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远东:“适当的献血有利于身体健康”是舆论导向还是科学事实?

来源:企鹅媒体平台

2017-06-15 08:51

胡远东

胡远东作者

医学博士、主治医师

【6月14日是国际献血日,每到这一天,会有很多媒体、平台,宣传无偿献血,科普献血无害,今年也不例外。然而,也时常有宣传资料会说“适当的献血有利于身体健康”。这样的说法靠谱吗?】

很多文章和宣传会以“献血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有益身体健康”等等作为鼓励大家献血的理由。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以“献血、有益”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中进行检索,得到119篇文献,按相关度排列的前20位文章如下:

可见大部分是刊登在报纸上的个人意见和理论推导。按照现代医学的核心理念——循证医学的角度来看,这些文章的证据力度属于证据力度最低的一级。而且这些文章中列出的支持性证据都没有详细说明引用资料的原题、刊登时间和期刊名称等,也没有参考文献列表,意味着基本无法对原始材料进行查证。

不过详细搜索的话,还是可以找到几篇算得上“证据”的文章,比如《定期无偿献血对献血者血压血糖及血脂的影响》(2014年《中外医学》杂志)、《定期无偿献血对献血者血脂的影响》(2016年《大家健康》杂志)、《反复献血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2006年《医学检验与临床》杂志)。这些文章是否可信呢?

由于中文学术论文的质量严重参差不齐,具有一定可信度的中文临床研究文献至少应具备几个特点:刊登在较为权威(审稿较严格)的期刊,如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华”系列杂志及部分“中国”系列杂志上,研究对象数量较高(千人甚至万人以上,越多越好),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等实验设计。而上述几篇支持“献血有益”的文献,刊载的杂志知名度不算高,研究对象为40~180例,部分采用了随机和对照设计,限于篇幅,不再对其研究设计是否合理做进一步展开,读者可自行判断。

国外的研究情况如何呢?我们以“blood donation + benefit”(献血+益处)在国际医学论文库Pubmed中进行检索,可得到1325个结果,然而其中绝大部分文章属于下面3类:1、从公共卫生的角度讨论献血对社会的益处;2、献血者的动机等心理学调查;3、自身输血技术与异体输血技术的优势比较。

我们真正想要的“献血对于献血者本人在生理上的益处”的相关文献仅有寥寥数篇,比如这篇“Beneficial effects of blood donation on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oncentration and the oxidative potential of low density lipoprotein”(献血对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及低密度脂蛋白氧化能力的有益影响),刊登在2002年的动脉粥样硬化杂志(《Atherosclerosis》),研究者发现献血可通过影响机体铁水平对脂蛋白产生正面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这篇文章及其他英文文献,都只是提示献血对身体某些指标存有一定作用,然后间接推论出献血可能通过这些指标对健康产生有益影响,缺乏对重要终点事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死亡率、寿命等)的观察和长期性研究,我们认为其具备一定的证据力度,但仍然不是决定性的证据。

最后我们将搜索文献类型限定为综述,试图看看是否有前人对这一问题进行过总结,然而我们再次失望了,其实可以想见,本来相关研究就很少,自然也就不大可能有人对这些文章进行总结。这本身又提示了一种可能:绝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献血对身体有益”是一个研究价值较低的题目。

综上所述,从循证医学的角度看,有很少的低级别证据支持“献血对身体有益”,但没有高级别的证据证明这一点。无偿献血本身是一件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大好事,但在证据不足时过度夸大其对个体的生理学益处,是一种不科学不严谨的态度

(本文首发于企鹅媒体平台,作者企鹅号为“胡远东医学科普”)

责任编辑:李泠
献血 科学研究 学术论文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

种地要先交钱?官方再通报:镇党委副书记被免

习近平: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

驻美大使谢锋:中国不是雅典,也不是斯巴达

王毅会见柬埔寨首相洪玛奈:中国永远是最坚定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