静更像是在出镜“表演”采访,难免喧宾夺主。

被讽故弄玄虚

2012年10月,柴静应邀在清华大学演讲,题目就是“采访是一场抵达”。

闾丘露薇毫不掩饰自己对该观点的不认同,“有人说记者采访是‘一种抵达’,我想了半天,就是不明白。其实采访一点也不玄乎,就是提问,把事实弄明白,把原因找出来。也因为这样,新闻采访,强调的是要有新闻点,一个人再有名,如果没有新闻点,那就不是新闻记者应该采访的对象。”

柴静

只讨巧,不称职

而柴静最被人称颂的善于倾听,那份不自主的悲天悯人,在闾丘露薇眼里,更是不称职的表现。

往浅里说,“如果一个记者,做新闻只关心新闻中的人,而不是新闻事件背后的原因,那就变成了一个单纯的倾听者,这是不称职的。”

往深里说,“如果只是关注人而不去寻求这个人的遭遇背后的原因,那这样的新闻报道是不合格的。当然,这样做会很安全,也很讨巧,但是最终受益的,是媒体人本身,却不是公众。”

“一个人悲天悯人,是不是就一定是一个好记者,未必;一个人如果充满了正义感,是不是就一定是一个好记者,同样未必。这样的人,甚至会因为自己的先入为主,不专业,而影响报道的中立客观,误导公众。”

网友声音

Jason_Chin:柴静大妈把自己扮演成独立向上的自由派文青,引得无数普通文青竞折腰,乘机出了本书捞足了银子。随时喜欢暴露自己香港人身份的闾丘露薇大妈无才无趣,却自以为是。你们两个闹闹的吧!或许对提高你们的智商有帮助。

董路:闾丘露薇只不过说了句实话,当然她所在的媒体有特殊性,所以她自然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属性。有一点是肯定的:柴静很出色,还有一点是肯定的:全中国人物访谈节目,她的反打镜头是最多的,以至于当初我在北京卫视做访谈节目的时候,曾经半开玩笑地对制片人和编导说:拜托,能给我柴静1/10的反打镜头吗?

@武大郎无话可说:在煽情领域,倪萍、赵忠祥、白岩松、柴静,我觉得他们才是一个团队,是四大天王級別的。

@。:闾丘露薇开始骂柴靜了,柴徽因VS闾丘冰心?

@orz柒:伊能静再插一脚就热闹了,大家都是公知女神嘛。

@危大饼要fighting:支持闾丘露薇。记者不是心灵鸡汤。记者讲究的是客观公正真实,可能这种客观的眼光会让人觉得冰冷,但也好过以身代入的心灵鸡汤,误导读者,一叶障目。这是操守和原则问题,是一个记者的职业道德。

@主播杨蕾:一边因成本控制说记者几乎要全能,一边又非要工种分清记者和主持,为什么不看具体的人本身呢?任何人和工种能多做总是好的。柴比大部分主持更记者,这就是事实。她要是比大部分记者更能自我表现,只要节目受欢迎那也沒问题,某些记者又着急要把她定位不合格记者干嘛呢。至少文笔你贏不了。

【相关文章】

《南方周末》访柴静:你是什么样的节目,就会有什么样的人来看

冯唐因柴静被传婚变 七零后文艺青年抱团取暖

(综合深圳晚报、人民网、新浪微博消息)

责任编辑: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重庆通报“燃气费异常”:燃气集团党委书记被免职

“伊以都在降调”,国对国直接打击结束?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