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姣:48岁,母亲进城打工

来源:观察者网

2017-02-09 16:22

杜姣

杜姣作者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博士生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杜姣】

因一直在外求学的缘故,早已不参与家乡的日常生活,每年也只是寒暑假在家里住上一个星期或者十来天。我已经成为家乡的一个旁观者。这么多年来,家乡的变化是我始料未及的。特别是2008年上大学以来,这种感觉尤其明显。

如今,经常会有人感叹乡俗的消失、人情的异化、年味的不再,并多带有些“世风日下”的意味,农村农民更是被贴上各种“污名化”的标签。在这个巨变的时代中,其中有不少是事实,但若以此代表当前农村的全部,却是有失公允的。仅仅从母亲48岁时下定决心出门打工的经历中,就可以看出这一代农民身上未消失的勤劳和家族责任感。

一、艰难的启程

近几年,随着家乡建房潮的来临,“谁家的房子修得漂亮、气派”、“谁家的沙发、窗帘买的好看”、“谁家的装修搞得时髦”等等成为村民聊天的重要内容。受到夸赞的村民会感到很有面子,并且非常满足和得意。反之,心里就很不畅快,不服气,想着自己要怎么将家里弄一弄。

在农村,有一栋像样的房子是很重要的。房子,对农民而言,不仅仅是住所这么简单,而是有多重意义。首先,最为直接的是,它是这个家庭实力的体现。建房子,从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就拿当前来说,至少需要十大几万、20来万。这家有没有钱,有没有本事,房子才是最终的亮剑。

其次,建房子,不再是单纯追求外在形式上的高和大,而是要讲究款式和内部装修,这体现的是这家人的生活品味,也就是村里人常说的是否“跟上了形势”。如果在款式、装修上没有跟上形势,房子修得再高再大,花掉再多的钱,最终招来的还是别人的冷嘲热讽。

最后,建房子,还与儿子的婚姻大事紧密关联。如果没有一栋像样的房子,连愿意为之说媒的人都会变少。房子在农村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4年前,正是因为房子,让母亲打定了出门打工的决心。我们家住的房子,是上世纪90年末修的两层楼房,还是平顶,算得上是那时候村里最时髦和气派的房子。因为,当时村里绝大部分村民的房子还都是土坯房和木板房。由于后来我一直在读书,家里挣的钱基本都用在了我的身上。父亲在外挣的大头收入用于我上学,母亲在家挣的零碎钱作为家庭的日常开销,包括走人情等等。一年到头,手里很难有余钱。因此,房子自建好后,便从未做过翻新或是装修。父母亲也从没有想过再建房,房子保持着最初建起时外墙仅用水泥粉刷的样子,只是更加的陈旧不堪,样式也早已过时。

近几年来,特别是2010年以来,村里新房一批批地涌现,不断刺激着母亲敏感的神经,心里开始焦虑不安起来。就如上文所说,如今建房,没有十几万、二十来万的收入,是不敢轻易动工的。再者,看着儿子年纪一年一年的大了起来,早已到了适婚年龄,母亲心里的焦虑感又加重了一层。从我们村的形势来看,都还有在家建房的习惯,没有到城里买房的要求。因此,只要有钱,村民都会在村里建房子。在村里有一栋像样的房子,到如今已然成为娶媳妇的必须要求。

这与母亲那个年代不同,当时大家经济条件差不多,都是靠土地谋生活,村里鲜有经济分化。因此,找婆家时,主要还是看对方的人品,以及是否有与农业社会生产需求相匹配的一把力气。而今,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展开,农村经济分化开始出现,村民家庭与家庭之间亦逐步有较为明显的好歹之分、贫富之别。而房子则成为衡量一个家庭经济实力和家庭能力的重要标准。

农村母亲人生价值和意义是与其所在家庭、与子女以及子孙的延绵紧紧地勾连在一起的。(资料图)

我在刚上大学时就已朦朦胧胧地感受到了母亲心里的这种焦虑和压力。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感觉更趋强烈。每年过年回家,和母亲聊天,不说话时她总是满脸愁容,时不时地哼上两声,叹一口长气。

母亲深知,依靠村里那点田地和父亲常年在外的收入是决然不可能实现建房的目标的。虽然即将48岁的母亲早已过了打工的最佳年龄,但是,在现实压力的紧逼之下,打工已经成为迫不得已的唯一选择。想到很多近50岁的人都已陆陆续续返乡,不用背井离乡,此时的母亲却不得不开启她的打工历程。

以前看到母亲心情这么沉重,不是很理解。甚至还会去开导她,跟她说,“建房子、娶媳妇都是哥哥自己的事情,你就让他自己去拼、自己干,都这么大年纪了,何必苦了自己,过好自己的日子不就行了么?”但母亲就是一句话,“不帮你哥建房,不给他娶媳妇,这算什么父母”?母亲同很多其他地方的农民一样,她价值和意义的实现是与其所在家庭、与子女以及子孙的延绵紧紧地勾连在一起的。

