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核网:从《黑豹》看漫威的生意经

来源:机核网

2018-03-14 07:37

机核网

机核网作者

不止是游戏

(文章作者为机核网用户王写写)

作为一名落伍的美漫迷,以前写超级英雄电影,总喜欢将影片中的情节也好、角色也好、还是各种隐藏彩蛋也好,拿来与漫画原著做比较。如今,我越来越发现,如果还想说出点漫威电影中有营养的东西来,反而需要刻意规避一下原著了。现在再去挖一些漫画的东西放到电影里来说,除非给路人粉做下科普,或者在非美漫迷面前装下逼,意义已经不大。所以这篇文章我应该不会讲太多漫画的东西。

那就干脆将讨论范围扩大些吧(这就是为什么写飞了的原因……)

一、传统类型电影危机四伏

MCU建立之后,超级英雄电影开始迅速侵占传统商业片空间。许多传统的类型娱乐片都面临着边缘化的危险。当人们趋之若鹜地追逐《美国队长》、《钢铁侠》、《蝙蝠侠》的新作时,已经没人会去关心谁能接班施瓦辛格、史泰龙、布鲁斯·威利斯这些老牌动作明星了。

传统动作电影基本宣告死亡,新式动作片也发展缓慢。在MCU建立的前夕,我们还能看到《谍影重重3》、《300勇士》、《赶尽杀绝》、《热血警探》、《改朝换代》等各式各样的动作片。以《谍影重重》系列为首的新式特工电影成为大家热衷的题材。而不甘落后的老牌系列——007也迎来了丹尼尔·克雷格的时代——首部《皇家赌场》相当成功。与此同时,开发缓慢的《碟中谍》系列也快马加鞭上了第三集。

此时,动作片还在摸索21世纪更丰富更善变的观众口味。似乎人们已经对满身肌肉,不苟言笑的硬汉厌烦了(巨石强森是个例外!)。所以诸如马特·达蒙、杰森·斯坦森等人塑造的银幕动作英雄,都是身材适中,动作灵活,性格独特,散发神秘气息的人物。市场表现证明,观众的确也更喜爱他们。

除此之外,动作电影开始融合其他类型元素。比如《热血警探》就结合了探案喜剧,《改朝换代》则是反恐加政治惊悚,《赶尽杀绝》也有喜剧和冒险元素。这些尝试有时还是挺成功的。

但是在《钢铁侠》之后,确切的说,是在MCU确立局面之时(《美国队长》、《雷神》、乃至《复仇者联盟》),传统动作电影再也没有喘息的机会,老派的动作明星们被新一代超级英雄打得落花流水。从2008年开始,以动作为首要属性的类型片项目急剧减少。这十年间,能让人们值得回味的动作片,还不及90年代随便一年的同类电影产量。

所以《王牌特工》是非常值得我们去珍惜的——虽然它也是漫画改编,其发行商还是漫威的子公司 Icon Comics。

《钢铁侠》

与动作片一同受到排挤的,是大制作的科幻电影。无论是赛博朋克,还是太空史诗,传统科幻片的立项数量也在极具缩减。科幻电影一方面大规模与超级英雄电影进行融合,一方面开始进行中小成本独立制作的改良之路。除非你是曾经风靡一时的科幻系列,或者也是通过动漫改编,否则大制片公司一定会斟酌再三——这种项目太烧钱了,且超级英雄电影已经满足了大众对科幻的基本需求(当然,资深科幻迷肯定瞧不起漫画电影中那些幼稚的设定)。

当下,除了《星球大战》这样的支柱产品过得比较滋润,其他作品都开发得很纠结。像《异形》系列一直在挣扎中前行,《银翼杀手2049》口碑再好,票房还是扑街的,重启后的《星际迷航》也是深一脚浅一脚。MCU之前,我们能看到大量诸如《人类之子》、《我是传奇》这样底子不错,娱乐性也颇高的佳作。

现在,更多的大型原创科幻要么票房口碑双败,要么压根就无人问津,反而像《源代码》这样的中小成本频频出现。因此,《星际穿越》、《火星救援》这些投资规模较高,又保持极高原创性的科幻佳作,值得所有人铭记。

