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三号D卫星发射 可使天气预报有效时效延长2-3天

来源:澎湃新闻等

2017-11-15 07:51

据新华网11月15日报道,2017年11月15日2时3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D”气象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据澎湃新闻,风云三号D搭载的红外高光谱大气垂直探测仪,能极大提升对我国中长期数值天气预报的支撑能力,并将天气预报的有效时效延长2-3天。

11月15日2时3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D”气象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新华社/张宏伟 摄

“风云三号D”气象卫星装载10台套先进遥感仪器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副主任,风云三号极轨气象卫星工程地面应用系统总指挥张鹏介绍,风云三号D设计寿命5年,星上装载了10台套先进的遥感仪器,除了微波温度计、微波湿度计、微波成像仪、空间环境监测仪器包和全球导航卫星掩星探测仪等5台继承性仪器之外,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仪、近红外高光谱温室气体监测仪、广角极光成像仪、电离层光度计为全新研制、首次上星搭载,核心仪器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进行了大幅升级改进,性能显著提升。

其中,有四套“神器”全新研制、首次上星: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红外高光谱大气垂直探测仪、高光谱温室气体检测仪、广角极光成像仪和电离层光度计。

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为全球生态提供中国观测方案

风云三号系列卫星的核心仪器之一是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

这台仪器升级改进后可以媲美美国最新发射的联合极轨气象卫星的成像仪器,成为国际上最先进的宽幅成像遥感仪器之一。

据悉,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整合了原有风云三号卫星两台成像仪器的功能,是世界上首台能够获取全球250米分辨率红外分裂窗区资料的成像仪器,可以每日无缝隙获取全球250米分辨率真彩色图像,实现云、气溶胶、水汽、陆地表面特性、海洋水色等大气、陆地、海洋参量的高精度定量反演,为我国生态治理与恢复、环境监测与保护提供科学支持,为全球生态环境、灾害监测和气候评估提供中国观测方案。

红外高光谱大气垂直探测仪:可将天气预报有效时效延长2-3天

这台仪器采用了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傅里叶干涉探测技术,可以实现地气系统的高光谱分辨率红外观测,光谱覆盖1370个通道。

据张鹏介绍,相较于原有的风云三号红外分光计,光谱通道数量增加了70倍,光谱分辨率最高达0.625 厘米波数,可以提高大气温度和大气湿度廓线反演精度1倍以上,极大提升对我国中长期数值天气预报的支撑能力,并将天气预报的有效时效延长2-3天。

高光谱温室气体监测仪:获取温室气体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分布

高光谱温室气体监测仪是一台可监测全球温室气体浓度的遥感仪器。

“这台仪器大家比较感兴趣,” 张鹏说,这台仪器可以获取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等主要温室气体的全球浓度分布和时间变化的信息,提高区域尺度上地表温室气体通量的定量估算,分析和监测全球碳源碳汇,为巴黎气候大会温室气体减排提供科学监测数据。

“去年底我国发射了一颗碳卫星,碳卫星的一项任务就是进行高光谱二氧化碳监测,二氧化碳是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参数,所以对全球二氧化碳监测是非常重要的,风云三号D上的高光谱温室气体监测仪可以与碳卫星一起,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全球二氧化碳的空间分布跟时间分布情况。”

广角极光成像仪和电离层光度计:助力我国航天强国战略实施

这两台新仪器是与空间环境密切相关,一个叫广角极光成像仪,另一个叫电离层光度计。

广角极光成像仪是全球首台从空间大范围获取极光图像的遥感仪器,在高磁纬地区可以实现极紫外波段、每2 分钟一幅、约130°×130°范围的极光图像,空间分辨率10公里,可以监视极光边界位置、电离层全局图像和沉降电子分布,实现极光强度和范围、极区沉降粒子的现报,进而开展磁暴预报、磁层亚暴预报和极区电离层天气预报。

而电离层光度计通过测量氧气原子和氮气分子的极紫外波段气辉辐射强度,反演夜间电子浓度和白天氧氮比参数,实现电离层状态及变化监测。

张鹏说,这两台仪器提升了保证我国空间基础设施安全的能力,确保国家航天强国战略的实施。

目前国内光谱测量通道最多的卫星

“风云三号D”卫星和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测控任务由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共同完成,中国气象局负责卫星应用系统建设和运行。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54次飞行。

“风云三号D是目前国内光谱测量通道最多的卫星,测量通道达近7000个,”张鹏说,这将极大提高对地球低层大气动力参量、热力参量、温室气体和高层大气电场、磁场、高能粒子的探测能力,提升我国在全球数值天气预报、全球气候变化应对、生态环境监测和空间天气预报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张鹏告诉澎湃新闻,风云三号D是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的第四颗卫星,将接替2010年发射的风云三号B卫星,开展下午时间的全球对地综合观测。

“从总体定位上来说,它是我国全球低轨道卫星观测能力的一个保障,是对风云三号B业务观测能力的继承,也是对风云三号B观测能力的改进和提升。” 张鹏说,风云三号D星未来将为我国数值天气预报服务做支撑,也将在全球气象防灾减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服务于77个国家和地区

我国已经成功发射15颗气象卫星,目前在轨数量8颗,其中7颗业务运行,为气象、海洋、林业、农业、民航以及军事等应用领域提供了大量全球及区域的地球观测信息。

风云气象卫星已经成为代表中国力量、具有广泛国际声誉的对地观测卫星,已被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纳入全球对地观测业务卫星序列,提升了我国及国际最先进的中长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预报时效和精度。

风云气象卫星还承担了国际减灾宪章机制的中方值班卫星任务,在国际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据中国气象局不完全统计,目前接收和应用风云系列气象卫星资料的国家和地区达77个,覆盖一带一路周边37个国家和地区。

风云气象卫星的发展,一方面提高了我国气象卫星的全球观测能力,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另一方面也显著提升了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增强了我国在防灾减灾、全球气候变化应对、生态环境监测和保护等国际活动中的话语权。

与风云三号C共同组网,我国将成为世界上在轨气象卫星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国家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是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可实现全球、全天候、多光谱、三维、定量遥感。风云三号D发射后,经在轨测试将投入业务运行,成为我国低轨道下午观测的主业务卫星,与2013年9月发射的风云三号C共同组网,进一步提高大气探测精度,增强温室气体监测、空间环境综合探测和气象遥感探测能力,促进气象卫星综合应用水平的提升,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和“一带一路”建设等提供重要支撑。

届时,我国将成为世界上在轨气象卫星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国家。

责任编辑:徐蕾
卫星 气象 中央气象台 气候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重庆通报“燃气费异常”:燃气集团党委书记被免职

“伊以都在降调”,国对国直接打击结束?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