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顽抗“野蛮人”的董明珠,如今也成“野蛮人”?

来源:观察者网

2018-07-10 16:24

【观察者网 综合报道】

曾成功抵抗“野蛮人”姚振华入侵格力的董明珠,貌似也在朝着“野蛮人”的方向进发。

7月4日,格力电器(000651)发布公告称,自今年4月以来,通过二级市场不断增持,格力现在手中已握有海立股份(600619)10%的股权,稳坐海立股份第三大股东之位,距离第二大股东的10.18%仅有一步之遥。

两天后的7月6日,海立股份披露非公开增发预案,称公司为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营运资金,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73亿股,募资不超过10亿元,定增发行对象是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国资委的公司大股东上海电气集团。定增完成后,上海电气集团持有海立股份股份比例将从现在20.22%上升至不超过33.51%。

这被部分市场人士解读为上海电气对可能出现的海立股份控制权之争采取的防御手段。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资料图)

上海电气原计划出售海立股权

据官网显示,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54年,由上海冰箱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更名而来,1992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海立股份旗下拥有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等八家被投资企业,主要产品包括家用空调压缩机、除湿机压缩机、热泵专用压缩机、特种制冷设备、铸造、商用冷柜及汽车起动机等。

2017年,上海启动国企改革,上海电气有意退出海立股份,寻求他人接盘。但最终,上海电气放弃了出售海立股份的计划。

2017年8月14日,海立股份发布公告,上海电气集团拟公开征集受让方,协议转让所持有的海立股份全部股份20.22%。本次转让完成后,上海电气不再持有海立股份。

但转让协议对受让方设置了很高的门槛,比如受让方的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不低于海立股份,还要求受让方具有国际市场拓展的成功经验,协助海立股份进一步发展海外市场。

澎湃新闻称,当初有意接盘海立的名单中,青岛海尔在列。海立股份列出的受让者条件,也与青岛海尔颇为契合。格力电器也参与了竞购。

8月22日,海立股份公告称,上海电气经决定终止控股权转让事项。

对于格力7月4日再举牌,有业内人士认为,上海电气作为大股东,态度与去年想出手海立股份之时,已经有了较大转变。

“从计划退出到筹划进一步加强控制权,海立实际控制人对公司的态度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如今看来,面对格力的‘敲门’,公司大股东或已开始反击。”

格力与海立:谁也离不开谁

海立和格力是资深合作伙伴。海立向格力提供压缩机,格力向海立出售漆包线等工业制品。

而压缩机是空调最重要的零部件,也被称为制冷系统的心脏。格力的空调压缩机主要由自家的凌达压缩机厂供应,也有部分采购自海立股份等第三方供应商。

据格力年报显示,2017年,格力电器10.74亿元的压缩机采购来自海立股份,同时有13.38亿元销售收入来自海立股份。

董明珠也曾公开表达过对海立的的看好,“海立和我们有十几年的感情了…… 我相信,海立未来在空调压缩机领域,能成为一个世界领军企业。”

在上海电气终止转让海立股权后,之前并未持有海立股份的格力开始了对海立的增持。

据格力电器去年9月公告,2017年8月29日至9月19日,通过二级市场增持海立股份5%的股份。

澎湃新闻援引格力内部人士说法称,格力觉得海立将来可能会变成竞争对手的公司,格力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公司高层便在得到董明珠首肯后,果断从二级市场杀入。

该内部人士还说,格力这些年从海立采购了不少定频压缩机,主要面对低端市场;随着消费升级,行业产能向着变频高端转型,但市场对定频的需求还有;在这种无法扩建定频新产能的情况下,海立定频压缩机对格力的稳定供应就显得尤为重要。

除此之外,格力意欲加强对海立的控制,可能还有其他考量。

家电专家刘步尘认为,格力对海立举牌,除了想要加强对空调上游资源的掌控,可能还想强化格力在汽车空调领域的产业布局,“海立在汽车空调压缩机上比凌达要强。”

看好格力与海立深度合作的人士认为,“海立的业绩一直还算理想,但作为上游压缩机企业,缺乏下游整机大企业的支撑,让其业务规模受到局限,一直难以打开。格力若进入,海立在下游就有了支撑,而格力也可完善空调全产业链配套并加速扩张。同时,海立在空调和新能源车用压缩机领域都拥有较高市场份额,董明珠有意一箭双雕。”

