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欧洲到了挣脱美国霸权,拥抱“中国世纪”的时刻

来源:参考消息等

2017-06-22 10:50

“中国世纪”又到了?继诺奖得主施蒂格利茨2015年提出“中国世纪从2015年起”后,有关“中国世纪”的问题便不断被外媒讨论。

据参考消息报道,德国《焦点》周刊网站6月18日又发了一篇此类文章——亚历山大·格拉赫的《中国世纪》。文章称,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口号事实上终结了美国的主导地位,现在,中国已经踏入美国空出来的位置,“中国世纪”正在开启。

为什么该讨论不断出现?英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马丁·雅克曾指出,原因很简单——中国在持续崛起。马丁·雅克表示,西方对中国看上去“忽冷忽热”。总体上说,西方人更倾向于谈论中国存在的各种问题;然而,西方也时不时地意识到,中国正在迅速发展,变得越来越强大,然后就有了这么多有关“中国世纪”的讨论。

《中国世纪》一文指出,特朗普带领美国持续走向孤立,因此让中国成为世界舞台上的头号选手。特朗普上台后的首批行动包括埋葬耗时多年时间逐步达成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该协定旨在创造一个美国领导下的、包括亚洲国家在内的无壁垒新经济区。

文章称,特朗普从未理解这一意图以及该协定的可能影响。在去年的竞选过程中,他不遗余力地批评中国人,甚至指责说气候变化是中国人的恶意发明。退出TPP后,他现在又把竞选中承诺的退出巴黎气候协定付诸实施。这样一来,特朗普就两次给美国造成了巨大损失,使他的国家孤立于自己的伙伴。

文章称,这一国际政坛上的此消彼长再次提出了制度优越性的问题。当年随着苏联的解体和西方在冷战中取得胜利,这一问题原本已经有了答案。但时局变化,今非昔比:“当年美国曾经打造了坚固的联盟堡垒,军事基地遍及世界各个角落,而如今中国却积极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堤坝、公路、发电站--这些工程如果没有中国的巨大财力是无法实施的。这样的方式比军事手段更为聪明,在东西方对峙的冷战时期,军事措施常常会带来战争威胁。”

但是,这种做法影响力太小,因为世界上不仅有贸易。中国的做法可能在经济方面是有意义的,但迄今为止却没有世界观或者伦理道德的承诺。而只靠自己的话,欧洲是没有足够的魅力和政治影响力在新体制竞赛中去宣传开放世界和自由民主的。

文章称,在这种情况下,德国现在转向中国。两国很长时间以来就希望合作:投资,购买股权,收购。在柏林,人们将会想到必须利用各种可能性。两国相互是对方重要的贸易伙伴: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是德国在世界上最大的贸易伙伴。

中国是德国第二重要的投资者:2016年,以投资来源国标示的投资项目数量

此前,欧洲各国还对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太平洋世纪到来感到愤怒:在他的领导下,美国把目光投向亚太,而不再投向大西洋对面。欧洲曾认为自己处于失败地位。

文章称,现在,对欧盟来说,到了挣脱美国霸权、作为西方领导力量拥抱和塑造未来的历史时刻。

文章称,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口号事实上终结了美国的主导地位,并标志着美国统治时代的结束。现在,中国已经踏入美国空出来的位置,“中国世纪”正在开启。

延伸阅读:诺奖得主称2015年是“中国世纪元年”

1941年,美国《时代》周刊联合创办人亨利·卢斯发表了著名的《美国世纪》:“美国的经验是未来的关键,它将成为国际社会的领袖。”

74年后,美国《名利场》杂志发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施蒂格利茨撰写的《中国世纪》:“中国经济以拔得头筹之势进入2015年,并很可能长时间执此牛耳,即使不能永久保持。中国已回到它在人类历史上大多数时间里所占据的位置。”文章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和争论。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施蒂格利茨(资料图)

据新华网报道,施蒂格利茨的“中国世纪说”,主要依据是经济学家们推算中国经济规模在2014年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4年10月份发布报告称,按照购买力平价,当年中国经济规模将达17.6万亿美元,超过美国的17.4万亿美元。此前,世界银行也发布过类似的报告。

很多专家认为,“购买力平价法”并不科学,忽略了资本流动、贸易成本和非贸易壁垒、劳动力流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曾表示:“到目前为止,包括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组织的PPP研究仍被公认为属于研究、探索性质。所以用这种方法来衡量中国和美国的经济总量只具有参考价值。”

2015年会成为“中国世纪元年”吗?赞成者认为,除了中国GDP总量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已经赶上美国外,还有其他“类中国世纪”现象出现,比如倡导亚太自贸区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推行“一带一路”战略、主办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反对者则认为,近期中国经济增长“已经看到上限”,甚至称“好像不久中国时代就要结束似的”。

通常情况下,“世界第一”的称号总是让人陶醉,但中国网民却很淡定。2015年,新华社“新华全媒头条”曾以“世界将进入中国世纪,你怎么看?”为题,在新华网、腾讯网发起民意调查,有近10万网民参与。大多数网民对“中国世纪”说法审慎而冷静,人们更关心自身生活水平、中国未来如何发展等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网民普遍认可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并将原因归结于改革开放(51%)和抓住了全球化机遇(35%),但超过半数网民并不认同“中国世纪”已经到来的说法。的确,据世界银行最新统计,即便按照可能存在高估的购买力平价法,2013年中国国民人均收入也不到美国的四分之一。

“就目前而言,居民的富裕程度是中国与美国之间的主要差距,也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潜力和空间所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经济学教授舍福尔德对此表示。

英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马丁·雅克则表示赞同。他指出,现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达到这样一种阶段,以购买力平价来看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而且还在不断增长,尽管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仍然是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的3到4倍。一定程度上说,中国目前也许是世界最重要的经济体,而这也是我们谈论“中国世纪”的原因。有预测表明中的发展趋势仍将持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甚至预测,到2019年前后,中国经济规模将比美国经济高出20%。

马丁·雅克指出,有关“中国世纪”的讨论不断出现,原因很简单:中国在持续崛起。你可能知道,西方对中国看上去“忽冷忽热”。总体上说,西方人更倾向于谈论中国存在的各种问题;然而,西方也时不时地意识到,中国正在迅速发展,变得越来越强大,然后就有了这么多有关“中国世纪”的讨论。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灿荣2015年就此问题则表示,现在的中国不过是“1872年的美国”,当年美国GDP按购买力平价第一次超越英国,而世界进入“美国世纪”要到一战以后,因此,中国世纪的元年还远远没有到来。

责任编辑:马雪
德国 欧盟 特朗普 外媒看中国 外媒 中美关系 中德关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