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中国消费升级 吸引松下等日企“转退为进”

来源:观察者网综合

2017-05-17 08:28

据日本经济新闻5月17日报道,包括日清、好侍等食品企业,松下、林内等电器企业在内,日本企业的中国工厂正在增加产能。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于近日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进驻中国的日企中回答“今后1~2年扩大中国业务”的企业占40%,比2015年的调查结果提高了2个百分点。

虽然在2011年峰值时有超过60%日企回答“扩大”,在那之后呈现持续减少倾向,此次时隔3年再次开始增加。

日本经济新闻称,此次产能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中国正在经历消费升级,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大幅增加。

虽然,此前中国人工成本的上升让日企感到恐慌,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工费的提升意味着工资上涨,工资上涨又刺激了需求,这对企业来说是最重要的利好。

该文章还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中国2016年的零售总额同比增长了10%,增至33.2万亿元;1年间产生的个人消费超过了泰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我商务部等对“外资撤离”说法回应

在2月21日的商务部记者会上,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对我国今年1月份实际使用外资(FDI)下降、出现“中国外资撤离”说法进行了回应。

高虎城说,有关外资撤离潮的一些说法是“有失偏颇”的,而且仅1月份的吸收外资情况并不足以说明中国吸收外资的大势。

“无论从国际经验还是中国的实际情况看,任何国家的外资,都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而有进有出。我看到近些年来有些产品确实是转出去了,但是同时也有许多高端产业聚集到中国市场。我想,这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一个结果。”高虎城说。

高虎城介绍,在去年全球直接投资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中国实际使用外资折合将近1260亿美元,为81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4.1%。其中可以看到,医药制造业吸收外资增长55.8%,医疗设备领域增长了95%,高技术服务业增长了86.1%。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

此前在今年1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就对外资企业撤离有关情况也答了记者问,发改委负责人表示,综合分析当前外资流入流出的数据可以看到,中国利用外资总体状况是良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另外,在3月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会”上,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欢迎“外资企业深度参与中国制造强国建设”。

根据《2016年世界投资报告》调查显示,中国仍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资东道国之一。

中国美国商会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显示,将中国作为全球首选投资目的地的企业较上一年增多,68%的会员企业有扩大在华投资的计划。

对于进一步发掘我国FDI增长潜力,国家密集发布了支持政策,促进扩大开放、增加外资吸收。

今年1月1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俗称为“吸引外资20条”),提出将放宽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

去年12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则部署,要按照内外资一视同仁的原则,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及相关政策法规,鼓励外商更多投资高端、智能、绿色等先进制造业和工业设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等多项举措。

以下为《日本经济新闻》文章全文:

日本企业在中国增加产能的动向正在扩大。日清食品控股预定近期启动生产桶装方便面的新工厂,松下和林内也在中国新建了工厂。

林内新启动的工厂和卡车型展示厅

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调查,约有40%日本企业计划扩大中国业务,时隔3年出现增加。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出现提高,开始追求高品质。受这一利好因素影响,日本企业最近几年明显从中国的“撤出模式”迎来了转机。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2016年底实施的“亚洲及大洋洲日企实态调查”显示,在进驻中国的日企中回答“今后1~2年扩大中国业务”的企业占40%,比2015年的调查结果提高了2个百分点。

虽然在2011年峰值时有超过60%日企回答“扩大”,在那之后呈现持续减少倾向,此次时隔3年再次开始增加。

明显表现出积极姿态的是食品产业,回答“扩大”的日本企业达到54%。日清食品投资约3.5亿元在浙江省新建了工厂,预定5月下旬投入运转。中国方便面的市场规模在2015年约为400亿包,达到了日本的7倍。

好侍食品集团总部也计划在浙江省建设在华第3座咖喱块工厂,把中国的产能翻一番。两家食品企业将通过增设工厂抓住需求。

在生活家电方面,高性能的日本产品也备受追捧。林内2017年春季投资约5亿元在上海市内建设了新工厂。

虽然林内的热水器比当地企业的产品贵了近一倍,但该公司社长内藤弘康表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即使价格贵,高品质产品也变得畅销”。林内将把年产能增加一倍,增至120万台,以消除供不应求的状态。

在汽车相关产品方面,除了本田正在湖北省武汉市建设新工厂外,松下4月底在辽宁省大连市启动了汽车电池工厂。

最近几年,西铁城控股和索尼先后关闭和出售了中国工厂等,日企从中国市场撤出或缩小业务规模的动向接连不断。

索尼广州工厂内休息的员工

主要原因是,人工费的上涨让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失去了魅力。

不过,在日本贸易振兴机构2016年的调查中,回答“缩小或退出中国业务”的企业由2015年的11%减至7%。日企撤退的动向正逐步告一段落。

如果反过来看,工资上涨也就意味着收入提高。

中国2016年的零售总额同比增长了10%,增至33.2万亿元。1年间产生的个人消费超过了泰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伴随购买力的提高,消费者正从追求低价格转向重视品质、安全性和高档感。

日企的中国业务还存在很多战略方面的风险,比如对房地产泡沫的担忧、中日政治关系恶化等。不过,部分日企根据长期以来的经验加强了对“中国风险”的耐受性。

2000年代大量涌入中国的日企在风险管理能力等方面经历了优胜劣汰,胜出的企业进入了实施新投资的阶段。

责任编辑:吴娅坤
日本 日本企业 海外资金 外资 外企 直接投资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指控好比说中餐菜单能监视食客,笑话”

“严看死守,光干部餐食费就十多万,最后还是烧了”

“我们美国说要做的事,中国人已经做到了”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