事实上,除了举牌以外,格力与海立已经越来越有“深度捆绑”的趋势。

此前,格力调高了对海立关联交易的额度,预计2018年对海立股份发生采购、销售产品等日常关联交易的总金额从25亿元调整至80亿元,新增额度达到55亿元,占海立股份2017年营收的50%。

以海立目前市值来算,格力若想超越上海电气的持股数,需花费约10亿元。不过,这对于手握大量现金的格力来说并非难事。

格力电器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其现金流量净额为144亿元;而截至第一季度末,格力电器仅账上可以随时调用的现金储备就高达1052亿元之巨。

而初步计算,目前两次举牌,格力已拿出了10亿元真金白银。

据此,外界普遍认为,以董明珠的强势个性,若其对海立股份控制权志在必取,上海电气方面恐怕很难有太多的还手余地

曾抵抗“野蛮人”的董明珠,如今也成“野蛮人”?

2013年,保险行业开启了史无前例的“大松绑”,核心有两条:一是在筹资端,放开了万能险;二是在投资端,放开了保险公司投资上市公司的限制。

再加上保险牌照五年内发超50张,由险资所引发的金融乱象自此展开。

先有安邦举牌招商银行,后有万众瞩目、险象环生的“万宝大战”,但事情发展到姚振华的前海人寿举牌格力电器后,保监会一纸函文罚了前海人寿又罚姚振华,才逐渐消停下来。

于是,坊间认为,对于监管层出手控制局面,董明珠功不可没。

2016年12月3日,董明珠在第16届第中国经济论坛上,以特邀主持人的身份主动谈及宝能系险企举牌格力一事,现场痛斥“野蛮人”:“如果有人要成为中国制造的破坏者,他们就会成为罪人。”

就在董明珠的“放狠话”的几个小时之后,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致辞时突然脱稿,指责当前市场一些用来路不当的钱从事杠杆收购的举牌者集“土豪、妖精、害人精”于一身,“从门口的陌生人变成野蛮人,最后变成行业的强盗”。

此后,原保监会出台一系列措施,包括成立专门监管关联交易的关联交易监管处;修订《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17年1月24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收回在救市时放宽的险资投资比例,还明确禁止保险机构与非保险机构一致行动人共同收购上市公司。

2017年2月24日,保监会发布公告,称对前海人寿有关违法案件作出行政处罚,对时任前海人寿董事长姚振华给予撤销任职资格并禁入保险业10年的处罚。

2017年4月9日,原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被有关部门带走审查;2018年3月1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不再保留银监会、保监会。

“万能险”风波就此偃旗息鼓。

万宝之争曾轰动一时

那么,曾经顽抗“野蛮人”的董明珠此次出手,又是如何盘算的呢?

微信公众号“财报研究院”认为,这与董明珠最近的两个关注重点有关,一个是“造车”,另一个是“造芯”。

为了推进“造车”和“造芯”,董明珠很可能早就开始了她的准备工作:一是,停止对格力电器股东的大规模年度分红(此举曾一度在资本市场引发轩然大波),集中资金力量准备打大仗;二是,寻找合适的上市公司平台进行控制,作为打大仗的发动机器和载体。

以“造车”为例,寻找一个上市公司平台,对于珠海银隆来说尤为重要,今年以来媒体和业界一直在质疑珠海银隆的资金链问题,如果能够找到一个合适可控制的上市公司作为融资平台,那珠海银隆势必能够迅速摆脱资金链困境。

有迹象显示,董明珠确实一直在物色合适的可控制的上市公司平台,其中的一个公开对象就是长园集团,格力曾计划对长园集团发出涉及金额高达52亿元的要约收购计划,不过这一计划因未获得珠海国资委的同意而搁置。

至于为什么不拿格力电器自己作为这样一个上市公司平台,“财报研究院”认为,一方面,董明珠无法完全驾驭格力的众多股东,其中不乏董明珠的反对者;另一方面,无论是“造车”还是“造芯”,都风险巨大,出于风险控制的考量,另找一个新上市公司平台去推进这两项战略,可以有效地帮助格力隔离风险。

责任编辑:吴娅坤
董明珠 格力 股权 万科股权大战 野蛮人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

巴总理召开紧急会议,“事关在巴中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