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井义高:英国,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局外人”

来源:参考消息

2016-10-08 15:39

福井义高

福井义高作者

日本青山学院大学教授

6月23日,英国全民公投的结果偏离各国政治及经济领导人以及大媒体的预期或希望,英国公民选择了退出欧盟。无论是以何种形式,英国脱欧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与欧洲大陆国家不同,英国领导层中有不少人被称作“欧洲怀疑派”,对欧盟推进政治一体化持否定意见。这次全民公投中,尽管卡梅伦前政府是欧盟推进派,但执政党保守党多数国会议员赞成退出欧盟。梅首相虽然表示过支持留在欧盟,但据说以前也是欧洲怀疑派,对全民公投中留欧和脱欧双方的活动都刻意保持了距离。

丘吉尔之语被有意误导

看一下欧盟网站主页上的“历史”一栏,可以看出有关记述是从 1945 年开始的。其中写道:“欧盟是为了终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顶点的邻国间频繁血腥战争而成立的。”此外,这一栏在罗列截至今天的通史基础上,还单独介绍了“欧盟之父”。

文中提到,丘吉尔是最早倡议创立“欧洲合众国”的人之一。丘吉尔领导英国取得了对德战争的胜利,但却在之后的大选中失利。 1946 年他在苏黎世大学发表演讲称,为了实现欧洲重建,“我们必须建设一种欧洲合众国”。

这次公投中所反映出的脱欧民意看上去似乎与丘吉尔所希望的欧洲合众国的理想背离。然而,欧盟引用的丘吉尔的演讲内容只能说是一种有意误导。

根据《泰晤士报》1946年9月的报道,丘吉尔在演讲中除了欧盟网页引用的内容之外,还明确表示英国不包含在欧洲之内。他表示:“重振欧洲家庭的第一步是法国和德国必须合作。只有实现这一点,法国才能恢复欧洲的道德和文化领导力。”

丘吉尔还说:“英国、英联邦、强大的美国以及苏俄,应该是新欧洲的朋友和支持者,必须拥护新欧洲生存的权利。”总之,大英帝国与美苏一样,都只是欧洲合众国的赞助者。

然而,在大英帝国决定性衰落的上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政府寻求加入欧共体,但遇到了一个障碍,就是与丘吉尔齐名的二战英雄、法国总统戴高乐。

戴高乐的夙愿,便是让欧洲重新崛起为能够对抗掌管战后世界秩序的美苏超级大国的独立经济政治区,断然不能接受作为美国“特洛伊木马”的英国参加。虽说如此,在英国不属于欧洲、欧洲一体化由法国主导这一点上,丘吉尔和戴高乐的认识是一致的。

在确定脱欧的这次投票中,相对于年轻一代超过半数支持留欧,老人大多是脱欧派。但就此认为年轻人心态积极,老年人心态消极也不准确。从精英主导的推进中央集权的欧盟现状来看,无论老幼,似乎只有脱欧派才算继承了丘吉尔的本意。

戴高乐死后的1973年,英国总算被批准加入欧共体。那之后,与这次一样,英国于 1975 年就是否留在欧共体进行了公投。由于政府专门强调促进贸易等经济益处,公投结果与这次不同,当时三分之二的英国公民赞成留欧。也就是说,当时曾经支持欧盟前身欧共体的年轻人们,在积累人生经验,成为老年人后,在今年的全民公投中对欧盟说了不。

德俄联合将是“最大威胁”

上述欧盟主页的历史一栏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的。然而,不能忘记的是,欧洲一体化的步伐在那之前便已经开始了。先不说神圣罗马帝国等民族国家出现以前的事情,在惨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对欧洲合作的意愿就增强了。

在这种背景下,父亲是奥地利贵族、母亲是日本人,在东京长大的无名青年发起的“泛欧”运动在欧洲成为一股很大的潮流。他的名字叫理查德·康登霍维·凯勒奇。

理查德·尼古拉斯·冯·康登霍维-凯勒奇

康登霍维在1923年出版的《泛欧论》中先于丘吉尔指出:“朝着泛欧方向努力的终点是效仿美利坚合众国设立欧洲合众国。共同建设泛欧洲的坚定目标是泛欧联合。”

康登霍维严厉批评欧洲各国的民族主义。然而,与主导欧盟的当代政治精英不同,他并不否定民族概念本身。他积极肯定作为以文化为友的“精神共同体”、而非“血缘共同体”的欧洲民族。

