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又炒家门口的“中国威胁”,这次借口是北斗系统

来源:观察者网

2018-09-08 15:39

【文/观察者网 李东尧】用中国资金以及中国企业说事,从而渲染所谓“中国威胁论”,已经成为澳大利亚媒体与政界的惯用伎俩。

而现在,澳媒又为所谓“中国威胁论”添加了一个新的注脚——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中俄卫星导航系统挑战美国

“南极洲正在进行一场新的太空军备竞赛!”《澳大利亚人报》6日刊文称,“这块通常与和平、科学及原始环境联系在一起的遥远大陆,伴随着全球定位系统的发展,正在被推向军事边缘”。

这篇文章出自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教授布拉迪(Anne-Marie Brady)之手,此人曾多次发表反华言论,还鼓动新西兰效仿澳大利亚,严防“中国渗透”。

文中充满了冷战思维,布拉迪写道,长期以来,南极洲一直被视为主权尚未解决与资源丰富的领土,然而俄罗斯与中国在南极建立卫星地面观测站,这些观测站凸显了南极洲其他可疑的民用及军事活动。

文章称,二十年来,全球定位系统(GPS)一直是美国及其战略伙伴推动军事行动的重要工具,其建立在南极的地面观测站对GPS的精确性来说至关重要。

布拉迪称,中俄正在仿效美国在南极加强卫星地面观测站建设。到2020年,中国北斗系统的精确度将与GPS旗鼓相当,甚至超过GPS(观察者网注——尚未完成组网的“北斗”第三代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在精度、可靠性上与GPS等其它导航系统持平)。2010年以来,俄罗斯已经在南极打造了3个格洛纳斯系统地面站。同样到2020年,格洛纳斯将全面投入使用,其在精确度上也将与GPS不相上下。

站在中国南极中山站西南方的高地上,可以远眺中山站区的全貌/新华社记者 白国龙 2017年12月30日摄

文章认为,美国的优势将随着中俄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而不复存在。“到2020年,随着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Glonass)与中国北斗系统的加强,五角大楼的技术优势可能会丧失,”将直接影响美国和伙伴盟友的安全。

“这有可能改变维持了近70年和平的亚太地区的战略平衡。”布拉迪称,在冲突时期时,如果美国拒绝其他国家使用GPS,那么中俄可以依靠他们自己的系统来指导军事行动。

澳媒炒作南极冷战:警惕中国在澳大利亚家门口的存在

冷战时期,多国于1959年签署《南极条约》,旨在处理美苏之间的竞争以及南极主权7个声索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布拉迪在文章中称,《南极条约》并未解决南极洲的主权问题。澳大利亚、阿根廷、智利、法国、新西兰、挪威以及英国都宣称对这里拥有主权,而中美俄则保留在南极提出主权要求的权利。“条约的订立是为了使南极洲成为‘致力于和平与科学的自然保护区’,但现代军事技术能力破坏了条约在冷战时期的这些安排。”

资料图自澳媒

无独有偶,澳大利亚新闻网(NEWS.com.au)6日也刊文宣称,澳大利亚应该警惕中国在南极增加存在感,“一场冷战正在澳大利亚家门口慢慢开启。”

文章写道,澳大利亚关注其北方存在的潜在冲突时,一个单独的威胁正在塔斯马尼亚岛以南显现。文章提醒澳大利亚政府,不要把注意力都放在澳大利亚以北的南太平洋,而应该向南看看南极洲发生了什么。

截图自谷歌地图

一段时间以来,中澳关系因澳国内无端炒作“中国渗透”、“中国威胁”而持续低迷,澳媒体与政界人士在此事上常常身先士卒。

《澳大利亚人报》6日的一篇文章还曾渲染,“南极恐成为中国军队的新阵地”。文章称,虽未发现任何国家使用设备在南极从事军事活动,“但这是可能的”。

对此,澳政府回应,“经过澳大利亚的检查,没有发现违反《南极条约》的情况”。

实际上,南极洲作为一个主权未有定论的地区,没有哪个国家被赋予高于其他国家的监督权。澳大利亚宣称对南极大陆6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拥有主权,约占南极大陆总面积的近1/2,但这一主张并未得到过国际社会的认可。

针对澳媒利用南极炒作“中国威胁”,《环球时报》8日报道称,对于此类文章中弥漫的冷战思维和双重标准,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认为,这些说法毫无依据,不攻自破。有分析人士指出,把北斗系统作为“中国威胁论”的注脚,纯属“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要扔掉“有色眼镜”,就能发现中国北斗系统为南极治理提供了多少公共产品。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李东尧
澳大利亚 北斗卫星 南极 冷战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

种地要先交钱?官方再通报:镇党委副书记被免

习近平: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

驻美大使谢锋:中国不是雅典,也不是斯巴达

王毅会见柬埔寨首相洪玛奈:中国永远是最坚定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