在主流电影领域,超级英雄对科幻和动作两大类型片的侵蚀,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得多,这其中又以漫威电影宇宙为代表。它就像一头庞然巨兽,吞噬着许多传统类型片的生存空间。对于产业来说,这种情形自然称不上光明,它极可能限制未来大片的多样性。

《黑豹》的出现,再次佐证了这一趋势。不同于以前单纯的漫威作品,这是一部语境极其复杂的电影。因为它不仅再次证明漫威“陌生化”创作思路的成功,同时还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肤色问题。

二、与众不同的漫威作品

《黑豹》远不是漫威质量最好的作品,然而它确实相当独特。因为之前刚刚写过奥斯卡,所以我绝对不会再用那四个字了。但是要深入讨论这部电影,实在也绕不开那个问题。无论如何,这部电影,极有可能成为学术界探讨主流电影与大众文化关系的一个重要例子。

作为漫威的第18部电影,又是MCU十周年的首部“献礼片”,《黑豹》成功地掀起了今年第一波全球票房热题。按理说,一个大的系列拍到第18部,还能引起热议的少之又少(当然是“宇宙”概念的功劳)。而《黑豹》不仅在北美口碑票房双爆,全球的表现力也很强劲。虽然本片在国内评价不好。

漫威现在已经是玩儿着做生意了,基本达到了怎么拍怎么赚,怎么拍都受欢迎的境界。即使不算上收购福克斯,好莱坞的许多顶尖资源已经集中在了迪士尼手上(心疼DC三秒钟)。每年,迪士尼漫威都会贡献出两到三部足以掀起全球性热潮的电影。今年因为有大事件《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本来体量较小的《黑豹》不算万众瞩目。但是从市场反馈来看,MCU十周年庆典已经成功了一半。

《黑豹》在漫威版图中的另类特性,体现于其不同以往的叙事风格和人物自带的天然话题性上。本质上,影片是对《雷神》的一次翻新。在摒弃了对叙事毫无意义的插科打诨之后,《黑豹》在漫威宇宙里难得地严肃了一回——片中的笑点一只手就数的过来。

《雷神》前两部是对莎士比亚戏剧的肤浅模仿,第三部则彻底摆脱了这一属性,成为纯粹的幻想喜剧。结果,我们很快便看到了莎翁元素在《黑豹》中的重现。本片可以简单理解为《哈姆雷特》的变体版,只不过,这次背负仇恨的是反派艾瑞克。导演瑞恩·库格勒之前也坦诚自己非常喜爱《狮子王》,这部经典动画的故事蓝本,自不必说了。

这次《黑豹》对莎翁元素的使用比《雷神》要认真许多,片中不少地方亦彰显了对其的解构:杀死兄弟的是主角的父亲,一心复仇的则成为反派。在《哈姆雷特》中,复仇是一种夺回权利的正当手段,本片的仇恨则异化了艾瑞克,终令其自生自灭。不光是《哈姆雷特》,在特查拉被堂兄弟篡权之后的段落,也与莎翁的《暴风雨》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宫廷政变和结尾内战的零星几个桥段,均有《科里奥兰纳斯》和《麦克白》的影子。

减少了不必要的笑料之后,《黑豹》的正剧范儿非常明显。我隐约感觉到漫威在开发新的单人系列时,正逐渐对导演放权。本片可以看到瑞恩·库格勒自身经历的影子,比如他的家乡奥克兰,就是片中发生谋杀事件的地方。而整体风格基调的确立,应该也是听取了导演的建议。这也许会是一件好事,毕竟对于同时开发多个项目的公司来说,完全掌控所有细节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时也可能让漫威的风格更加多样化,操作起来更灵活。但是,我相信在《复仇者联盟》这样的重要作品上,漫威还是要严格监管的。

三、创作模式的沿袭与发展

影片与《蚁人》和《银河护卫队》一样,采取陌生化创作的策略。这便涉及到本文第一部分对传统类型片重组的话题了。以前,我们更多看到的是漫威电影对动作与科幻/奇幻的结合。此外,《美国队长2》加入了政治惊悚/谍战元素,《蚁人》是对偷盗犯罪片的一次致敬,《银河护卫队》则具备B级片趣味。这次的《黑豹》,更是美黑文化与非洲未来主义的精致结合。漫威的类型/题材融合能力,可谓独步天下。

