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手在新西兰直播杀人,称想引发“美国第二次内战”

来源:观察者网

2019-03-15 22:04

【文/观察者网 郭涵】

49人死亡,48人受伤,枪手直播屠杀现场,遇害者中包括小孩……3月15日,发生在新西兰克莱斯特彻奇两处清真寺的大规模枪击案震惊世界。

这次惨案中,布伦顿·塔兰特(Brenton Tarrant)的名字成为议论焦点。根据网络上流出的视频,这名28岁的澳大利亚白人男子,正是袭击至少一处清真寺并现场直播屠杀过程的枪手。

案件发生前,网络上还流出一份疑似枪手的“自述书”,其中宣扬反移民、反穆斯林理念,称袭击目的是“发动屠杀报复入侵者(移民)”。虽然没有署名,但也被广泛认为出自塔兰特之手。

塔兰特还在视频中表示,自己为这次袭击已经准备了两年,他的动机之一是引发美国“第二次内战”。

新西兰警方15日晚逮捕了3男1女,后确认只有一名28岁的白人男子与枪击有关,但并未承认此人就是塔兰特。枪手将于明日出庭,面临谋杀指控。

网上流出视频中,自称是布伦顿·塔兰特的枪手

“一个生在普通家庭的普通白人”

在网上流出的自述书中,作者形容自己28岁、生于澳大利亚,是一个“生在普通家庭的普通白人”。他父母是苏格兰裔工薪阶层,家中收入很低。

作者表示自己的童年“平淡无奇”,他本人对上学没兴趣,也没读过大学。

根据澳洲新闻网站报道,2010年,塔兰特的父亲死于癌症,他随后在世界各地旅行长达七年。

而他之前的朋友猜测,塔兰特的思想正是在这一时期变得“极端化”。

塔兰特2018年在巴基斯坦拍摄的照片 图自:社交媒体

根据新西兰警务处长麦克·布什当天下午的发布,警方在案发后逮捕了3男1女,其中一人后被确认与枪击无关,两人为“共犯”,枪手为一名28岁白人男子。

澳大利亚总理斯科特·莫里森当晚确认,一名被捕的28岁男子为澳大利亚国籍,并形容他是“极端主义、右翼暴力恐怖分子”。

新西兰总理杰辛达·阿德恩表示,枪手并未列入该国监测的恐袭嫌疑人名单中。

枪击案爆发后的幸存者

“移民是对白人的屠杀”

在塔兰特的推特账号中,他曾多次转发仇视伊斯兰与“白人至上”种族主义言论,并贴出为这次袭击准备的武器与装备,上面涂有许多仇视伊斯兰的历史符号,以及此前发动大规模枪击的凶手姓名。

塔兰特的脸书账号,已被封禁

“自述书”表示,自己作案的目的是“威胁并从物理上移除抵达欧洲的移民人口”。由于新西兰、澳大利亚均属于英联邦,故而也被他视为欧洲的一部分。

文中将近年来大规模涌入西方发达国家的移民形容为“对白人的种族屠杀”。

“只要白人还有一口气,他们(移民)永远别想征服我们的土地,取代我们的民族。”

社交媒体整理,塔兰特所持武器上涂装符号的意涵

这份“自述书”的标题为“大轮替”(The Great Replacement),是一个在欧美右翼人士中十分流行的概念。

该理论认为,由于人口基数与生育率的差别,欧洲白人基督教人口正被非欧裔人口所取代,特别是来自中东、非洲的大规模移民。

认同特朗普,欲借枪击触发美国内战

作者在这份“自述书”中宣称,自己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支持者”,但不是支持他作为一个领袖或是决策者,而是认同他“重新定义了白人身份和使命的一种象征”。

在发动袭击时,塔兰特还惦记着此事对美国的影响——他希望借此促成“第二次美国内战”。

“…最后,为美国国内控枪问题制造两种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推进美国国内的社会、文化、政治与种族分裂。

这场捍卫宪法第二修正案与试图剥夺持枪权的冲突会最终引发一场内战,从而使美国巴尔干化。这不仅会导致在美国出现种族隔离,还将确保北美大陆上白人种族的未来。种族大熔炉就是痴人说梦。”


2017年8月,美国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的白人至上主义者曾打出“大轮替”的口号

一开始没打算选择新西兰

塔兰特在视频中表示,已经为这次袭击准备了两年,但一开始并未打算选择新西兰作为目标。

之所以决定在新西兰是因为,“当地的环境中充满了各种目标,与其他任何西方国家相同”。他希望借此引发世界关注,“(对大规模移民来说)没有地方是安全与免费的”。

新西兰允许公民合法持枪。根据2016年的报道,该国450万人口中,大约25万人拥有持枪执照,国内共有150万枝各式枪支,平均3人就持有一把枪。

新西兰上一次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是在1990年,当时一名男子因与邻居争执而射杀13人。

根据一项2013年的人口调查,新西兰共有4.6万穆斯林人口,相比2006年增长了28%。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郭涵
新西兰 枪击 白人至上主义 穆斯林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

“以色列精心策划俩月,但严重低估了伊朗反应”

美国胁迫下,阿斯麦CEO最新涉华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