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要买也要自己造,中国想主导机器人未来

来源:观察者网

2017-04-25 17:55

【编译/观察者网 吴娅坤】4月25日,彭博社发表了一篇题为《在中国想要主导全球机器人行业的背后》的深度文章。

文章称,中国政府认为占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领域,就可以占据未来竞争的战略高地,所以基于“中国制造2025”和“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纲领性文件,中国正在全力发展机器人行业。

在发展机器人的过程中,中国政府选择了“双管齐下”——一方面鼓励国内企业,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国外技术。

在自主品牌这边,有一些发展很好的企业,但很多如雨后春笋生长出来的创业企业更多的是买日本美国的关键零部件,再贴上国产的牌子;

在引进外国技术这边,最典型的案例是去年到今年美的收购德国库卡。

诸多分析人士认为,在充沛资金、广阔市场和优惠政策的支持下,中国机器人制造一定会在将来成为国际竞争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虽然,目前全球的第一梯队仍由日本、韩国、德国、美国这四国把控。

彭博社网站截图

以下为观察者网特别翻译的该文章全文:

中国正在寻求主导未来的机器人时代:只要点击一下“启动”,一个名为E-Deodar、看上去与人类有几分相似的机器人就可以为办公室里的人们提供咖啡了,这群人正在建造价值1.5万美元的工业机器人,而这种造价比外国品牌便宜三分之一的工业机器人,将被投入珠三角的工业厂房,用于自动配流水线。

1900公里以外的北京,电子商务巨头京东的厂房内,一架形似蜘蛛的机器人正从它上方的框架中伸下来,抓住传送带上的一本书,再抽出另一只爪子,将它投进一个箱子。

这样一台机器每小时可以分拣3600件货物,效率是人工的四倍,而这只是京东开发的自动化仓储系统中运用机器人技术中的一处。

京东上海物流基地厂房

在高速铁路和可再生能源之后,中国正在全力拥抱机器人时代的到来。

中国的经济决策者们认为,按照这个思路做可以使中国迈向更深远战略目标的基石——在正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汽车、智能互联设施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在历史上,中国一直是快速高效的追随者”,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吸尘器机器人和防御机器人制造商iRobot公司首席执行官Colin Angle说,“但问题是,他们能创新吗?”

目前世界上的机器人制造大国包括日本、韩国、德国和美国。但中国的机器人发展也有其三点最重要的优势——规模大、快速的增长势头、强大的资金支持。

在中国本土市场中,中国制造的机器人的销量在2013年就超过了日本制造的。

比如,广东省曾在2015年宣布,计划向大约2000家本省公司提供约943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支持,让这些制造汽车、家用电器以及建筑材料的公司用这笔钱来采购机器人——这些公司正在努力实现工厂的自动化生产。

这样一些措施为中国初创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开局。“在中国,领导层的决策是至关重要的”,芝加哥波士顿咨询合伙人兼制造专家贾斯汀·罗斯(Justin Rose)说,“中国有崛起并占据领先地位的能力”。

为了实现目标,中国有一个双管齐下的策略。中国政府一方面扶植本土的机器人制造企业,另一方面也积极引进日本美国等海外优秀的机器人制造厂商。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总秘书Gudrun Litzenberger的说法,2017年,中国企业对于机器人的需求预计将会有两位数的增长。2016年,中国总共装备了9万部机器人,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比去年增长了30%。

国产机器人市场份额逐年变化柱状图(红色为国产机器人)

然而,中国在机器人制造领域的野心绝不会仅仅停留在为流水线安装螺栓或者进行焊接。

今年早些时候,繁忙的郑州东火车站安装了一个检测污染的机器人;三月份,中国深海机器人创纪录地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6329米处。

E-Deodar机器人正在接受调试

2014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位于安徽的中科大呼吁来一场“机器人革命”,去年再次参访时,迎接习近平到来的还有一位特殊的机器人佳佳,并对他说“敬爱的习主席,见到你我很高兴,希望你每天都幸福快乐。”而据《中国日报》报道,这部机器人被称为“机器人女神”。

虽然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中国在机器人制造领域依然落后于竞争国家这也是事实。

据201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每万名工厂员工中只有49位是机器人,而这一数据在美国是176,在德国是301,在韩国是531。从这个指标来说,韩国是世界第一。

韩德美中四国万名工厂员工机器人数量占比

如果中国在机器人员工领域更进一步,很可能会就此阻止外资制造工厂外流至海外的其他地区。

“中国制造2025”一揽子计划,加上去年四月制定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国正试图将包括汽车制造、电子、家电、物流、食品生产在内的多个重点行业予以自动化。此外,中国政府今年还想要将中国市场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所占比例提升至50%。

为此,机器人制造商和自动化公司将有资格获得来自政府的一系列好处,包括补贴、低息贷款、税务减免以及免租金的土地。

“无论这公不公平,中国公司都将获得政府的资金投入和优惠对待”,波士顿咨询的贾斯汀·罗斯说,“事实上,中国有一个全面的、综合的计划去实现他们所制定的目标,而且从之前的表现看,他们一直做的都不错。”