时间一年一年过去,到2012年,也就是我大学毕业读硕士的这一年,即将48岁的母亲终于坚定了打工念头。并在出发前,也就是年前腊月和年后正月间,狠她下心将租过来用来种菜的土地转租给别人,将成熟了长在田里的萝卜以及育好的辣椒苗全都低价转卖。

对母亲这样一个近50岁的从未出过远门的农村妇女来说,她要突破的心理和现实障碍远比年轻人多得多。母亲文化水平不高,只上过一年多的书,大字不识几个,普通话也不会说。到了这个年纪,学习能力、反应能力都相应下降。此外,去打工,也意味着她要面对的是一种高度陌生并且充满竞争性的环境。

事后我在家里和她聊起当时下定决心准备去打工有何心理感受,她毫不犹豫地蹦出“我害怕呀”这几个字,还不好意思地憨笑了起来。但是,出去打工的四年多,母亲所表现出来的超常忍耐力和适应能力,远远超出我的意料。

二、打工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经堂姐介绍,母亲是到福建一家海鲜厂打工。据母亲说,这个厂很大,至少有1000多名工人,很多是越南、贵州、四川人,都是由亲戚带亲戚介绍过来的。出发的日子是2012年的正月十六,当时同我母亲一起去打工的还有我们村以及邻村的其他人,加起来坐了满满四辆大巴车,有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也有我母亲年纪这么大的中年人。也就是这一年,在村的四五十岁的妇女所剩无几。

大家坐在车上,各种谈天说地,想象打工的场景。对我母亲来说,既期待,又害怕,五味杂陈。第二天到达地点之后,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选车间。该海鲜厂共有五个大车间,有专门剥虾的、有给海鲜伴料的、有做成品包装的等等。由于刚到那边,母亲什么都不懂,对海鲜更是一窍不通,到底自己适合做哪个,应该选哪个车间,根本无所适从。最后,是听了一个老员工的介绍进入了剥虾车间。不久后,父亲也因为各种原因加入了这家海鲜工厂。

海鲜厂是早上7点上班,6点半就要赶到车间,换好工作服。6点钟开始吃早餐,中午10点半吃午饭,11点又进入车间,下午4点半下班吃晚饭。如果要加班,就是5点进车间。厂子效益好的几年,加班都要到晚上十一二点,偶尔还会出现从早上七点加班到第二天早上七点的情况。因此,母亲基本上每天都五点多起床。有时,晚上加班加到八点多,但是将之前因为加班太晚没来得及做的事情,比如洗衣服等杂事弄完,差不多又到了十一二点,甚至凌晨一点。

刚去的那几个月,日子并不好过。“那个时候,感觉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有时被组长骂,经常想回家,那种感受你都不知道怎么形容”。这个厂里,很多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有些像我母亲这般年纪的也多是到这里至少做了好几年的老员工。母亲年纪在里面算是比较大的,又是新员工,很不受车间组长的重视。由于是个新手,什么都要从头学,什么都要人教,教了因为反应慢,又学不会,学会了,速度又慢,拖整个车间的后腿。比如说怎么剥虾、挑虾肠等,母亲以前从来没有做过。期间,没少受组长的训骂和嫌弃。

海鲜工厂(资料图)

此外,车间组长还会把像我母亲这一类人调来调去,哪里缺人手,就调到哪里。调到别的组上,因为不熟悉,又是各种不适应。或者是,就直接将他们安排到计时组,早上七点上班到下午四点半,中午只有半个小时的吃饭时间,工作的时间长且工资低,一天下来只有50元,没有人愿意干。以至于很多和我母亲一同来的老乡亲,因为受不了,没过多久便辞职回家了。这个过程中,母亲也萌生过无数次想回家的念头,但还是坚持了下来。因为回家,意味着要重操旧业,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赚不了多少钱。

刚开始,母亲一天工作下来,连50元的基本工资都拿不到。第一个月下来,一天最多能挣到30多元,一个月也就1000多元的工资。后来,随着母亲慢慢熟练,一天能挣40元、50元,达到了基本工资,再到一天能挣到60元。加上晚上三四个小时的加班,2012年一个小时的加班工资是6元,一天下来也有近80元的收入。大概过了大半年,母亲才感觉顺手很多,一个月能挣到2000多元、3000多元。到了下半年,这种面对陌生事物的挫败感,也慢慢减少了。一方面是手头上的事情都做熟练了,一方面是与组长以及其他员工都熟悉了、关系理顺了。最重要的是,随着部分老员工辞工,厂里人手出现短缺,像我母亲这种“趴趴货”(意指最差的这部分人)有了填补进来的机会,并逐步受到组长重视。她说,那个时候,只要一听到有谁辞工,心里呀就欢喜得不得了,真恨不得天天有人辞工,这样,事情才能轮到她做,也才受重视。

第一年打工的初步尝试,虽然历经艰难和曲折,但到年终,父母两人还是存下来了4万元。这笔钱,虽然不算多,但与在家务农以及父亲在外到处务工的收入相比,还是要多很多。关键是,在家里很难形成积累性收入,都是边挣边用。当然,这一年能存下这么多钱,全是靠父母俩勤俭节约积攒下来的。

