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研:两岸是兄弟,外人不要掺和

来源:观察者网

2015-11-07 14:55

海焰

海焰作者

观察者网国际评论员

六十六年的阻隔,超过一分钟的握手,互相称一声“先生”。

2015年11月7日,备受瞩目的习马会在新加坡隆重上演。对于海峡两岸翘首期盼的同胞来说,这一天似乎来得有些晚,但这一天注定要到来。而对于关注海峡局势的国际社会来说,这一天尽管未必出自他们情愿,但也是他们所无法阻挡的。

就在几天前,习马会的消息甫一发布,自定位为既了解台湾又熟悉大陆的包道格先生讯即发文,开篇即定调,“此次具有突破意义的峰会将进一步巩固和平发展的趋势”,算是让此文有了价值。文章不惜笔墨逐一摘录国共两党以及民主党的立场观点,一个都不能少——资深政客平衡手腕的娴熟运用。值得点个赞的是结尾,从习马会说开去,点评中国近来纵横捭阖的对外行动,尽管醋意洋溢,也还算说句公道话,“中国外交会取得重大成就”。让人会心一笑的是文中多处提及岛内舆论生态,既显出包先生对岛情的熟捻,也流露出其对台媒“混淆视听能力”的心有余悸。让人心生不爽之处很多,最突出的是时时处处的美国老大心态。殊不想,连以不搞突袭为原则的马英九,为了这次会面都对华府搞了突袭,还看不懂自己在两岸直接互动中的局外地位么?

多少恩仇都在这一握中烟消云散

实现的是握手,推动的是历史

评论说,这是自1949年两岸分治66年来双方的领导人第一次握手。如果从国共两党的角度来说,这是跨越70年时空的历史一握。1945年10月,毛泽东应蒋介石之邀赴重庆谈判,这是国共两党领导人为了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一次历史性会晤。《新华日报》上发表了读者胡其瑞等四人的来信说:“毛先生来渝,证明了中共为和平、团结与民主而奋斗的诚意和决心。”历史上毛泽东和蒋介石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握手,就发生在这次谈判后蒋介石到机场送行的时候。遗憾的是,这一握,是分手。

倏忽三十余载,上世纪70年代末,两岸停止了敌对和炮击,开始人员交流往来。两党领导人会面再次进入了议事日程。这一次,是邓小平向老同学蒋经国发出了邀请。历史给了中华民族一个难得的机遇:彼时的两位领导人,都有两岸统一的坚定决心,都有控局的魄力和能力,都有为中华民族谋长久福祉的战略眼光,如果真的能实现会晤,历史真的可能……每每想到此,都禁不住顿足唏嘘!

历史再次垂青,又是三十多年之后。当下的两岸,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日的两岸关系,人员往来密度、经贸往来深度、相互依赖程度、实力对比差度……都是三十年前所无法想象的。这一次,又是中共主动伸出了手。让人击掌叫好的是,对岸的马英九先生终于在占据政治舞台的最后时分,勇敢地伸出了回应之手!这一握,不仅再次续写国共两党的合作史,重新描绘两岸关系的发展史,也将两位领导人载入了史册。

这其中的深刻意味和深远含义,岂是包道格先生之流,用领导人得分增加多少、与美博弈的砝码增重几分这样的尺度,所能衡量和理解的呢?

握住的是手,拉近的是心

有人说,外交的要义在于妥协。那达成妥协的要义,大概就是当面沟通了。古今中外,多少重大的历史时刻,就通过领导人的见面,想法的沟通,目光的对视,智慧的较量,改写了乾坤。当然这改写的乾坤里,有无数是因为见面失败,引致情势走向了恶化,但更多恐怕还是成功达成妥协,化误解为理解,化干戈为玉帛。远的不说,刚刚结束第八次访华的默克尔,在八年来与中方领导人的交流过程中,对华的认知和信任,变化了多少!

外交如此,“内交”见面之重要意义更不必赘言。跨越66年的时空,终于,两岸之间迎来了领导人当面交流的时刻。这些年,真是看够了彼此之间表错情会错义的隔空互动,本来就焦虑不安的岛内民众心态,在唯恐天下不乱的党争扭曲和颇具“混淆视听能力”的岛媒炒作下,更如惊弓之鸟,臆测大陆方面任何举动,都埋着变天的阴谋。所有的这一切,唯有见面,当面的沟通,才有望消融。见面时握手传递的温度,目光对视传递的宽容,同样的语言交谈时的言传意会,同根同源文化的放松亲近……只有在这时,才会懂得什么叫“相逢一笑泯恩仇”!什么叫“古今多少事,皆付笑谈中!”

