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前幕僚劝特朗普与中国在WTO打官司,遭当面驳斥“胡扯!”

来源:观察者网

2018-09-12 11:07

【导读】 科恩的“苦口婆心”换来的却是特朗普的无视与驳斥。“这是胡扯(bullshit),”特朗普反驳道:“错的!”

【文/观察者网 李东尧】经过一番预热之后,“水门事件”报道记者鲍勃·伍德沃德(Bob Woodward)的新书——《恐惧:白宫中的特朗普》终于在当地时间11日正式发布,全书展现了特朗普治下白宫的不少“秘闻”。

书中揭露,特朗普曾与白宫前首席经济顾问科恩(Gary Cohn)在如何看待WTO、汽车关税等问题上产生过巨大分歧。

科恩曾劝说特朗普,应该借助世界贸易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处理贸易问题,美国在WTO官司中的胜率高达85%,中国就曾输给美国;此外,他还否认特朗普有关美国汽车工业受到中国损害等说法。然而,科恩的劝说不是被特朗普斥为“胡扯”,就是遭到无视。

白宫前首席经济顾问科恩@视觉中国

幕僚称美国在WTO打官司胜率高?特朗普:胡扯

众所周知,特朗普从竞选到上台,其一直将世界贸易组织(WTO)视为不公平甚至“灾难”的代名词。

观察者网第一时间获取该书内容发现,白宫幕僚中,与特朗普在WTO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的代表人物,当属今年6月突然宣布辞职的白宫前首席经济顾问科恩

伍德沃德的新书中揭露,就解决特朗普口中的中美贸易问题是否应该借助WTO争端机制来解决,科恩与特朗普有过激烈的争论。

书中写道,特朗普曾声称“WTO是有史以来最糟糕的组织!”,他认为美国(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下)输掉了太多的官司。而为了打消特朗普对WTO固有的偏见,科恩准备了一份“美国在WTO争端案件中的记录”,但特朗普对此却不屑一顾。

科恩准备的这份文件显示,美国在WTO案件中的获胜率为85.7%,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平均水平。

科恩对特朗普说:“美国曾赢得了与中国的贸易争端,涉及中国对进口美国家禽、钢铁及汽车征收不公平的额外关税、对原材料和稀土实行不公平的出口限制,美国还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迫使中国在许多领域取消补贴。

然而,科恩的“苦口婆心”换来的却是特朗普的无视与驳斥。

“这是胡扯(bullshit),”特朗普反驳道:“错的!”

“这没有错,都是来自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数据,你打电话给莱特希泽(美国贸易代表),看看他是否同意。”科恩继续劝说。

而特朗普答道:“我不打电话给他。”

“好吧,”科恩说:“那我打电话给莱特希泽,这是真实数据,没有人会不同意。”科恩还强调:“数据就是数据。”

称美国汽车工业状况很好,遭特朗普反问:空荡荡的工厂怎么解释?

事实上,不仅仅在WTO这一项议题上两人争锋相对,全书还用大量篇幅描述了两人在其他多项议题上的争论,比如:汽车关税。

从年初开始,特朗普曾向后中国、欧盟、日本以及加拿大等包括盟友在内的多国发出汽车关税威胁,要求后者对美国汽车开放市场。

书中有一章节特别指出,特朗普痴迷于美国汽车工业。“特朗普声称,中国正在大幅损害该行业,美国工人遭受的损失更大。”

然而,为了给特朗普展现一个美国汽车工业真实的发展状况,科恩收集汇编了详细的统计数据。

书中说:“特朗普不愿看,于是科恩把图表带到了椭圆形办公室。”

这项数据指出,美国汽车工业并未像特朗普声称的如何糟糕,实际上状况很好,“图表显示,1994年以来,底特律三巨头(通用、克莱斯勒和福特)的轿车与轻型卡车产量减少了360万辆,但美国其他地区(大部分位于东南部)的产量却上升了360万辆。”

科恩认为,全世界所有的宝马3系车都是在南卡罗来纳州生产的,奔驰SUV也是在美国,美国的就业岗位并未严重流失。“由于《工作权利法》的规定,底特律数以百万计的汽车就业岗位已经转移至南卡罗来纳与北卡罗来纳。”

对于科恩的解释,特朗普却反问,“那空荡荡的工厂呢?我们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虽然本书的作者伍德沃德曾是一名严肃的新闻调查记者,参与报道过“水门事件”,但书中的内容也难免遭到当事人的质疑。

科恩也不例外,据观察者网此前报道,科恩11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本书没有正确的描述他在白宫的经历。他说:“我对我在特朗普政府的服务感到骄傲。我继续支持总统和他的经济议程。”

此外,这本新书毫无意外引发了白宫和特朗普的不满。白宫发言人桑德斯指责这本书散布的都是些“捏造出来的故事”,而特朗普更是连发多条推特试图“灭火”,其中一条还质疑伍德沃德的道德诚信有问题,并暗示这本书选择在此时出版是为了影响中期选举。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李东尧
WTO 美国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严看死守,光干部餐食费就十多万,最后还是烧了”

“我们美国说要做的事,中国人已经做到了”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