故事开场,便用几个镜头交代了92年美国黑人街区的普遍景观。随即,当视角转移到瓦坎达后,我们看到了一个具有鲜明非洲文化特征,同时又带着浓浓黄金时代科幻色彩的国家。这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图景,给人一种奇妙而分裂的感觉。

瓦坎达因为天赐陨石,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如果说当今的世界格局是“一超多强”,那么在MCU里,这个“超”一定指的是瓦坎达。这就像玩《文明》系列,别的势力还处于文艺复兴时期,你的国家却早就进入到了原子时代。要我说,瓦坎达已经不属于地球了。

在《复联3》的预告片里,我们能看到特查拉组织起一只庞大的军队,带着颓废的美队和冬兵准备与灭霸斗法,这个情节现在看来是非常合理有效的。假如以后遇到了斯库鲁族或克里人全面入侵,应该不用指望希阿帝国介入,瓦坎达带着复联就能解决了。

《复仇者3:无限战争》

言归正传。忽略这种粗线条的背景设定,《黑豹》中的景观呈现已经没办法切不中美国人的G点了。片中一些场景的黑人街头文化,哪怕只出现短短几分钟,都能立刻大幅增强观众的亲切感。而对瓦坎达的展示,则又满足了西方对异邦的全新畅想。何况这还是一个高科技国家,简直是对白人科幻的一次革命!你可以指责这种略微后殖民主义意味的虚妄幻想,却无法否定其将影片上升至一种文化现象的推动作用。再考虑到美国现在的全新种族问题,至少黑人们已经惊叫连连了。

此外,它感染的还有非洲观众。影片的配乐、服饰、纹身、甚至口音,都带有强烈的非洲特征。可见,这次好莱坞用擅长的超级英雄题材,再加上阿非利加的民族图腾,以及完美的视觉影像,对第三世界进行了又一次的彻底文化征服。

《黑豹》的奇观不再是多么逼真的电脑特效,多么激烈的动作场面,而是由角色本身的天赐属性所带来的奇特图景。我们以前在主流商业片里几乎见不到善良仁慈的黑人国王,更多的是像《末代独裁》、《战争之王》那样的军阀和暴君。而黑人超级英雄也比较稀有,也就《全民超人汉考克》、《黑衣人》和《刀锋战士》能保留在人们的脑海中,其中威尔·史密斯贡献巨大,《刀锋战士》却难说在主流领域形成了什么气候,更多是以亚文化的姿态存在(拜托,哈莉·贝瑞的《猫女》就别提了)。

特查拉的横空出世改变了这一面貌,这是陌生化创作策略的效果。所以我说漫威很会做电影生意。他们在开发《黑豹》时,头脑一定是极其理智的。他们知道本片将赶上社会热点,也知道一味地迎合会带来什么后果。所以漫威并未赋予影片更多的现实性,反而通过空想式的奇观营造,欲盖弥彰地去折射现实,唤醒观众脑中的联想。太聪明了。

四、漫威的生意经

对于财大气粗,屡战屡胜的漫威来说,“全黑电影”不好卖这种小问题,他们根本不会放在心上。以前我们总诟病漫威电影的套路化和同质化,可我们也要想到,漫威肯定比谁都明白自己的产业版图要如何发展,他们这种模式的弊端,他们自己也一定最清楚。

这并不代表漫威在开发了20部电影后,仍然能统治全球。漫威现在当然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我认为,他们还远未到强弩之末的地步。无论是嗤之以鼻的评论家,还是忧心忡忡的粉丝,都没必要担心漫威有过气的可能。

漫威电影成功的关键,在于他们的宏观运作上。在他们现在的商业策略中,一部电影的失败没什么问题,两部电影的失败也是可以接受的。这基于他们的开发节奏、题材的选择、对超级英雄概念的深入研究,以及各种周边产业的有力支持。这些都是他们做生意的门道。

