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国经济奇迹没结束,而是进入第二阶段

来源:观察者网综合

2017-04-18 09:08

【观察者网综合报道】中国国家统计局4月17日发布数据,初步核算,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9%,实现了良好开局。海外媒体自然注意到了中国经济“开门红”,纷纷强调中国这一全球经济引擎仍高速运转。正如美国《福布斯》日前所说,中国经济奇迹没有结束,而是“进入第二阶段”。不过,在一片赞誉声中,也会有些杂音,部分海外媒体提到了企业债务、地缘安全等负面因素。不管怎么说,中国经济的稳定性在增强,这是一个基本事实。

路透社文章说,6.9%是中国经济最近6个季度以来的最高增速,同时3月份的投资、零售及出口等数据均好于预期,显示经济增长动力强劲。路透社认为,中国经济数据向好将有效缓解全球投资者对世界经济不稳定的担忧,对动荡的全球资本市场起到稳定作用。

但该社仍援引“多数分析人士”的意见称,一季度经济增长虽然实现开门红,但可能会是全年高点,严厉调控下房地产投资增速难以为继,而PPI涨势渐歇也意味着工业增长动能未来会减弱。尽管如此,全年经济增速总仍体持稳,意味着货币政策将坚持中性基调。

法新社也认可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不仅好于预期,也好于去年第四季度。但该社认为,“开门红”的主因,仍是受益于基建与房地产市场,其次才是外贸进出口大幅提升,显示生产与消费需求有同步发展。这一说法与路透社看法相左。

德新社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说,推动中国经济一季度增速超预期的因素包括中央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外贸易改善、工业产出增长、私人投资稳定以及企业信心提升等。

德国之声则强调债务问题和地缘安全局势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该网站援引一些专家的意见称,债务上升和其它不确定因素不容忽视,新近围绕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以及同美国的持续性贸易冲突均属这些不确定因素。专家们表示,在中美元首峰会后,围绕中国在双边贸易中巨额顺差的争议导致的紧张局面虽暂时得以缓解,相关考验还在后头。

柏林墨卡托中国研究所专家曾林(Max Zenglein)认为,中国经济得以把去年年末的增长势头带入今年首季,但若以为,增势还会继续加快,就不切实际了。他指出,"对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依然存在",政府不信任市场机制,一旦情况不如预期,便实施干预,"这一来,它就又同时在制造出更多的摩擦"。

《华尔街日报》也强调“刺激政策力度加大”

《华尔街日报》分析称,目前来看,多种迹象表明中国经济正稳步增长:第一季度用电量及铁路货运指标强劲增长;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触及5年高点,连续第8个月处于扩张区域。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刊文称,工业产出大幅攀升将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推升至6.9%,中国保持了相对强劲的增长。但该报仍指出,中国官方增长数据的相对可预测性,掩盖了特定地区或产业的巨大波动。

《金融时报》强调工业活动、固定资产投资和扩张的信贷

《纽约时报》17日称,过去11个季度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长在6.7%到7.2%之间。从国际标准看,这是令人吃惊的长期稳定增长。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的季度增长经常仅为一两个百分点。过去12年,中国蓝领工人薪酬激增8倍,这大幅削弱了中国的劳工成本优势,不过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繁荣,推动消费增长。

日本《外交学者》称,过去几十年中国GDP保持两位数增长,但现在增幅仅为6%到7%之间。尽管中国经济增长确实放缓了,但中国消费者强势登上世界舞台的购买力并没有减弱的趋势。事实上,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今后还将变得更加显著。麦肯锡分析师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有近4亿家庭收入在1.6万到3.4万美元之间的“主流消费者”,或者说中产阶层消费者。这些消费者的强大实力将震撼世界。

以前宣称中国奇迹结束的人,错了

“中国奇迹没有结束,而是进入了第二阶段”,美国《福布斯》网站日前刊文如此预言。其眼中的奇迹,可能是指确实发生了,却无法解释的现象。

文章分析称,1980年,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最贫困的国家之一。30多年后,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去年中国GDP达到10.8万亿美元。此前,从没有一个像中国这样规模如此之大、情况如此之复杂、历史如此之悠久的国家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迅速崛起。过去6年来,中国平均增速“仅为”6%到9%之间,这使得有些人宣称中国奇迹结束了。这些人错了,中国只是进入了第二阶段。中国政府在保持稳定的同时寻求发展。我们可将此解释为努力将中国经济从侧重制造和出口转向更成熟的经济发展推动力量。随着中国增长放缓,一些人宣称中国奇迹终结了。他们错了。中国奇迹只是进入了第二阶段。

文章分析称,中国的“超级消费者”、科技创新、高端制造和服务业,将成为第二阶段经济奇迹的四大支柱。

一、消费。中国的“超级消费者”如今已超越模仿老牌西方购物者的模式,成为潮流引领者和创新者。未来10年威力将只增不减。当初没人料到西方(从跨国公司到中小企业)会把“双11”、春节等纳入促销计划,也没人料到中国游客会对全球的城市、品牌和服务带来影响。

二、科技与创新。创造和商业化科技产品的能力必须是今后中国增长的核心。好消息是中国早已走上这条道路。最近毕马威有关世界增长最快科技中心的报告把上海排第二,位列纽约之前。不久前这还是不太可能的事。这也证明了中国奇迹没有结束,只是改头换面。

三、先进制造业。在西方,有人正把低端、低价值制造业引回美英法等国。相比之下,在低端出口领头20多年的中国如今向科技驱动、高附加值生产挺进。比如中国是袜子生产大国,机器从德日买入。如今中国要自己生产机器,卖给从事低端生产的别国。同时,我们看到中国正向全球市场出口高端技术产品。

四、服务业。服务业是中国未来增长和财富的第四块基石。从历史看,一个经济体希望从出口和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进步,就须把服务业作为财富创造主体。为此,中国正推进“FIRE + H ”产业(即金融、保险、房地产+医疗)的打造。

中国经济稳定性在增强

不论外媒怎么说,国家统计局发言人毛盛勇强调,中国经济的稳定性在增强。

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经济增长在这样一个速度的情况下,我们的就业形势非常好,不仅仅今年一季度好,最近这几年,每年城镇新增就业都是超过1300万,城镇调查失业率都稳定在5.1%左右的比较低的水平,城乡居民收入也都保持比较快的增长。所以过去中央讲,经济运行要保持在合理区间,上限是物价涨幅要可控,下限是就业要有保障、收入要有保障,经济增长速度在这个区间高一点、低一点都是可以接受的。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来,经济增长速度预期目标是6.5%左右,当然在实际工作中要争取更好的成绩。

所以说,中国经济当前增长的稳定性在增强,这是一个基本判断。而且是什么原因呢?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产业结构发生了一个比较大的变化。从一二三产业比重来看,三产的比重已经超过50%,2016年是51.6%,而且服务业运行比较平稳,发展态势比较好,成为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稳定器。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消费的贡献率在稳步提升,超过60%,消费又成为经济稳定运行的强大支撑,中国经济的稳定运行的态势是非常明确的。所以你说下个季度,比如一季度是6.9%,未来几个季度到底是多少,这不是最主要的,上升0.1、0.2更好,下降0.1也不是什么大事。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经济的稳定性在增强,这是一个基本事实。

责任编辑:周远方
中国 中国货币政策 全球经济 中国经济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

“以色列精心策划俩月,但严重低估了伊朗反应”

美国胁迫下,阿斯麦CEO最新涉华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