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忧虑中国制造业,德国审查航空炭纤维企业Cotesa并购案
来源:观察者网
2018-01-05 16:12
【观察者网产经综合报道】西方曾给中国制造贴上了“廉价、低质量”的标签,认为不足为虑。但是,随着国内产业升级的加快,情况开始发生变化了。
据英国金融时报1月4日报道,德国经济部正式宣布,将审查中国公司对德国航空碳纤维复合材料零部件制造商Cotesa收购案。
德国为何在这两年频频阻拦中国制造业的收购?观察者网在查询了公开资料后发现,中国业界这两年在西方的收购都和此案类似,并不求购大型公司,而是每次“主攻”一个细分行业,试图在该领域收购一家业界技术领先的企业。面对中国在制造业方面的大规模并购,德国政界开始变得忧心忡忡。
德国政府突然暂停中国并购案
金融时报称,中国钢科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CISRI)旗下的一家子公司去年向Cotesa发起了收购邀约,金额大约在1亿至2亿欧元之间。Cotesa大约有750名员工,年营收大约6500万欧元,主要向波音直升机和空客远程科技提供碳纤维复合材料零部件成品。值得注意的是,CISRI主要的产品销往中国商飞(Comac)。
实际上,早在去年底的时候,据路透社报道,双方的交易就已经完成,德方公司CEO霍斯肯(Joerg Huesken)表示:“双方的交易已经完成,正在等待德国政府的批准。”但是随后,德国经济部就表示,目前德国正在重审双方的交易细节。当时就有媒体怀疑,德国政府可能会进行干涉。
结果昨天,德国经济部发言人正式确认,政府已经开始调查,“确保交易没有违反德国外贸法的规定。”
金融时报称,按照德国2004年通过的相关贸易法律,欧盟以外的企业收购德国某个实体超过25%的股份时,如果交易事关国家安全或者公共秩序,德国政府有权终止。到了去年7月,法案的适用范围扩大,“任何关键性基础行业”都处于调查范围之内,比如电力、水源、医疗和交通等等。
德国经济部的发言人称,政府部门在7月份法案生效以来,已经调查了超过30起案件。如果从2004年开始计算,目前还没有任何一桩并购案因此而终止。
德国经济部长吉普里斯(Brigitte Zypries)@视觉中国
中国工业在欧洲的扩张
德国为什么突然对这家小公司如此“上心”,连金融时报都表示,德国的目标之一就是阻止中国人在高科技制造业方向上的收购。
据观察者网查询公开资料发现,作为波音和空客的老牌供应商,Cotesa规模并不大,但是在商用碳纤维零部件方面是行业的“老牌劲旅”,在经验积累和技术方面有独到之处。
Cotesa的生产线(图:fraunhofer)
在另外一方面,自2009年以来,中国航空工业就对类似Cotesa这样规模不大,但是技术独到的企业“情有独钟”。据人民网报道,中航西飞集团在2009年并购了奥地利未来先进复合材料股份公司(FACC)91.25%的股权,并且出资4000万欧元用于改善对方的运营状况。
据悉,FACC是从事研发和制造复合材料部件和系统的专业化公司。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航空结构件和航空内饰产品两大类,是空客380型飞机的一级供应商、波音787型飞机的二级供应商,同时也是波音、空客、庞巴迪、阿莱尼亚、欧直等多家国际知名飞机制造企业的航空复合材料供应商。
随后,中国航空业“一发不可收拾”,在国外大肆进行并购,2013年,中国收购了德国蒂勒特航空活塞发动机公司。值得注意的是,蒂勒特公司生产的Centurion系列活塞发动机,也被用于美军MQ-1C“灰鹰”型无人机。
MQ-1C“灰鹰”型无人机(图:美军官网)
2014年,据中新网报道,中航收购了德国海力达(Hilite)机电。海力达是全球传动系统和动力总成系统的主要厂商之一,中航工业机电系统董事长王坚表示,此次收购将进一步提升中航工业机电系统在车船载核心系统方面的技术水平,使中航工业机电系统成为节能减排的领跑者,促进中航工业机电系统基于航空机载技术发展车船载产业战略的落实。
2015年和2016年,中航又先后拿下了美国瀚德汽车控股(收购价5.72亿美元)有限公司和英国飞机座椅生产商Thompson Aero Seating。瀚德是世界一流的汽车密封和防震产品供应商,而Thompson Aero Seating则主要生产飞机高端座椅。
综上所述,中国在高科技制造业方面的收购并不求规模庞大,影响力惊人,更多的是在细分行业领域“深耕细作”,每次都在一个单独领域拿下一家技术含量极高的公司。
西方自己不投钱,工业界只能来找中国人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的这些动作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了,为何西方各国政府长久不做反应?秘密可能出在自己身上,据观察者网上月报道,美国《防务新闻》网站称,在2011至2015年间,美国有17000家拥有一级资质的国防供应商离开军工行业,相当于总数的20%。《防务新闻》文章标题称之为“出美国记”。美国防部将这一情况归咎于奥巴马时期的国防政策,认为国防领域投资的不稳定和政策的不持续性让大量国防工业子承包商被迫退出,动摇了美国国防工业的基础。
2011年F-22战斗机生产结束,相关子系统承包商随之大批退出行业
也就是说,西方国家的订单严重减少,市场动荡,迫使大量的企业转行或者被收购。
在Cotesa并购案中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霍斯肯表示,公司希望能够获得扩张的机会,波音和空客只承诺增加订单,仅有中国人看到了我们的潜力,愿意向我们大笔投资。
未来收购案可能走向何处?
中国企业先前在德国最出名的两次并购案分别是美的收购库卡机器人,和福建宏芯收购爱思强(Aixtron)半导体。
其中,美的收购库卡曾经遭到了欧盟和德国的阻挠,包括德国经济部长(Sigmar Gabriel)和德国籍欧委会委员厄廷格(Guenther Oettinger)在内的布鲁塞尔和柏林的官员都曾表示忧虑,由于库卡是所谓的工业4.0的关键企业之一,德国政界担心对未来具有重要意义的先进科技被转移到中国。
不过并购案最后还是成功了。但是爱思强一案则因为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中止,最终导致收购流产。
至于此次并购案件的下一步进展,目前还有待观察。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