为什么每年漫威要推出两到三部电影,而不是更多或更少?因为这关乎如何让观众的饱腹感与饥渴感维持在一个微妙的平衡点上。这种数量的安排和档期的选择,经过几年的实践和市场反馈之后,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效的。

MCU刚刚建立之时,漫威还没有深谙此道,或者说,他们还在调整策略。08年我们迎来了《钢铁侠》和《无敌浩克》,09年却一部电影都没有,当然,这一年他们在轰炸式营销。2010年,我们只看到一部《钢铁侠2》,影片的反响稍稍不如预期,随后漫威更加疯狂营销。2011年,漫威电影宇宙的概念已经很明朗了,《雷神》和《美国队长》的质量都不尽人意,当时就有人高喊漫威快完蛋了。而漫威自己呢?坐怀不乱,相当沉得住气。在他们眼里,这两部电影成为炮灰没有一丁点儿关系,当时他们已经建立了清晰的思路和充足的自信。

于是,2012年的《复仇者联盟》,引爆全球,帝国崛起。

2012年有了这一部现象级电影,漫威深知没有必要乘胜追击。他们以胜利者的姿态,笑傲年度票房。是的,只需要这一部电影。而这部电影的成功,又离不开前面三年的铺垫。人们这才意识到,每一部电影都对漫威的布局至关重要,哪怕那些已经成为炮灰的作品。

从13年开始,漫威稳定一年输出两作,无论影片的市场反响如何,都改变不了他们的节奏。13年的《雷神2》和《钢铁侠3》有些疲软?没关系,14年的《美国队长2》和《银河护卫队》双双引爆票房口碑。15年的《复仇者联盟2》有些差劲?没事儿,年底送给你一部小巧精致的《蚁人》稍加抚慰。

当看到华纳DC迎头追击、福克斯的“X战警”宇宙开发得越来越好之时,漫威只需来年稍稍调整下策略,便能再次放心。2016年有《蝙蝠侠大战超人》和《自杀小队》?那《美国队长3》就升级成复联2.5版吧。年底还有《奇异博士》托底,人气偶像卷福领衔出演,不用担心。2017年有《正义联盟》?啊看来阵仗挺大,那咱就跟半死不活的索尼联手,推出三部电影吧(《银河护卫队2》、《蜘蛛侠:英雄归来》和《雷神3》)。2018年有《复联3》,谁也打不过咱了。不过为了拉开与DC的差距,可以考虑每年三部电影。

至于X战警宇宙怎么办?直接把福克斯买了吧(笑)。

迪士尼·福克斯

漫威不是不知道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性。之前他们确实有些保守,只敢在边边角角做出些改良,大的基调是死守不变的。而现在《黑豹》的出现,恰恰是一次难以错过的机会:黑人群像、闭关锁国,宫廷政变……漫画原著天然赋予的趣味故事一一击中了现实。黑人群像自不必说,瓦坎达的闭关锁国难道不是对隔离墙的影射吗?而宫廷政变更是引起人们对政治动荡的遐想。真是天赐良机!正好借此机会探索一下MCU更多的可能性。

无论影片本身好看与否,我很肯定《黑豹》对这些如此刺激的现实议题的处理方式。影片绝不可能偏离漫威宇宙的既定方向,更不可能像《守望者》那样做得太硬核,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但同时影片又大踏步区别开了漫威以往作品的调性。本片没有完全规避这些富有争议的话题,当然你片子里全是黑人角色,想规避估计也很难,然而也并未直接了当地去探讨它们。

《黑豹》的做法是:将这些争议问题置于安全的漫画世界中,只对现实进行一下暧昧的轻触,余下的思考则完全交给了善于脑补的观众,仅此而已。本片在叙事层面的严肃态度和相当克制的动作戏就是最好的暗示。它不再用笑料与打斗去消解文本,反而通过非常正经的对白与故事,去引导你思考一些绝对能联想到的问题。