习近平、马英九两位领导人现场挥手致意

写到此,不由地回想起多年前听一位老领导给一位外国政要讲两岸关系。对方上来先谈,夹叙夹议讲了好半天,大致就是表达对台湾民众安全的关切、对大陆提高军费的担忧、对两岸保持和平的希望,连波茨坦公告的国际法效力都谈到了,看来是做了精心准备。那位老领导一直笑眯眯地听。等对方说完,他没直接回应,而是慢悠悠地问:“你有兄弟姐妹么?”对方答,“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你们兄弟小时候打架吗?”“当然,曾经打破了头。”“但是相信你们彼此不会记仇,碰到外人欺负你们任何一个,兄弟都会团结对外,哪怕刚刚打破头。是不是这样?”对方点头。老领导顿了顿,然后说:“大陆和台湾,是兄弟。外人不必担心,也不要掺和。”

的确,兄弟之间血浓于水的情,外人怎么懂得?只有当双方忘了是兄弟,成为两方的时候,美国之流才能成为平等的甚至高出一等的第三方,拉拉这个,打打那个,纵横捭阖,好不得意。真等兄弟握手站在了一起,两方就成为“我们”,其他任何一方,美国也好,丑国也罢,都是外人。兄弟何时何地见面,见面谈什么,下一步怎么办,需要听外人的指示吗?外人因此高兴或不高兴,我们在乎吗?想不明白这点,就会犯包道格先生那样的错误,始终把自己摆在正中间,纠结着这次谁表现好谁不听话,算计着该怎么公开表态私下敲打,操碎了不该操的心。

伸出的是手,亮出的是胸襟

很多评论都在讨论,这次会面,能达成多少实质成果。马英九先生还有几个月在岗,自身在府内和党内的发言权都极有限,国民党的地位岌岌可危,下次大选胜数渺渺。大陆这边伸手的人,依然有当年小平先生的能力和气魄,这边回应的人,却只是经国蒋先生当年的门生。马英九此次决然前来,无论是为了感念蒋先先当年的教诲代行其遗愿,还是为了国民党的前途命运放手一搏,亦或为了与民进党的争斗再次国共联手,都带不来什么像样的伴手礼。握手之后,彼此相拥哪怕持续互动的前景恐怕无期。连包道格先生都预测,回去后民进党“十分清楚如何利用一切机会诋毁国民党领导层”。保不齐,回去后还有退步,甚至伴之恶言相向。有人担忧说,习主席亏了。

其实,对岸的种种局限和考量,会面的利弊得失,大陆这边不会想不到。但值得思量的恰恰就在于,一切都想到了,仍“纵千万人,吾往矣!”这一往,放下的是琐细顾虑和一时得失,担起的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共同心愿和长远福祉。当领导人放下小我,扛起大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时候,宽阔的胸襟里,怎会计较谁先伸手,是不是对等握手,自己得分几许得失多少呢?!在这样的胸襟面前,“符合‘对等尊严’、‘公开透明’、‘不涉政治前提’的原则下,我们乐见两岸之间有正常的交流”等所谓声明,显得多么苍白虚伪?上百万台商把工厂和家都搬到了大陆,岛内那么多年轻人连“小确幸”都握不住,整个台湾弥漫着无望气息的时候,倒想问问,这里的对等尊严,是民众的对等尊严,还是那些想当“总统”的政客想要的所谓对等尊严!同根生的兄弟,本不分你我,又何谈什么对等?谈对等的这些人,到底是自家兄弟,还是已然外人?

家和万事兴。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团圆在一起,共享和平安定的是家里所有的兄弟姐妹,兴旺的不仅是中国这个大家,还一定会惠及周边的众邻和所有希望安定繁荣的民众。无论这一握是标志着国共第三次合作,还是两岸领导人对话常态化的开端,都将为两岸同胞和平繁荣的未来奠定基础,开启新篇。

前路漫漫,我们不能给这一次握手加载太多过于乐观美好的期望。唯望这一次紧紧握住的手和亮出的开放胸襟,能唤醒更多政治人物放下小我主动参与两岸直接互动,能带动更多民众不再被党争舆情所迷惑裹挟。如果真能如此,那么,即使这一握未能改变当下,也必将改变未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小婷
习马会 习近平 马英九 两岸关系 两岸统一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结束

习近平将同马克龙和冯德莱恩举行三方会晤

“五一”近3亿人次出游,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

“美国首次暂停,以色列深感担忧”

习近平抵达巴黎开始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