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主流经济学家激辩欧洲央行宽松政策

来源:观察者网

2015-01-23 12:00

(德国《经济周刊》网站1月22日,原标题:“非法的国家融资”还是“必要的恶”?,观察者网 李晽 译)

德国主流经济学家纷纷反对欧洲央行继续在欧元区推进量化宽松。只有极少数人支持新一轮宽松。

德国经济周刊网站截图

近期,欧洲央行作出决定,总共投放1.14万亿欧元用于购买债券。这一决定招致来自德国方面持续不断的批评。就在德拉吉宣布决议后不久,德国著名经济学家汉斯-维尔纳·辛就指出:“通过货币发行的手段进行国家融资,既是非法的,也是不可靠的……根据《欧盟条约》第123款,这本是严令禁止的,而且还需要通过德国的司法程序得到进一步的澄清。”

德国著名经济学家汉斯-维尔纳·辛

欧洲央行的决议也遭到世界经济学院(位于德国城市基尔)的严厉批评。该校的史蒂芬·克鲁斯教授表示:“欧元区的本质问题与货币政策无关,可能也并不是由全世界在货币政策的变动所造成的。与之相反,对国债的收购行为有造成新问题的风险,还可能导致必要的措施无法及时出台。”

欧洲央行的决定受到了明星经济学家、德国经济研究所所长马塞尔·弗拉舍的欢迎。弗拉舍曾就职于欧洲央行,2012年离职。他认为:“欧洲央行的决定是一个强烈的、令人信服的信号,这一信号表明央行会继续追求价格稳定的目标。这一项目是必要的恶,并将为欧债危机的结束作出贡献。”

欧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家克莱门斯·福斯特的看法也差不多:“我认为欧洲央行的决定是一种可以接受的妥协。按照我的观点,央行也确实活动在其职责范围之内。”根据欧洲央行的决定,宽松计划中80%的债务是通过各国央行进行购买的。按照福斯特的看法,各国的债务水平是否会与欧洲央行的宽松政策达成一致,这将会引发人们的担忧。

对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而言,德国的反对态度似乎是意料之中的

宽松政策也招致了德国金融业人士的批评。德固赛(Degussa)黄金的索恩斯顿·博莱特认为欧洲央行的政策是“最高程度的不民主”。欧洲央行的宽松政策强化了各国财政部长的权力,而无需再通过各国国会立法程序了。他还认为,这一政策造成欧元疲软。这就意味着金融机构需要大约承受12%的汇率损失。

此外,对债券收购项目的实际效果也存在着普遍的怀疑态度。德国商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尤尔根·克拉默认为,宽松政策会导致欧元相对其他货币贬值幅度达到5%。短期内,这将使欧洲经济增长减少到0.25%。因此他认为,后续的债务购买项目还会继续推出:“尽管如此,这对于缓慢复苏和低通胀水平来说,不会招致太多变数。我们可以想象,欧洲央行将在下一季度继续锁定货币政策,这和过去美联储所做过的事情是一样的。”

关于“欧版宽松”,德国经济学家有话说

汉斯-维尔纳·辛,慕尼黑大学莱布尼茨经济研究院

“欧洲央行不应购买国债, 因为这会对债务国在利率上进一步造成压力,并刺激这些国家继续增加负债。根据《欧盟条约》第123款,国债购买行为是非法的,这是因为条约严禁欧洲国家在借债的同时,又将这些债务货币化。人们应当好好想想,美联储可并没有购买任何一个联邦州的债券。加利福尼亚、伊利诺伊还有明尼苏达都处在破产边缘,但美联储并未向这些联邦州授信。欧洲央行比美联储走得还远,这是无法接受的;更何况欧洲国家之间还尚未建立一个联邦政府。欧洲央行的政策驱使欧洲国家对借债习以为常,就长期而言,将导致对宽松政策的争执和压力不再产生。”

马塞尔·弗拉舍,德国经济研究所

“欧洲央行在维持价格稳定的使命上出现了失误,并且这就导致央行丢失了其‘首要的善’:其信誉。近期的这个例子,为了让其使命重上正轨,通过央行购买国债是一种必要的恶。欧洲央行越是犹豫不决,其政策的有效性就越差,同时风险也就越高。”

迈克·海瑟,安联集团

“我认为目前尚不存在通胀危险,购买国债有可能是正确的。如果不是在危机国家推行了适应性的政策以及近期利好的低油价,当前的通胀率大概还要再上涨一个百分 点。在金融市场上,对利润的追逐和对风险的警惕都会进一步提高;鉴于老一辈长期习惯了节衣缩食,刺激政策也会逐步减少。”

霍格尔·施密丁,贝伦贝格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自2009年起M3的增长就从4.5%的基准值滑落到了平均每年1.7%的幅度,欧洲央行和德国央行功不可没。复苏态势疲弱,与此同时如果不是由于国际油价,价格水平也有可能会接近通缩状态。由此,欧洲央行应当采取公开市场政策,即将债务购买推向公开市场;这些债务也应当包含主权债务。”

福克尔·维兰,专业咨询顾问

“鉴于当前暴跌的国际油价,推行宽松政策并不是必要的。欧洲央行不应当只看到通缩的危险,同时也应当回顾一下,过去央行在购买主权债务的时候,对各国政府造成的额外刺激,从而推迟必要的结构改革。”

责任编辑:李晽
欧债 欧债危机 德国 德国经济 QE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

“以色列精心策划俩月,但严重低估了伊朗反应”

美国胁迫下,阿斯麦CEO最新涉华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