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淘黑金的中国人

来源:界面新闻

2018-06-10 11:20

“油气行业100多年的历史中,几乎每10年一个价格周期循环,这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

据界面新闻6月9日报道,美国iGeo油气勘探开发公司CEO、中国旅美专家协会理事束嵘博士已经在美国从事油气行业工作18年之久,德州当地人简单而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方式,让他常常联想起自己家乡——山东青岛人的勤劳、朴实和直爽。

束嵘博士在美国。(本人供图)

与束嵘进行视频时,西德州已经进入气温不断攀升的炎夏,从5月底到6月初,该地的白天最高气温达到了38℃。与头顶上炙热烈日相呼应的是,一股现代的“淘金热”正在这块土地持续蔓延。

发源于西德州的美国页岩油气革命历经十年的发展,已经使美国逐渐从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转变为逐步实现石油自给自足,并开始向全世界出口原油。迄今为止,这个市场依然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淘金者”的到来,只不过有人无法适应而离开,有人在这里落地生根。

现年46岁的束嵘,是国内最早一批参与美国页岩油气革命的华人。2006年起,他在美国能源部的资助下开始研究页岩油气、致密砂泥岩和可燃冰的开采技术。2009年,在页岩年油气革命的开始阶段,他见证了美国四大页岩油气公司——美国先锋自然资源公司(Pionner)在德州鹰潭油田的第一口页岩油气井的成功开发。

在2011年选择自主创业成为iGeo油气勘探开发公司CEO前,束嵘在全球最大油服企业——哈里伯顿(Halliburton Company)担任首席技术专家顾问,是油气业内知名岩石物理软件iMOSS的创始人。

在美国油气行业,中国技术人才的身影并不罕见。

“中国科技大学(下称中科大)在美国油气行业就业的人数约400多人,1990年代以后,中科大理论地球物理专业学生大多选择到美国留学,有一部分就留在这里工作了。”从事美国页岩油气投资工作4年的王一靖告诉界面新闻记者,除“中科大”系外,由于政府鼓励投资等政策,以及油气人才集聚等影响,山东人以及山东公司在美国油气市场也有一定比例,以投资和装备输出等业务为主。

“在休斯顿680万常住人口中,华人的比例约占2%,其中从事能源相关产业的华人有好几千人,他们多数毕业于国内的各个地质院校和石油院校。”束嵘表示,在世界能源之都——美国德州的休斯敦,与油气行业相关创业的华人公司有几百家,但多数集中在阀门、管道、设备制造和服务上,但从事油田勘探和开发的华人比较少。

2017年休斯顿常住人口比例 亚裔比例约为6%。(来源:美国人口普查局)

1998年,束嵘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物理所,获得博士学位。期间,束嵘在与青岛海洋大学合作的“验色光谱仪(智能化验色光谱仪)”项目中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美国常规油气油开发成本最低的地方是德州和路易斯安娜州的海岸区域,大约20美元-25美元/桶。”束嵘说,作为全北美最大的油气生产基地,该区域本身就拥有得天独厚的地质条件,多数油气井不需要任何额外的人造压力,地层压力就可以把油气自动释放出来。加上周边完善的生产运输管道、大量专业的油服公司金和不断升级的软硬件配套服务,进一步降低了总体的油气开发成本。

得益于美国页岩油气革命带来的成本优势和对原油出口的解禁,美国页岩油气在国际油价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OPEC及俄罗斯在原油市场上的最大竞争对手。

美国页岩油气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大约开始于2009年。

经过此后八年的快速增长,2015年美国原油产量占比已经从8%提高至13%,产量位居全球前三;天然气产量占比从19%提高至22%,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

这一比例仍在不断上升,国际能源署(IEA)报告显示,到2023年,美国的原油产量将达到近1700万桶/日,天然气产量达到470万桶/日,成为全球最大油气生产国。

借助以页岩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为主调的能源革命,去年,美国全年原油出口111.8万桶/日,较2016年增长89%;出口到中国占其原油出口总量20%,成为仅次于加拿大的第二大原油进口国。截至今年2月,美国原油出口首次升至260万桶/日。去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天然气29亿立方米,约占美国出口总量的3.3%,成为美国天然气第五大出口国。

虽然美国已经一举成为全球能源市场的新兴油气供应者,但页岩油气开发带来的投资风险和环境隐患瓶颈依然存在,影响着这个市场的长远发展。

“没有当地的团队,在美国做油气投资很艰难。油气开发是一个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的行业。”束嵘博士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非常规油气的产量快速衰减的特性,决定了投资页岩油气需要持续融资,资金量投入大,但投资回报率却很低,为此他已经决定将开发重点转向墨西哥湾沿岸的常规油藏。

据国际能源署(IEA)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上游油气投资年减26%,至4340亿美元,2017年全球上游油气投资可望年增6%至4600亿美元,其中美国页岩油气预计将取得53%的投资增长。

