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主创:一直坚持学习好莱坞模式,不是一言堂

来源:微信公号“中国新闻周刊”

2019-03-26 20:03

【导读】 郭东岳称,《都挺好》在选角时绝对没有“关系户”的存在。 为了建设更为完备的工业体系,中国有一批先行者正在往好莱坞的方向努力,逐步脱离人情往来和资本限制,慢慢把选择权移交给更为专业的人。

本文转自微信公号“中国新闻周刊”(ID:chinanewsweekly

昨晚,《都挺好》正式迎来了大团圆结局。“苏大强成功洗白”还一度喜提了热搜。

事实上,这部剧创造的热搜不少,最初热播之际,一个名为“都挺好 选角”的关键词就被顶了上去。

早年,在影视工业中,选角导演一直被视为辅助性角色。“Casting其实就是服务行业,尴尬地介于艺术创作和资金把控的中间,努力把握平衡。”2017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资深选角导演、CD HOME的创始人魏伟曾不无无奈地表示。

原因在于,影视行业是一个人情圈子。从前,投资人、制片人和导演就能定下几乎所有主角,再把剩下的选择群演的工作外包出去即可。

这种做法简单粗暴,缺点也是显而易见——各路人马不停地往剧组里塞演员,连演技都考虑甚少,更遑论演员本身气质与角色的契合度了。如此一来,作品本身质量的下降就是难以避免的结果。人情往来之下,还会滋生不少乱象。

但随着影视行业的精细化发展,内容产出的要求也相应提高。现在的选角导演们已经不再只是协助导演选择和管理群演,而是开始以专业团队的模式,负责整个项目的演员阵容搭配。一些行业顶尖的工作室,甚至能进入核心主创团队参与前期筹备与制作。

流量和人气也不再是选角的唯一标准,更重要的是使演员贴合角色,为了艺术创作而服务。

靠人情码盘子的现象,在专业的团队中也必须要尽量避免。近日,《中国新闻周刊》采访了《都挺好》的选角导演、CD HOME的郭东岳,试图一窥这部现象级电视剧的背后的成功逻辑。

近年来,郭东岳所在的CD HOME常与正午阳光等出品方合作,主导了不少爆款的选角工作,如《欢乐颂》《琅琊榜》《伪装者》《外科风云》等,电影《芳华》和最近刚夺得两樽银熊大奖的《地久天长》的角色选择也是出自他们的手笔。

郭东岳称,《都挺好》在选角时绝对没有“关系户”的存在。

为了建设更为完备的工业体系,中国有一批先行者正在往好莱坞的方向努力,逐步脱离人情往来和资本限制,慢慢把选择权移交给更为专业的人。

苏大强最早定下,二哥要搞笑,大哥要洋气

中国新闻周刊:苏明玉这个角色,为什么定下了姚晨?

郭东岳:之前我们其实也见了一些其他的演员,但最后还是选择了姚晨老师。

当时我们把剧本发给姚晨老师,她正在飞机上,就在飞机上把我们的剧本看了15集。一下飞机,她的经纪人就和我们联系了,说对这个角色特别喜欢,剧本也很喜欢。

姚晨老师自己都说,如果放在两三年以前,她可能还不能完全驾驭这个角色。但以她这两年的一些阅历,她觉得她能演得很好。

大家后来是在朝阳公园边上约了个咖啡,聊了聊,包括导演对后续剧本的创作,对这个人物的理解等等。一周左右就基本敲定了。

中国新闻周刊:“苏家这帮男人”是怎么定下来的?

郭东岳:其实我们在姚晨老师之前就定下了倪大红老师,无论是电影、话剧、还是影视剧作品,他的代表作都特别多,是很优秀的一个艺术家。

在最开始筹备剧本的阶段,导演就主动接触了倪大红老师。聊过苏大强这个角色以后,在没有剧本的情况下,他就表示很喜欢,愿意来。苏大强虽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但很真实,可塑性强。看过全剧本以后,意向就更明确了。

我们和郭京飞老师第一次合作是在《琅琊榜2》。他之前荧幕形象比较多变,搞笑、逗趣、反面一点的角色都可以驾驭,是一个很全面的演员。而苏家二哥这个角色有点搞笑幽默,也有一些叛逆的东西在里面,郭京飞老师是完全适合的。

高鑫老师从年龄等各方面条件来看,很适合演大哥。他身上有一股很洋气的东西,也符合大哥在国外待了多年的人设。毕竟,在国外长期生活过的人,和一直在国内生活的人状态还是不一样。

中国新闻周刊:苏明玉这个角色很像《欢乐颂》里的安迪,原生家庭都不太幸福,但事业上很好。当时有没有考虑过刘涛?