到了2013、2014年情况好了许多,后面几年,存下来的钱较之于第一年又多了两三万。打工的这四年来,因为舍不得一个月的满勤奖,母亲只请过一次假,平时有点小病小痛,只要能够忍受,都不会请假。请假不仅意味着一个月的满勤奖没有了,而且还意味着这一天的工资也没有了。只有厂里一年两次针对全体员工的休假,母亲才会休息。周边的年轻人一到年关,都在盼望着放假,而母亲却感叹着,“怎么又要过年了”。她说,每个月最开心的,莫过于月底发钱的时候。组长会用信封将钱封好,给到母亲手里,平时所受到的苦和累便在此时烟消云散,整个人又如满血复活一般,期待着投入到下一个月的战斗。

三、幸福的滋味

2016年,母亲本还想着去打工,看到很多人陆陆续续离开家乡,她在家里也是坐立不安。但是,看着儿子年纪已经不小,建房子也到了紧要关头,再拖是拖不过去了。于是,这才狠下决心,和父亲一起待在家里建房,没有再去打工。顺便,在家给儿子张罗女朋友的事情。

到年末,房子的装修,已近完成,整个房子看起来,颇有点小洋楼和小别墅的味道。不论是从样式,还是装修的层次上,都算是村里非常漂亮的房子了。在接近完工的时候,我还在学校。母亲就忍不住多次给我打电话,跟我说修房子的进展以及村里人看到我家房子后的反应和回馈。比如她会跟我说,村里的哪个人又来我家看房子,都说房子很好看,还没看到过这么好看的。她还会说,连村里的小孩子们都知道爱美,到我家观看。透过电话,能强烈感受到母亲心里的那股高兴劲儿。

当我问她,现在房子修好,有何感受时,她直接说道,“当然是开心啊,完成了一件事情,心里就落了一块石头。如果你哥明年能结婚,我的任务也就完成了,人生也就圆满了”。说着,就在向我畅想着未来,“等你哥结婚后,他们夫妻俩就去外面打工,我和你老头子(指我父亲)在家,将家里的几亩田种上稻谷和包谷,附近有什么事情,你老头子就去做做。再养一些猪和鸡,你哥俩夫妻在外打工回来,家里什么都有,都不用买。房子也修好了,他们只用顾自己就行,不用操心房子的事情。我和你老头儿现在还年轻,还干得动,不用你哥操心。我们在家能够帮上他一把就是一把。你说,这样的日子好不好”?

父母二人的一生基本都是围绕我和我哥打转,从一直毫无怨言地支持我读书,以及到现在为我哥建房娶媳妇,从来没有停歇过。这构成了他们一生最为坚定不移的目标,促使他们心无旁骛的向前迈进。他们的生命是有重心的,他们的生活和所有行为都是围绕这个重心展开,从未飘离或是迷失,也从未对未来失去希望。他们一直相信,只要通过自己的坚持和努力,就一定能实现目标。父母这一辈子没有做过多么惊天动地地伟大事业,在很多人看来,他们只是两个再普通不过的生命。但是,从中,我却感受到他们那重重的生命能量,这种厚重感,不比任何人单薄。在生命展开的过程中,历经的各种酸甜苦辣,因为有可预期和可追求的目标,而有了意义和价值,并且丰富和充实着他们的人生。较之于那种平淡、漫无目标的浮萍般的人生,谁说这样的人生就不是幸福的人生呢?有时,处于外围的我们,因为没有深入到农民的意义世界之中,往往只是看到他们外出打工的辛苦和劳累,进而以一种同情和怜悯的眼光来看待他们。但是,只要将他们的人生置于他们所在的家庭以及他们所在的村庄中,我们就会看到不一样的景象,我们会深刻地体会到那些辛苦与劳累背后所掩藏着的深深幸福感。

我的母亲只是众多农民中最为普通的一员,但是结合近几年到全国各地农村调查的经历,我愈发发现我的母亲同样也是具有代表性的一员。让子女接受教育实现向上流动、为儿子建房、成家等等,是我国绝大部分农民所共享的人生任务和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愿意背井离乡,愿意忍受家人分离之苦,愿意去到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环境,愿意承受打工的各种辛苦,愿意没日没夜的劳累。他们的生活不是绝望的等待,而是充满了积极向上和奋勇拼搏的希望。

再次望眼村庄那一幢幢的新楼房,看着为过年做准备的那些忙碌的身影,想象着年后他们又将奔赴各个城市打工挣钱的样子。当这一幅生气勃勃、富有生命力的景象映入眼帘之时,试想谁能不为之动容!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钟晓雯
农村 打工 农民工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

种地要先交钱?官方再通报:镇党委副书记被免

习近平: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

驻美大使谢锋:中国不是雅典,也不是斯巴达

王毅会见柬埔寨首相洪玛奈:中国永远是最坚定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