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球前20大集装箱港口预测报告发布:香港港口将现负增长
来源:观察者网
2018-07-10 17:18
【观察者网 综合报道】
7月6日,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发布《2018年全球Top20集装箱港口预测报告》。
报告显示,预计2018年全球前十大集装箱港口的排名变动较大,但仍有7个来自中国,全球前20大集装箱港口中国仍占半数。
值得注意的是,前二十大集装箱港口中,只有香港港口出现了负增长,并从第五位退居第七位,釜山港和广州港相应各自前进一位。
香港葵青集装箱码头(图源:香港国际货柜码头公司)
2018年全球前20集装箱港口,中国占半数
《2018年全球Top20集装箱港口预测报告》由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和世界港口预测研究小组共同完成。
据《中国航务周刊》介绍,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搭建了一套完整的预测模型,并根据实际结果对其中项目进行不断修正,集装箱港口预测报告项目已进行多年,预测准确性极高。
据央视网,报告显示,亚洲地区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将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而多数欧美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将呈现平稳温和的增长态势。
在前20大集装箱港口中,排名前十位的港口变动较大,宁波舟山港增速最快,集装箱吞吐量将上升到第三位。
根据科学模型测算结果,2018年全球前20大集装箱港口中国仍占半数,前十大集装箱港口有7个来自中国,相比去年,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速度放缓,但整体依然保持明显的增长态势,中国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仍然是全球稳定发展的重心和基础。
排在前二十的10个中国港口分别为:上海港(1)、宁波舟山港(3)、深圳港(4)、广州港(6)、香港港(7)、青岛港(8)、天津港(10)、厦门港(13)、高雄港(15)、大连港(16)。
据《中国贸易报》,中科院谢刚教授指出,与2017年不同的是,香港港将出现负增长,高雄港实现止跌微涨。
图源:中国航务周刊网
据界面新闻报道,谢刚表示,今年长三角地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依然是重要增长点。上海港仍位居榜首,预计今年吞吐量将达4200-4250万标准箱;新加坡港紧随其后。
谢刚指出:
“珠三角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差异化较大。其中,广州港增速较快,深圳港增速相对较慢,香港港则出现了微跌态势。环渤海地区集装箱吞吐将实现小幅增长。”
第三至第七位名次出现较大变动。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依然最快,预计增幅10.1%-10.9%,是前20强中唯一增速保持两位数的港口,由第四上升至第三;深圳港由第三下降为第四,釜山港、广州港各上升一位,分列五、六名;香港港从第五下降至第七。
11名-20名中,厦门港增速较快,集装箱吞吐量预计今年将超过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港,排名互换,分列第13位和第14位。美国长滩港将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将超过泰国林查班港,位列第20位,林查班港将跌出前20大集装箱港口排名。
2017年,全球经济整体复苏回暖,全球贸易同步出现向好势头。受此影响,2017年全球前20位的集装箱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35亿标准箱(TEU),同比增速为5.6%,远高于2016年1.7%的增速,其中亚洲港口尤其是中国港口表现抢眼。
去年,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10位的港口也全部来自亚洲,其中7个来自中国。前20强中,亚洲港口占据了16个席位,优势明显。
去年全球20强港口中增速最高的是中国宁波-舟山港,达到了14.3%。上海港则雄踞榜首,成为全球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超过4000万标箱的港口。
香港港今年将跌出前五?
预测报告中,只有香港港口出现了负增长,并从第五位退居第七位,釜山港和广州港相应各自前进一位。
据香港东网6月30日报道,比较今年前5月全球主要集装箱港口吞吐量排名,香港港口期内累计共处理824.5万个标准箱,按年下跌3%,跌至全球集装箱港第6位。单从5月份来说,香港共处理172.5万个标箱,按年跌5.4%,连跌4个月。
广州港前5个月累计共处理863万个标箱,按年升9.3%,赶过香港港,成为全球第五大集装箱港。而香港港口也是全球前六位集装箱港口中,期内集装箱吞吐量唯一下跌的港口。
彭博社去年底曾指出,根据香港海事部门整理的统计数据,香港去年11月份的海上货运吞吐量连续第二个月下降,使得香港成为世界五大集装箱港之中唯一一个报告吞吐量下降的港口。
彭博社报道截图
彭博行业研究分析师拉胡尔·卡普尔(Rahul Kapoor)曾表示,排名第六的韩国釜山已经缩小了差距,按照全年水平来看势必将在2018年超过香港。
香港港与釜山港正逐渐缩小差距。(黑色折线代表香港港,红色折线代表釜山港,图源:彭博社)
在全球集装箱港排名上,十年来香港一直稳步下跌。2005年将全球最大集装箱港的地位让给了新加坡,2007年将第二大港的地位让给了上海,2013年又被深圳夺取了第三名,2015年则将第四名的位置让给了宁波。
图源:香港立法会秘书处资料研究组文件
观察者网综合央视网、界面新闻、中国贸易报、中国航务周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