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波动难挡资金热情 外资连续9个月扫货中国债券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9-09-15 22:28

据《上海证券报》9月15日消息,尽管8月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7”,但无碍全球资金进入中国市场的热情。外资已连续9个月增持中国债券,中国债市成为全球投资的价值洼地。

据中央结算公司和上海清算所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境外机构持仓中国债券规模一举冲上20282.24亿元,坐稳两万亿大关。

从债券通渠道来看,债券通8月交投活跃,共计成交3338笔,达3386亿元,较7月增长68.5%,分别刷新上线以来的月度成交笔数、月度成交量纪录。

值得关注的是,中央结算公司数据表明,与7月相比,境外机构8月增持国债规模最亮眼,在人民币汇率波动环境下逆势上扬。不过,境外机构对政策性金融债的需求8月冲高回落,有所降温。


本文图自上海证券报

8月外资增持国债热度回升

随着投资者越来越担忧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各国央行纷纷超预期降息,市场资金集中涌向避险资产。

彭博数据显示,全球负收益率债券的总量不断创出新高,已经突破15万亿美元。

在这一背景下,全球投资者寻求投资回报的难度倍增,更加凸显了中国债券市场的“性价比”。由于中国债券可观的收益率,即使是人民币贬值,也没能阻挡外资的持续流入。

根据穆迪的评级,在所有评级不低于中国的经济体中,中国的国债收益率最高。

截至8月末,境外机构在中央结算公司的债券托管量为17238.74亿元,8月净增持252.54亿元。其中,当月持有记账式国债11888.99亿元,8月净增持177亿元,而7月境外机构净增持国债72亿元。

境外机构对中国国债托管量环比变化情况 (单位:亿元)

“将汇率对冲成本计入后,五年期中国国债与美国国债利差为40个基点,国开债为73个基点,而印尼国债为-80个基点。”彭博大中华区总裁李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投资者来说,最优回报是最终目的,即使人民币汇率波动,中国债券收益率依然保有吸引力。

目前,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已回升至近150个基点的历史高位,中国债市无疑成为全球投资价值洼地。

不少机构观点认为,未来外资持有国债的比重仍有较大上升空间。申万宏源(5.120, 0.01, 0.20%)首席分析师孟祥娟表示,我国虽然经历了2017年和2018年境外机构大幅增持中国国债,但是外资持有中国国债占全部国债托管量的比重只有8.2%,低于其他亚洲国家,预计未来还有较大上升空间。

政策性金融债暂时降温

今年以来,政策性金融债一度成为外资新宠。今年1月至7月,外资对政金债持仓增长逾千亿元,达1035亿元,创有数据以来最大值。

不过,步入8月之后,境外机构增持政金债的力度有所减弱。当月,外资所持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债券规模为4710.45亿元,8月净增持52亿元,增持量环比减少352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8月有市场消息称,中国政金债或将纳入同业投资管理,或对政金债市场产生短期影响。不过,截至目前,有关政策性金融债的监管政策并未发生变化。

尽管8月政金债被增持力度稍显降温,但市场人士分析认为,境外机构对政金债偏好依旧不减。在某主流券商固收总监看来,政金债吸引外资配置的主要原因,是政金债特别是老债收益率存在溢价。

由于基金投资政金债享有免税政策,且政金债的收益率大于国债,李冰认为,7月境外机构增持政金债达400多亿元,显示了投资者对中国债券市场风险接受度持续性的提高,并体现了对政金债流动性的认可。“我们现在已经有实际数据表明,国际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在风险控制层面上又往前走了一步。”

债市对外开放提速 引来万亿“活水”

随着中国债券市场进入国际化提速阶段,境外机构带来的潜在增量资金将不断涌入。

摩根大通于9月4日宣布,2020年2月28日起,中国国债将被纳入其旗舰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系列(GBI-EM),并将在10个月内分步完成。高盛预测,此次纳指将引入约300亿美元指数追踪资金。

今年4月1日,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并将在20个月内分步完成。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股票及债券市场,正在逐步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主流。

投资便利性的提高,也大大提升了外资在中国市场的参与度。

9月1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取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投资额度限制。

这是我国金融扩大开放的又一有力举措。“此举有助于便利全球多地投资者以人民币投资境内市场,拓宽境外人民币使用渠道。同时,加大境内市场对境外投资者的吸引力。”交通银行(5.630, -0.01, -0.18%)高级研究员武雯认为。

兴业证券固收团队表示,随着债市的制度型开放,中国给全球机构提供了相对安全的高收益资产,叠加全球流动性再宽松,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外资流入的主导因素。而汇率波动并不是外资配置长久期债券的主要考量。

“境外机构未来会在更大程度上进入中国债市,尤其是地方债和未成形的高收益债。”东方金诚国际信评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

根据德银预期,中国债券市场长期被动投资资金流入规模将达3.3万亿元。若将海外央行、金融监管机构的投资计算在内,未来五年内资金流入规模将达5.5万亿元。

(上海证券报 张骄 唐燕飞)

责任编辑:徐乾昂
人民币汇率 国债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