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静仪:游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旧址

来源:观察者网

2018-04-06 09:16

韩静仪

韩静仪作者

留学伊朗,旅居澳大利亚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韩静仪】

第一次踏进美国驻伊朗大使馆旧址,竟是我来伊朗三年之后。2015年初抵德黑兰时,这里还不对外开放。敞开的栅栏,一间墨绿色的门房,一条蜿蜒着通向院内的车行道,高筑的围墙遮掩住一切关于美国的谎言和真相。

美国驻伊朗大使馆旧址墙上的反特朗普宣传画,上书“美国精英为有特朗普这样的总统感到羞耻。”(摄:韩静仪)

我与朋友曾几番造访这里,每每向门卫打听是否开门,他总是摆摆手:今天不行,改天吧。谁知这一改天,就改到了三年后。

今年1月底,我又来伊朗办事,本来都忘了这里,却又恰巧路过。远远就看到围墙上一行刺眼的波斯语大字“我们把美国踩在脚下”,大概是新粉刷的。而另一变化就是围墙中央多了一道正门,在主建筑前加开了行人通道。

新补色粉刷的标语“我们把美国踩在脚下”。(摄:韩静仪)

我兴致勃勃上前查看,发现这里早已被改造成Aban 13博物馆。Aban 13是伊朗阳历8月13日,相当于公元历的11月4日,也就是1979年人质危机发生的那一天。

从最开始被伊朗学生围堵、占领,到彻底被伊朗政府接管收回,再到伊朗科研人员闭门调查,已过去了近40年的时光。而就在特朗普屡屡发誓要撕毁伊核协议的这一敏感时刻,伊朗政府终于翻开这段旧历史,将这一被他们称作“间谍巢穴”的旧使馆公之于众。

不出所料,这里的门票和伊朗其他景点一样对外国人不怎么友好,外国人的票价是20万里亚尔(不到40元人民币),伊朗人票价仅为3万里亚尔(约5元)。我试着用波斯语与售票处的老人讨价还价,凭着这招我在大多数景点都能拿到和伊朗人一样的价格,但在这里却铩羽而归。

美国大使馆的正门与门票(摄:韩静仪)

“我是很想帮帮你,但旅游局对于外国人来这里参观可查得紧哩!”老人固执地摇摇头,“这儿一天也收不到几张门票,我最多只能按照学生票给你半价。”我很纳闷,美国大使馆是多少外国人梦寐以求的景点,自伊核协议签订以来,这几年来伊朗的外国游客猛增,“一带一路”更是推动了国人赴伊探秘的热潮,这种大热景点没人来着实奇怪。

老人也有些无奈,“是啊!没什么游客来!一天顶多十几个参观者到头啦!倒是伊朗人来得还比外国人要多些!”

这或许是宣传不力所致。美使馆旧址2016年11月才作为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但我却从没听到过任何相关消息,事后询问了几家专门接待外国人的德黑兰当地旅行社,他们也都一头雾水。

在对公众开放以前,美使馆旧址一直是伊朗的爱国教育基地,仅对学生等特定团体开放参观。我的朋友在德胡达(位于德黑兰的一家波斯语培训机构)上学时,学校曾特意组织学生前来参观。德胡达的学生几乎都是外国人,学校这样大张旗鼓组织参观的目的不言而喻。

使馆正门上斑驳不堪的白头鹰国徽(摄:韩静仪)

比我想象中的荒芜杂乱要好得太多,整个博物馆都被清理得很干净,几乎没有留下一点西方建筑的痕迹。如果还有什么能证明这里曾是辉煌一时的美国大使馆,恐怕仅剩下主楼入口正上方磨损得只剩下轮廓的白头鹰像。人质危机时,群情激昂的伊朗学生们风风火火杀至,将使馆团团围住,散发反美反国王的传单,焚烧美国国旗,使馆正门的美国国徽也未能幸免,被怒不可遏的学生用油漆泼上了巨大的红叉。

使馆内部却远不如外景整洁。除去几条专供游客行走的狭窄通道和几间展厅,其他地方要么是久未修缮,几乎用脚步声就能震到掉渣的水泥墙;要么是张贴着冰冷的“游客止步”,颇具年代感的旧门板。

满墙的伊朗旧报纸(摄:韩静仪)

一进使馆便看到铺满报纸的白墙,是人质危机次日的伊朗旧报纸,大致描写着学生们如何占领使馆,美国又如何蛮横无理插手伊朗内政云云的波斯语新闻。沿着画满巨幅反美漫画的楼梯旋转而上,刚到二楼楼梯口,我们立刻被一位瘦小的,戴着黑框眼镜的伊朗男子挥手截住。