这其中,还包括唤醒美国人对历史上《黑豹》漫画与“黑豹党”的记忆。黑豹最初作为《神奇四侠》的一员于1966年7月登场,当然有蹭热点的嫌疑。因为1966年是黑人运动由“民主权力”转为“黑人权力”的关键年份。漫画发行三个月后,黑豹党在加州奥克兰成立。注意到没有?不仅是导演的家乡,还是影片中提恰卡杀死亲王弟弟的地方。

这难道只是一种巧合吗?我更相信是给熟知历史的人进行疯狂暗示。不过以前的漫威可不喜欢这样的巧合,曾一度把黑豹“Black Panther”改成了“Black Leopard”。

黑豹党

你可以说这是漫威或者好莱坞一贯的套路。但在我看来,这次抖机灵抖得真是相当高级。再说一遍,漫威真的太聪明了!

五、对黑人银幕形象的改造

美国电影中的黑人形象很多,黑人英雄也不是没有。《黑豹》借助漫画的谐趣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作为天然优势,对黑人的银幕形象进行了一次改良。

这样做的好处,首先当然是丰富MCU的角色图谱。在美国队长、钢铁侠等元老级人物相继失去新鲜感后,黑豹有实力继承他们的衣钵。从世界观来看,瓦坎达的振金是漫威电影宇宙极其关键的麦格芬(另一个是无限宝石)。从观众角度来说,黑豹的肤色就是他的优势。

另一个有实力继承衣钵的,是2019年将上映的《惊奇队长》卡萝·丹佛斯——当然是因为她的性别优势咯。从最近漫画发行上的铺垫就可以看出些许端倪。有了黑人,有了女性,MCU以后会不会更加受人欢迎呢?

惊奇队长

特查拉不同于我们以往看到的《黑衣人》和《刀锋战士》。他没有什么阴暗的身世背景,也并不草根。他是天生的贵族,是王位的继承者。虽然在电影中,他的成长曲线非常干瘪,但是我们最后仍能看到其改革国家的决心。也算是由一个稍显懦弱犹豫的王子,蜕变成了一个睿智的国王。

在美国本土的观影者中,有四分之一的观众是黑人。但是一直以来,黑人银幕形象一直处于失语的状态。他们不断地被异化、丑化或刻意回避,比如《一个国家的诞生》。当然,这其中也有以《汤姆叔叔的小屋》和《乱世佳人》为代表的正面黑人形象,然而其局限性也很大,基本都是以善良黑奴的身份参与到故事中。

二战之后,随着民主进程的推动,黑人的银幕形象渐渐得到确立。20世纪中叶开始,银幕上出现了品行善良、具有坚韧性格和独立意识的黑人角色,比如著名的《猜猜谁来吃晚餐》,主演西德尼·波埃特是值得大书特书的现象级黑人演员,曾拿过奥斯卡奖。

西德尼·波埃特

当种族主义问题得到缓解之后,更多的黑人演员进入到好莱坞,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比如丹泽尔·华盛顿和塞缪尔·杰克逊。其中威尔·史密斯为黑人电影文化做出了许多贡献。他卖座的《绝地战警》系列、《黑衣人》系列、《独立日》《机械公敌》和《我是传奇》等片,风靡全球,并树立了非常鲜明的黑人美学,比如嘻哈服饰和黑人特有的说话风格。

这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对黑人符号化的刻板印象。比如出身草根,崇尚街头文化,话痨,观点激进,随意率性,甚至脏乱差的居住环境。另外许多银幕塑造的具有反抗意识的黑人角色,常常是通过友善白人的帮助,才达成了目标。即便到了90年代的《黑衣人》,还依稀能看到这种创作惯性——如果没有白人探员K的推荐,J又如何能够加入黑衣人?

所以说《黑豹》的出现,往大了说,确实是一次对黑人银幕形象的更新。要说他是电影史上首位黑人英雄,那肯定是不准确的。但是他对黑人英雄的定义,可以说进行了升华与延展。当然,其中也有些时势造英雄的意味。

对于特查拉与以往黑人英雄的不同点,前文已经提到,不再赘述。除此之外,结尾的第一个彩蛋,也揭示出了特查拉比以往黑人英雄更受欢迎的原因:当他宣布不再实行闭关政策,全面实行改革开放,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后,底下的白人记者却反问道:一个全是农民的国家,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听到这个问题,特查拉眼神中包含的东西相当耐人寻味:既有对自己身为非洲人,身为一国之君的自豪,也有对愚昧无知的白人报以嘲笑和同情,更有对落后纷乱之世界的不满与怜爱。这颗糖,真是发到黑人心坎儿里了!