“开发非常规的油田,如果你不能在10个月内收回成本,那基本可以断定是亏损的。“束嵘在微信视频那端说,与常规油气田每年削减8%-10%的产量不同,页岩气油气井的每年产量衰减在75%-85%之间。投资美国页岩油气必须要找准打井点,提高效率,尽快打井,释放产量,才能把技术和投入资金转化为效益。

束嵘的第一口油井就险些“夭折”。2014年5月,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准备,美国iGeo油气勘探开发公司开始开发有史以来第一口常规高压油气井。由于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未能控制好压强,第一口油气井在打井时突然之间发生井喷事件,井里的水和泥浆以9800pa的超高压喷出来,十分危险。

“第一次事故发生后,很多投资人非常失望,选择退出止损。因为施工问题会让工程造价升高很多,最终可能导致投资失败。”束嵘告诉界面新闻记者,由于井喷等意外情况的发生,第一口油气井原本350万美元的预算很快被花完,实际花费600多万美元。

在没有测井资料、获取准备数据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束嵘根据钻井碎屑,结合地震资料和周边井的油藏,精确的选择了射孔、试油的位置,决定第二天继续施工。决定施工的那天晚上,他几乎一夜未眠。

“看着油喷出来的那一刹那,大家特别开心,觉得自己是超级英雄。”微信视频那端,束嵘聊起往事仍然很激动。“大多数从事油气开发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理想,打一口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设计的井,拥有一口真正属于自己的井。但是由于油气行业的特殊性,涉及到非常多的不同的专业,这个理想几乎难以实现。很多一辈子在能源企业工做技术或者管理工作的人,但都没有打过一口井。”

迄今为止,美国iGeo油气勘探开发公司已经连续打出三口高产井,平均一口井的产量在每天60-100吨之间,相当于一个小型油田的日产量。

这样的情况,对于赴美投资的投资者而言并不多见。“过去10年中,iGeo公司是唯一一家在美国的华人公司中连续打出三口高产井的。”束嵘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中国企业赴美投资页岩油气的历史大概开始于2008年,金融危机以及低油价周期的到来使得国际石油公司开始调整资产组合,缩减投资并逐渐剥离非核心资产。

资金充裕、决策相对更灵活的国内民营企业开始跨界进入美国页岩油气市场,全球第二大蜡烛生产企业青岛金王集团成为最早赴美投资购买页岩油气区块的企业之一,随后包括房地产、教育和高科技等行业的民营企业都有涉及。

随着利润的逐渐凸显,在油气行业,做贸易和设备等起家的传统民营石油企业也纷纷通过并购进入这个市场。包括深圳光汇石油集团股份公司、兰州海默科技公司和山东新潮能源公司等。在2014年低油价周期来临之际,北美的非常规油气资产交易金额达到1090亿美元。

“金融危机之后,国内有许多大型的民企和大型投资机构纷纷涌入美国油气市场,但很多公司对人员和技术的投入不到位,不愿意花钱购买地震数据等知识产权,对于目标储层的地质构造,岩石物性和油藏分析不够准确彻底,导致最后油田的开发失败。”束嵘表示。地震数据的花费虽然相对昂贵,大概是每一平方英里1万-3万美元左右,但是对于整体投资是非常必要、划算的。认真做好前期研究工作,是提高打井开发成功率的唯一途径。

束嵘所在的iGeo油气勘探公司经过前期投入,取得了4000平方英里的三维地震数据,涵盖了256万英亩的土地。

除了技术投资不到位,对油藏的研究不彻底以外,文化冲突是中国赴美投资页岩油气公司的另一个问题。“很多中资企业来美国投资来油气田,还是喜欢雇佣自己从国内带来的人员。导致企业没有办法融入当地文化,处理不好中美文化的冲突,没有充分发挥好雇员的主观能动性。”束嵘说道。

截至6月6日收盘,WTI 7月原油期货收跌0.79美元,跌幅1.21%,报64.73美元/桶,创4月9日以来收盘新低。布伦特8月原油期货收跌0.02美元,跌幅0.03%,报75.36美元/桶。

国际油价走势图(来源:国际能源署)

“大多数石油公司希望油价一直在50美元-100美元之间震荡,维持一个可预见的动态平衡。”束嵘告诉界面新闻记者。现在的油价是65美元一桶,已经走入上升通道,是投资美国油田的一个时机。

他相信,和其他行业一样,石油化工行业弯道超车的关键是科学技术,而不是所谓的风口行业。

“能源行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涉及到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材料和集成芯片等。跨行业的结合、新技术的应用和多技术的集成才是未来油气行业发展的方向。”束嵘说,对于国内能源的未来,他认为随着环境意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油气和新能源的比例将会不断提高。

责任编辑:吴娅坤
石油 天然气 得州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明年开工!越南总理:确保中越铁路顺利对接

“若我们曾抱一丝幻想,中国半导体发展不会如此迅猛”

《心智对话》直播:世界科创的旧中心与新势力

12年造20公里,这条日本承建的越南地铁终于投运

沙利文放话:特朗普跟中国谈不成“大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