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研:巴黎上演互掐,反正都是你们的错

来源:观察者网

2015-12-02 09:47

海焰

海焰作者

观察者网国际评论员

巴黎气候峰会终于拉开大幕,各路大佬云集。台上,元首们高调宣示节能减排事关地球存续人类存亡,宣布本国的自主减排承诺;台下,各国谈判代表们仍在进行着最后的讨价还价冲刺,千方百计让自己少减点儿,推着其他国家多摊点儿。大家差不多都抱着“同一个梦想”,即道义地位站得高高的,减排任务担得少少的。

为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互相指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内部彼此分歧,不同地区不同大小国家间也互相推诿,历史责任、经济责任、法律义务、安全利益……各种理由都搬出来。最理想的当然是最后一刻真的有些国家被威逼利诱着多担了责任,全球减排总量达标。如果谈判失败,那也是其他国家的错,不仅与己无关,恐怕还要跳起来严词声讨一下。如果不得已做了一些承诺,也大多盘算着以后做不做再说,6年前哥本哈根峰会上西方几个大国承诺的指标都还没完成呢。

每一次气候大会都是大佬云集,每一次也都是草草收场

谈判代表们基本上都持这么个立场,也有其苦衷。节能减排实在密切关联着经济增长、产业发育、就业指标、民生改善、竞争能力等等。真要勇猛承诺大幅减排,就必须减少用电量用水量用油量,改变用车住房的生活方式。对发达国家来说,家家都住独栋的房子、去个超市都要开车、日常生活用品全部超大包装、冬天在屋里穿短袖才算够暖、过圣诞就得砍棵圣诞树回家……这些已经从生活方式上升为一种流行文化,现在要为了未来的气候变化问题做出自我约束?哪个政府敢提这要求,那就把他们选下台!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工业化刚起步,企业们正摩拳擦掌扩大再生产呢,突然要大幅节能减排,这不是扼杀工业化进程么,凭什么你按照这个路子发展起来了就不让我发展?刚刚步入小康的中产阶级们从小看着美国电影长大,就盼着有一天也住洋房开豪车呢,好不容易奔到了这一步,突然又呼吁骑自行车,这不是扼杀对未来的美好梦想吗?凭什么你住着大房子反对我盖新楼?

所以,虽然各国政府都深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必要性紧迫性,懂得节能减排是“长痛不如短痛”的正确抉择,各地也有不少“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环保人士支持政府,但面对大多数人的反对和质疑,想到他们手中捏着的选票,政府代表们还是把到嘴边的减排承诺又咽下了。

就这样,气变问题成了大多数政府陷进去出不来的怪圈。一方面,通过大规模工业化通往现代化,现代化就是高楼大厦和汽车洋房,生产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两架马车,人们生活不断改善的标志是可以有更多的钱消费和享乐……这一切不仅被西方国家成功实践和广泛倡导,还被涂上了“以人为本”的神圣光环,成为后进国家无论出于何种理由都不得不追随的榜样。另一方面,紧紧逼近的气候变化问题,逼着各国要改变发展路径、约束民众的生活方式。习惯了所谓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民众会问,说好的以人为本呢?为了一个所谓的人类集体利益,为了地球的未来,改变我的生活削减我的待遇,不是以人为本啊。

西方倡导的模式和理念深刻地忽悠了民众,民众们按照这样的理念去生产生活,却制造了全球性问题,政府有责任去开展全球治理,却面临着民众喊着自己倡导的口号来抗议……“以己之矛攻己之盾”,这样的矛盾怪圈,注定无解。就像从哥本哈根峰会至今谈判了6年之久仍达不成协议一样,就像哥本哈根已经做出的承诺迄今仍远未兑现一样,理念指引的方向是向西,政策和行动却要求向东,即使被法律或道义逼迫着短暂东进,又能走多远、能有多少人跟随呢?即使有些国家当真去践行了,大多数国家不做,又能多少有益于问题的解决呢?再放眼看,这样的怪圈,又岂止气变问题一个?核问题、减贫问题、水资源保护问题……无数的全球治理新老问题,都陷入了挑战严峻、舆论紧逼、行动乏力的境地。

是时候重新思考西方那一套理念的正确性了。就拿“以人为本”这一理念来说,对于世人来说,就像苹果从树上往下掉一样自然。我们不会去想苹果如果离开地球这个范畴,就可能不往地下掉,而是在天上飘。我们也不会去想,离开政治和社会这个范畴,在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中,为了人类无尽的贪欲去过度攫取和破坏自然资源,而颠倒人是自然之子的定位,就不是以人为本,而是害人不浅。以人为本之正确,一定是相对于一定范畴而言的,把它极端化,扭曲成个人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再用之于指导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然导致错误甚至毁灭性的结果。这就是气候变暖等全球性问题出现并愈演愈烈的根源。用问题的根源去治理问题,实在是缘木求鱼。所以,尽管西方大国领导人调门很高,大媒体们叫嚷很凶,但心里真的以为能解决问题么?气候峰会实际上成了他们的秀场,道义上摆出高姿态,借机贬损压制下他国,忽悠一下全世界,仅此而已。真实的问题仍横亘在那里,把我们每一个人的未来都笼罩在其巨大的阴影之下。

人类在呼唤有效的全球治理,全球治理也在呼唤新的理念。是时候投向东方了,中华传统文化确实孕育了丰富的宝藏,中国也已经被推到了全球治理舞台的中央。《易经》首卦即说,“干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和太和,乃利贞”,简明辩证地指出了人与自然互相依存相生相长的关系。习总在巴黎气变峰会上也提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强调中华文明历来重视天人合一、尊重自然。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每个人都自觉摆正个人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约束过分的行为,再辅之以政府的约束政策和鼓励措施,才有望跳出矛盾的怪圈,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天时、地利皆备。我们敢不敢针对不同的全球治理难题,指出并透彻批驳西方的错误和虚伪?我们能不能从中华传统文化中不断提炼出与时俱进的新理念,给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我们会不会用简明易懂的语言向世界讲明白,善用各种渠道和舞台有效传出去?全球治理时代,给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回答好这些问题,也给我们提出了严峻挑战。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小婷
全球变暖 气候变暖 巴黎气候大会 气候大会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我们美国说要做的事,中国人已经做到了”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