也因此,马丁·弗瑞曼扮演的罗斯探员,在叙事结构中虽然看似鸡肋(在漫画中是常驻人物,这里只论电影),却对影片刻意表面回避又在背后疯狂暗示的主题,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罗斯探员脊椎被打穿之后,是拥有高科技的黑人国度拯救了他。而他在康复之后,几乎完全变成了马可·波罗式的人物。按常理来说,这种外来者的主要功能,是起到一个引领观众走进异世界的代入视角,类似于导游。但本片中的罗斯探员完全不是这样,因为他在故事的后半段才出现,而我们之前已经通过镜头对瓦坎达有了比他更多的了解,我们反而能当他的导游。

那么罗斯探员,更多起到了嫁接黑白两个世界的桥梁作用。这其实还是把重心放在某个四字话题上去了。

我首先要说一句,这部电影之所以在国内评价不好,当然是对于许多人来说,故事不够丰满,甚至动作戏偏少,更甚至于确实有些人不爱看黑人电影。客观来讲,影片的故事确实很温吞,但这并不是主创所关心的重点。《黑豹》的首要任务,就是以关联现实作为手段,引发议论,更好地丰富MCU的角色图谱,到时候《惊奇队长》肯定也会这么做(但是前面已经有《神奇女侠》了,漫威应该会来点儿不一样的东西)。

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影片在剧作上需要解决几个问题,比如克劳这个角色要如何抹去。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方式,基本不以提升可看性为优先,更像是为了有效地引发话题。

无论本片在国内评价多么差,抑或在国外评价多么好,背后都是这种剧作策略所造成的。不怪咱们评价低,因为没有那个语境,很难Get到点。

所以,影片首先在反派克劳上做了不少文章,这是为了解决MCU与漫画宇宙关联的历史遗留问题。在克劳身上,我们看到了白人的“恶”对黑人家园造成的伤害,这不仅暗示着种族矛盾,同时更暗示了殖民问题,也进而证明了瓦坎达的闭关政策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后面,我们却发现这个白人的“恶”是因为获得了黑人的帮助才成功,这是不是很有趣地对照了曾经黑人角色在白人帮助下反抗成功的现象?

但是克劳却被更大的反派,同时也是黑人的艾瑞克给枪毙了。随后,不仅瓦坎达迎来了奄奄一息的罗斯探员,特查拉还被自己的堂兄弟篡位成功。至此,观众们意识到种族和殖民问题不成立了,黑人自身也分立场冲突。但是,影片到这时已经完成了任务,因为他让你想起了这种问题。至此,这个全是黑人居民的异邦想象,就有了解构和颠覆的意味。而公主苏瑞称呼罗斯为“殖民者”,就不再仅仅是一句玩笑,更被赋予了一层后殖民时代的复杂深意。

最终结尾的大乱斗,则是在满足了观众对社会热点的一切脑补后,将所有深层次的立场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做法——将一切归结为仇恨,并用动作戏让观众放松心情。包括罗斯探员,都为特查拉夺回王位进行了一场生死攸关的战斗,差点儿让自己英勇就义。如此大义凛然地帮助黑人,自然也是在撩拨白人的G点咯。可是你要说这些处理对影片的趣味度和观赏性有什么提升?相当微弱。

所以,从主流美国社会舆论,流行文化现象等角度去胡乱聊聊本片,要比分析电影本身的质量有意思多了。不过,平庸之作就是平庸之作,什么也改变不了。

闪光灯真的很毁片呀

PS:一个科技超越时代,生产力冠绝全球的国家,还在实行君主制,而且还保留着部落社会结构!好惊人!

PPS:露皮塔·妮永奥片尾的战斗造型,差俩小辫儿就是哪吒了。

(本文原载机核网,观察者网获授权转载)

责任编辑:韩京霏
漫威 超级英雄 美国 电影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