郭东岳:刘涛和姚晨老师都是好演员,两人可比性不大。至于角色方面,虽然安迪和苏明玉有一些共同点,但还是有很多不同在。安迪这个人物是从国外回来,然后在上海定居。而苏明玉这个角色从草根一点点起来,起点不高,是靠着自身努力和拼搏才取得了一些成功。

刘涛老师是好演员,我们合作了很多次,很熟悉对方。但我们也在寻求一些新的突破,不能一直保持一个固定的老团队。

中国新闻周刊:少年苏明玉的演员跟姚晨长得不是非常像,为什么用两个演员,而不直接通过化妆?

郭东岳:这就是创作上的问题了。当时我们确实也想过让姚晨老师去演她自己的少年时,但年龄跨度还是比较大,有十几年。如果要让她本人来演的话,可能会让观众觉得更违和。

当时少年苏明玉、苏明成、苏明哲这三个小孩,都是提前进组跟我们一起剧本围读,跟姚晨、郭京飞老师他们也都有交流。他们很努力地去模仿后者的表演状态、语言节奏,最后也找到了一个最契合的点,最终呈现出来的状态是接近的。

拿《无间道》来举例,梁朝伟跟余文乐长得有多像?其实并没有。但他们呈现出来的状态是相同的,只是年龄不同而已。

中国新闻周刊:杨祐宁的口音偏台湾,可能会让观众觉得有些违和,为什么会选择他,而不用一些内地的“小鲜肉”?

郭东岳:在石天冬这个角色上,我们给他本身的定位就是港台艺人。本意是想让他脱离一些生活,和家长里短做一些抽离。

我们不想让观众总是太压抑,所以也希望石天东跟明玉的感情线能让观众暂时脱离这个故事,和这个家庭稍稍拉开,松口气。

“做戏先做人”

中国新闻周刊:CD HOME大概的工作操作流程以及团队架构如何?

郭东岳:这个戏我筹备的时间相对比较久,我从2017年的5月份进入这个项目,一直到2018年的1月份项目开始,前后大约半年多。期间我单纯只负责了《都挺好》一个戏,没有别的活。

工作模式方面,我们是专人专项。比如《都挺好》这个项目就由我来主负责,再搭配一些辅助人员。前期筹备的时候,只有两个人。真正在开机以后,工作量变得很大,增加了一些副导演和助理,一共五个人。

选角导演下面都有一个副导演,副导演的工作职责很多,比如协助剧组一起定群演数量、合约类型等。总之,我们是一个相对系统化的生产链条。

在主演的选择上,我也需要配合导演和制片人,提供给他们各种各样的备选、方向和可能性,来确定哪种组合最好。

相对而言,我们选择周期还算长,时间足够。这个事需要统一,不可能一个项目几个选角导演同时做,否则会很累。因为每个人的审美、想法都不同。我们就是坚持专人专项。

中国新闻周刊:一部电视剧中可能有上百个角色,忙的时候,一天你大概得见多少人?

郭东岳:项目不同,我们具体的操作方式也不同。针对《都挺好》,其实我见的人并不多,因为备选项大部分是成熟演员,之前有很好的影视作品,对他们也有了解,不需要见就能直接敲定。完了大家一起约时间见个面,讨论一下角色、剧情发展就足够。

正常的话,一天有可能跟二三十个人沟通。有些在咖啡馆跟他说戏,有些人通过打电话,有些人是通过见面。平均一天见十个人左右,不算累。

这个主要是一种经验积累,因为你长期在这个行业里,脑海中就有了个数据库,库里放着这些演员的资料和档案,年龄、风格、演过什么角色,都有。

见面其实是最后一个环节。如果见了,那就说明双方沟通得差不多了。

中国新闻周刊:有一些演员,他可能演技很好,但在性格、沟通方面有些问题,这样的话你会选吗?

郭东岳:有一句话,做戏先做人,做人方面有问题,可能我们会再考虑一下。虽说戏比天大,但毕竟剧组是一个整体,人品好也很重要。

但这个也要分辩证的眼光看,人无完人,都会有自己的性格和脾气,而且演员这个职业本身就要有性格。如果演员没有性格,他就没办法塑造角色。

有时发生冲突,可能是因为剧组不专业,也有可能是某些事让他觉得不太舒服。至于谁对谁错,我们不能认为演员就一定是错的。艺术创作上不可能没有摩擦,沟通碰撞中才能出最好的作品。

中国新闻周刊:作为原著小说的作者,阿耐老师肯定比所有人都要更好地理解角色性格。她在选角中参与程度如何?

郭东岳:阿耐老师对我们一直很信任。因为大家合作了很久,从《欢乐颂》到《大江大河》到《都挺好》,都是阿耐老师的作品,她一直对我们很尊重。

而且正午阳光一直坚持学习好莱坞的模式,并不是一言堂。

当然阿耐老师在一些地方也会给我们意见,但仅仅是一些小的建议和想法。总体来说,其实在选角过程中,包括在整个拍摄过程中,阿耐老师都基本上没有干预我们。

责任编辑:何书睿
电视剧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我们美国说要做的事,中国人已经做到了”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