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智能存款”收益高、随时取?央妈去问了

来源:观察者网

2018-12-18 16:59

【导读】 观察者网注意到,微众银行“智能存款+”将于12月20日截止存入;网商银行“定活宝”也已实行每日销售限额管理。

【文/观察者网 谷智轩】

2013年,“余额宝”横空出世,不但是理财的一场变革,也打开了互联网理财的大门。

近期,在互联网模式的加持下,包括BAT旗下微众银行、网商银行、百信银行在内的部分民营银行,均推出了不同于传统活期理财的存款类产品,业内统称“智能存款”。其特点包括:年化收益率高达4%、当日起息、实时到账。

然而,财联社12月18日报道称,针对这种互联网存款业务,央行已于近日进行窗口指导。

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在窗口指导中,央行并没有说此类产品违规,也并未直接叫停。“监管层可能是看到跟风者众多,怕因为网络带来流量过大,对金融行业稳定性造成冲击,所以才会做出口头提示。”

一名业内人士今天对观察者网坦言,“站在利率市场化的视角,这类产品并不违规;但站在利率管制的角度看,这类产品有钻利率管制空子之嫌。”

微众银行APP截图


网商银行APP截图


百信银行APP截图

随存随取,享受定存高收益

所谓的“智能存款”,究竟是怎样一种业务模式?

以微众银行今年8月推出的“智能存款+”为例,起存金额仅为50元,存得越久、利率越高,最高年化利率达到4.5%。

观察者网注意到,该业务根据提前支取的时间,靠档计息。不但具备活期存款随存随取的便利,最低档利率还甚至高于一般银行的普通定期存款。

微众银行APP截图

例如,用户在2018年12月18日存入10万元,32天后取出其中8万元,取出利率则按存入日公布的1-3个月档利率为4.00%,取出部分的利息 = 80,000.00*(4.00%/360)*32 = 284.44元。

此外,用户使用“智能存款+”还享受50万元存款保险制度。

而工商银行上海某支行员工告诉观察者网,该行五年定期存款利率为3.575%,若用户提前支取,取出利率则按活期计为0.3%。

不难看出,“智能存款+”提供的1-3个月档利率已高于工行该支行的五年定期利率,比活期利率高了10倍有余。

据一位民营银行人士对中国经济网解释,“‘智能存款’是一种比传统定期存款更便利的存款服务,既有活期的灵活性,又有定期的高收益,随存随取、普遍利息能达到4%以上。”

存活4个月便下线

那么,为何此种“智能存款”能给出如此高的利率水平?这与此前高收益的“余额宝”、“理财通”等“宝宝类理财”是否异曲同工?

一名业内人士对观察者网解释称,“‘智能存款’背后一般是五年期定期存款,只不过借助了转让机制实现了产品的活期化运作。

“从产品特性上看,与当年‘余额宝’的创新异曲同工,不过从市场环境上看,却很难引发类似当年‘余额宝’的冲击性效果。”他说道。

另外,他补充称,“站在用户的角度,‘智能存款’不过是高息版的‘宝宝类理财’,在后者已经充分普及和充分竞争的背景下,几家银行上线‘智能存款’,其效果等同于几个互联网平台上线了‘宝宝类理财’,不会对市场资金流向产生什么明显的影响。”

对于此类业务可能存在的风险,上述人士指出,“‘智能存款’产品本质上是进行了产品期限的转化,而银行存贷业务的本质其实就包括期限转化,一边吸收存款,一边发放贷款,存款和贷款的期限通常是错配的,这也是典型的期限转化。”

他认为,“期限转化的存在,对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只要在流动性管理上严格遵循监管要求,这类业务并不会带来额外的风险管理压力。

不过,观察者网注意到,微众银行的相关业务仅存活了4个月就将下线

12月7日,该行发布公告表示,“智能存款+”限时开放中,开放截止至2018年12月20日23:00。开放结束后,该业务仅支持取出,已存入资金不受影响。

对此,微众银行回复观察者网称,“我行‘智能存款+’是一款银行存款产品。从经营策略和阶段性目标等方面综合考虑,我行设定了‘智能存款+’产品销售截止期。”

微众银行APP截图

此外,网商银行的类似业务“定活宝”也已做出调整,实行每日销售限额管理,每日可销售额度将在上午9:00投放,售完即止。

网商银行APP截图

财联社报道称,央行虽然没有完全叫停相关业务。“这种存款未来可能会限量限价。”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大约两周前,央行相关人士已与一些相关银行、第三方互联网销售平台等机构进行沟通。

观察者网就此事向网商银行、百信银行咨询,但网商银行方面称:“目前没有更多可透露的信息。”百信银行方面则表示:“不方便回应。”

另外,有关央行对待此类业务的态度,另一名业内人士对观察者网表示,“利率市场化是大趋势,虽然国内实现了名义上的利率市场化,但利率定价的窗口指导一直存在。

“某种意义上,‘智能存款’或许有可能成为存款利率真正市场化的一个探路者或突破口”他补充道。

“并不违规,但有钻空子之嫌”

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明显加快。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

自2015年8月26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放开一年期以上(不含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浮动上限。

同年10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

《中国银行业》杂志表示,这标志着我国从1992年启动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基本完成,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宏微观联动的新时期和新阶段。

在利率市场化的大环境下,“智能存款”是否属于创新,又是否涉嫌违规?

对此,上文提到的业内人士对观察者网表示,“其实正是因为利率没有充分市场化,才会有这类产品的出现,借助存款转让机制变定期为活期,客观上实现了利率市场化。”

他认为,“站在利率市场化的视角,这类产品并不违规;站在利率管制的角度看,这类产品有钻利率管制空子之嫌。”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谷智轩
存款利率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伊朗:未收到威胁报告,核设施安全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

“以色列精心策划俩月,但严重低估了伊朗反应”

美国胁迫下,阿斯麦CEO最新涉华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