他叫阿里,是这里的讲解员。他用流利的英语说可以为我们提供免费讲解,但要等他先吃完早饭。我和楼道里的自由女神画像合了张影,百无聊赖又自己四处走走看看。

整个二楼的房间全部开辟成展厅,右手边是使馆的一些陈旧设施,包括整个博物馆最大噱头之一的“保密会议室”,还有一些玻璃展柜,展出着当时的电报机、文件等。

其中一间展厅的墙面上挂满了烈士照片,我心想难道当年的人质危机也有伊朗学生被美国人杀害?凑近看文字才明白,这是当年占领过使馆的学生,后来又主动参加两伊战争,为国捐躯成了烈士,才在这里以兹纪念。

美使馆旧址中CIA为特工制造假护照的旧机器(摄:韩静仪)

展区的后半部分都是美国中情局(CIA)当年留下的老设备,如加密解密、文件传输以及为特工制作假护照身份的机器等等。我旁边的伊朗小两口看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原来还有这样的机器!”之类的感叹。

这些笨重老旧的机器唬一唬伊朗的善男信女或许还行,他们也许是真没想到,大使馆还能这么“玩”,但对我们这种看着美国特工大片儿长大的人来说实在算不上新鲜,对如今的伊朗而言,这些家伙也没有多少实际的研究价值,所以就留在这里发挥历史价值了吧。

阿里终于吃完早饭,用英语招呼我们去他办公室小坐。屋里弥漫着一股伊朗特色的烤馕香味儿,办公桌上散落着几本波斯语版的人质危机历史书。

同行人中有不会英语的,未等阿里开口,我便用波斯语跟他客套一番。他很惊讶,问我们为何要来这里,又有些犹豫着表示,“有些讲解词我不会用波斯语说,还是用英语比较方便,你可以之后翻译给他。”

这回轮到我惊讶了,是什么内容非得用英语讲解呢?转念一想,难道英文讲解词是指定好的,而服务伊朗游客的又是另一套波斯语讲解词吗?

阿里先问我们看没看过《逃离德黑兰》,我们点头如捣蒜。他简单为我们讲述了人质危机的起因经过,并一再重申,伊朗没有做任何对不起美国的事情,是美国首先插手伊朗和中东事务,为专制腐败的巴列维国王站台,还在1953年策划政变推翻了民选的摩萨台政府,又在伊斯兰革命爆发后以治病为由拒绝将巴列维国王引渡回国接受人民的审判,这才使得追随着革命精神的学生们“自发”围攻使馆,伊朗政府对这场行动并不知情。

在给我们讲解一张张“人质”照片时,阿里着重说道:“伊朗政府真的很善待人质,从一开始就释放了一批编外人员,如保安、厨师、清洁工等。至于其他的美国人,伊朗也好吃好喝好生招待了他们,没有让他们受任何苦。《逃离德黑兰》电影中的许多场景都是美国人捏造出来诋毁伊朗的。”

我问阿里,曾经囚禁人质的房间在哪里,是否可以带领我们参观。

阿里遗憾地摇摇头,“那里暂时还未对外开放。”

长约20分钟的导览很快结束,在我看来,所有的讲解词围绕着同一个主题:洗白伊朗被美国扭曲刻画的邪恶形象。

使馆建筑外围展览的反美宣传画(摄:韩静仪)

进入博物馆时我神色匆匆,倒忽略了门口两侧的宣传栏。两边张贴着数十张反美宣传画,画上还有二维码,扫描后可以下载高清图。我扫了扫,链接指向了一个叫做“打倒美国”的网站,这是一个有奖画作征集活动的主页。

网站标语是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最新指示:“今天,美国已不仅是我国的威胁,而是整个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威胁。”比赛名为第三届打倒美国国际大奖赛,一等奖获得者将赢得2500欧元或1亿里亚尔的奖励。

征集主题大致包括以下几类:为什么我们要打倒美国?美国为什么不可靠?美国的人权、美国支持恐怖主义、美国的伊斯兰恐惧潮流等等。

其中一幅宣传画,大意为“美国连小孩过家家打电话的内容都要窃听!”(摄:韩静仪)

前面说过,美使馆早就成了内部的爱国教育基地,其目的不言而喻,可如今改造成博物馆又是为了什么?展现伊朗清白的形象,向外国递出橄榄枝,让整个世界感受到伊朗和平向善的意愿?那为何这些宣传画作虽有事实基础,手法上却多少有些用力过猛的嫌疑呢?

思绪在历史与现实间穿梭,我的心情不免沉重。沿着使馆外墙东行,围墙上的那副骷髅自由女神像涂鸦依然夺目。虽然经过多年风吹日晒,画像的质地明显斑驳老旧了许多,但管理者的疏于补色似乎起到了“正面效果”:骷髅女神显得更加狰狞扭曲,仿佛在咧嘴嘲笑着每一个过往的路人。

美使馆外墙的骷髅自由女神像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陈轩甫
伊朗 大使馆 美国大使馆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