工业自动化对于正面临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萎缩的中国来说至关重要。

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工人的工资在过去十年中翻了一番多,另一方面,年轻的中国工人也不愿意做重复的工作。

此外,中国机器人制造商的外国竞争对手们也感受到了压力。“他们在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和精力”,一位知名美国机器人制造企业营销副总裁说,“我们想不出什么办法来阻止他们来到之前由我们所把控的市场。”

2016年上海世界移动大会上展出的机器人

虽然中国对机器人的需求十分明确,但中国机器人技术是否在世界范围内拥有竞争力是不确定的。受到廉价土地和税收减免的诱惑,目前中国已经出现了超过800家的机器人公司,但事实上,这些公司大多是从西门子或者Fanuc等外国企业手中购买关键组件,将这些组件塞进机器人外科,挂上中国商标。

“现阶段,很多中国机器人公司的技术都还是来自日本或者而美国”,清华大学电子商务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柴跃廷说,“真正属于中国的具体机器人技术还非常有限。”

过度拥挤

柴跃亭预计,至少一半的中国机器人制造商最终将关闭其业务。而中国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也在3月份告诉媒体记者,这个行业已经出现了一定风险——低端机器人过于泛滥了。

但是,中国有着巨大的需求、强大的金融扶植能力以及国家的真实愿景,所以柴跃廷预计,具有竞争力的中国机器人制造商可能很快就会出现。

E-Dodar便旨在成为其中之一。这家创业公司于2015年由宁波科技有限公司出资设立,先后引进了多位优秀的工程师和软件开发商,并重塑了硅谷风格的工作环境。

梳运动短发,穿休闲毛衣背心的总经理马克斯(Max Chu)说:“我希望员工觉得他们来到了星巴克而不是办公室。

E-Dodar总经理马克斯(Max Chu)

这家位于广东佛山的机器人制造公司现已掌握了复杂自动化机器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伺服电机,驱动器和控制面板。相比之下,大多数的中国机器人企业都是从外国竞争对手那里获得的这些组件。

里程碑式交易

E-Dodar因为拥有自己的专利技术而降低了成本,而成本降低又推动了每月约40台机器人的销售。“我们今年的收入预计将达到5000万元人民币(727万美元),是2016年的五倍”马克斯说,“人们问我,你们做机器人要做到什么时候?我说,很简单,直到工厂没有人。”

没有技术,中国企业还会选择到海外去买。

眼下,美的斥资37亿欧元(约40亿美元)收购德国库卡的交易即将完成。

这笔曾遭到过德国政府反对的交易或在很大程度上使美的充分实现自动化并提升其白色家电的生产力。

主导这一交易的美的副总Andy Gu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他说,“我们需要利用彼此的优势来扩大彼此的业务。”

Andy Gu还介绍,美的目前已经在美国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维尔建立了研究中心,并希望可以利用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的库卡机器人研发中心工程师的专业知识。

库卡机器人在2016年的慕尼黑世界移动交易会上为大家表演倒啤酒

同时,美的可以利用其巨大的销售分销网络帮助全球前三大机器人品牌之一的库卡在中国市场打开销路,并展开新业务。

“我们将进一步多样化,以满足多个行业的发展”,德国库卡的首席执行官Till Reuter在3月份的一次采访中表示,“美的将帮助我们打开这个大门。”

据Andy Gu介绍,美的与库卡已经提上日程的一项业务是机器人吸尘器,接下来还有为应对中国快速老龄化而开发的一款医疗保健服务机器人。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统计,2015年中国服务机器人的销量增长了16%,达到540万台,推动了22亿美元的市场。Andy Gu对此表示,“如果基数够大,成本就会真实的下降,这样一来,就有机会真正推动这些产品的普及。”

E-Deodar机器人在某家具厂进行生产

然而,从目前来看,中国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可能是物流行业。亚马逊早在2012年就购买了机器人制造商Kiva,而京东也在积极努力实现物流自动化——目前,京东依然依赖成千上万的仓库员工以及卡车、摩托车等运输工具。目前,京东正在测试使用自己开发的无人机向中国偏远农村运送包裹,并已经开始着手在大学校园内布局包裹机器人。

京东的目标是实现木人仓库。京东的首席技术官陈章表示,京东的目标是使用无人机或无人驾驶车辆发送包裹,并使用面部识别技术来防止发送粗无。

“对于能够学习的智能机器人的新浪潮,谁跑得更快就能跑得更好”,陈章说,“我们都是刚刚开始动真格。”

当然,目前这么多创业公司长期存在是不可能的,中国机器人制造商与国际最领先的水平之间差距还很大,但外国领先企业的高管们还是认为中国将生长出一些具有很强全球竞争能力的机器人公司。

瑞典机器人制造商Gudel美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Stuart Shepherd就表示:“当他们开始学习如何竞争之时,就是他们成为一支竞争力量之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吴娅坤
机器人 人工智能 科技创新 美的 中国制造2025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