康登霍维拒绝外部介入“从葡萄牙到波兰的和平与自由统一世界”。他表示:“无论西方(美国),还是东方(苏俄),都不能拯救欧洲。苏俄要征服欧洲,而美国则是要买下欧洲。”

与丘吉尔一样,康登霍维的欧洲合众国构想都没有将大英帝国包含进去。他在强调保护欧洲免受共产俄国侵略的重要性的同时,认为泛欧绝不是反英,甚至称英语适合作为泛欧的共同语言。

此外,他并不否定将来大英帝国崩溃时让英国加入泛欧洲,但也指出,如果是那种情况,在语言、血缘和文化上与北美相通的英国更可能与大西洋彼岸联合,而不是多佛尔海峡对面。

康登霍维既是理想主义者,也是现实主义者。他将在德国国内得到很多支持的德俄联合视为“欧洲未来最大的威胁”。他说,如果莱茵河成为东部边界,“剩余的欧洲将成为依赖盎格兽一撒克逊保护的躯壳,泛欧理念将被永远埋葬”。

他还说,“实现欧洲合众国的最大障碍是泛欧洲两个人口大国德国和法国千年来的竞争关系”。因此,康登霍维认为德法对立的获利者将是苏俄,那将会让德国倒向苏俄一方,法国应停止利用战胜国立场压迫德国,为实现泛欧洲进行德法联合。

实际上,即使在今夭,德国保守派要求与俄罗斯合作的声音仍不绝于耳。无论今天还是过去,掌握欧洲稳定关键的是法德关系,英国只是配角。而且还有巨大邻国俄罗斯的潜在影响力。近一个世纪之前康登霍维撰写的《泛欧论》今天读来仍具有价值。

英国“欧洲怀疑论”是传统

对于康登霍维的泛欧运动,很多名人表示了赞同。当时欧州政界巨子、曾任法国总理和外长的阿里斯蒂德·白里安不仅是运动的强烈支持者,而且还积极付诸行动。

白里安

1929 年的国际联盟大会上,白里安表示,他正在积极参与某种“宣传”(泛欧运动), “欧洲各国国民必须存在某种联合关系”。受到该演讲的影响,欧洲各国代表表示赞成白里安的构想,要求筹备具体实施构想的文件。

丘吉尔此时也赞赏白里安筹建欧洲联合的尝试,表示:“我们虽然也处在欧洲,但不是一部分。我们相连,但不包含其中。我们必须建设一种欧洲合众国。英国、英联邦、强大的美国必须是新欧洲的朋友和支持者。”这与他二战后在苏黎世大学的演讲完全相同。

1930年,法国政府正式向国际联盟提交了欧洲联合体制组织备忘录。备忘录指出,欧洲的政治合作并非基于统一,而是基于联合,尊重各国的独立和主权,但也提出了设立像今天欧盟那样的联盟机构的必要性。其中就提议设立由各国代表组成的专门领导机构“欧洲议会”、常设执行机构“欧洲委员会”以及掌管具体事务的“秘书处”。

对于该备忘录,英国政府在正式回复中,赞成欧洲各国在经济领域更加紧密地合作,但要求其不能排斥欧洲以外国家。此外,对于提议设立的专门机构,英国认为那是多此一举,对法国提议的加强欧洲各国关系,英国主张在现有国际联盟框架内进行。英国对法国主导的欧洲政治一体化的怀疑并非始自今日,而是一种传统。

然而,在该文件发表之时,白里安和其对手也是好伙伴的德国外长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主导的法德联合所支撑起来的上世纪 20 年代的欧洲政治稳定正在逐渐远去。施特雷泽曼 1929年10月在任内突然死亡,那之后发生了美国股市崩盘以及全球大萧条,不只是欧洲,全世界都迎来了大动乱时代。白里安也于1932年去世。

因此,欧洲一体化的尝试一度遭遇挫折,直到二战以后才重新得到推进。

责任编辑:周顺子
欧洲一体化 脱欧 欧洲统一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明年开工!越南总理:确保中越铁路顺利对接

“若我们曾抱一丝幻想,中国半导体发展不会如此迅猛”

《心智对话》直播:世界科创的旧中心与新势力

12年造20公里,这条日本承建的越南地铁终于投运

沙利文放话:特朗普跟中国谈不成“大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