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恩煦:游走于鬼神之间——《军师联盟》呈现的方相驱傩

来源:观察者网

2017-07-11 07:40

吉恩煦

吉恩煦作者

人大孔子研究院礼学中心副主任,军师联盟礼仪指导

《军师联盟》第20集,由一场神秘的仪式拉开序幕,主持仪式的巫师蒙熊皮,面覆獠牙面具,手持戈与盾,口中振振有词,猛然间回头,还将司马家的小姑娘吓了一跳。在这里提醒追剧的朋友们,千万不要被吓到哦~

有的朋友问,司马家怎么跳起大神来了?虽然同为“封建迷信”活动,但严格说来,这与源于萨满教的跳大神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这场仪式所表现的正是汉代盛行的驱傩。

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岁末逐疫的习俗,《吕氏春秋》中记载,“季冬之月,命有司大傩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这里的“大傩”是驱逐疫疠的一种仪式,由方相氏主持。

壁画中的方相氏

方相氏是当时普遍信仰的一种神祇,由武士扮演,他的形象为“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在东汉画像石和壁画,以及出土的镇墓俑中,均有方相氏的形象。为司马家驱逐疫病的巫师即是方相氏。

方相氏形象的镇墓俑

玄衣朱裳、执戈扬盾、黄金四目的方相氏

据史料记载,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的冬天,北方发生疫病。曹丕写给吴质的信中说道:“亲故多罗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除了孔融、阮瑀早死外,建安七子之中竟有五人死于这次疫病。

曹植也在《说疫气》中描述了疫病流行时的惨状:“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司马朗也在这场疫病中不幸故去。

当时正值寒冬,药石罔效,只能将当时流行的驱傩作为一种精神寄托。

在汉代,驱傩仪式“季春行于国中、仲秋行于宫禁,惟季冬谓之大傩则通上下行之”。大傩是一年之中最大的一次驱傩仪式,固定在“先腊一日”,也就是腊日前的一天,又称为“腊除”。按照《后汉书·礼仪志》的记载,要选一百二十名十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的黄门子弟为侲子,在方相氏的带领下驱逐疫鬼。方相氏和十二兽在前面边走边舞,侲子头戴红色的帻,身穿玄色的衣服,手里拿着拨浪鼓,跟在后面唱逐疫的歌谣:

“甲作食凶,胇胃食虎,雄伯食魅,腾简食不详,揽诸食咎,伯奇食梦,强梁、祖明共食磔死寄生,委随食观,错断食巨、穷奇、腾根共食蛊。凡使十二神追恶凶,赫女躯,拉女干,节解女肉,抽女肺肠。女不急去,后者为粮!”

《军师联盟》中方相氏所念的歌词即是出自于此,其中“女”是通假字,读做“汝”。

歌谣里提到的“凶”、“虎”、“魅”等都是要驱除的疫鬼。根据《汉旧仪》中的说法,他们是颛顼的儿子,死后化为疫鬼:“颛顼氏有三子,生而亡去为疫鬼。一居江水,是为虎(虐鬼);一居若水,是为罔两蜮鬼;一居人宫室区隅,善惊人小儿。”因此在大傩的最后,要持火炬将疫鬼送出城外,并将火把丢入洛水之中。

张衡在《东京赋》中就描写了大傩的场景:“卒岁大傩,驱除群厉。方相秉钺,巫觋操茢。侲子万童,丹首玄制。桃弧棘矢,所发无臬。”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驱除疫病,方相氏还会在丧礼上驱逐方良,他在棺椁下葬之前先进入墓室,“以戈击四隅,殴方良。”这里驱逐的方良就是魍魉,在当时人们的认知里,方相氏驱逐魍魉可以使墓主人不被凶邪骚扰。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冬天的戏其实是在夏天拍摄的,当时天气很热,又拍了一个下午,所有的演员都穿着厚厚的冬装,非常辛苦,他们的敬业精神令人钦佩。

这场戏导演要求设计一个符合当时历史环境的仪式,由礼仪组考证并建议采用方相驱傩仪。时间紧任务重,大家为了配合这场戏而特意赶制了方相氏的行头,尤其是面具,是由几个组通力合作赶制出来的。到现场后发现面具眼睛是银色而非金黄色,又由道具组提供颜料,化妆组现场动手改成了符合记载的“黄金四目”。大家团结协作,认真严谨的态度,令我十分感动和钦佩。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礼乐嘉谟”,作者吉恩煦已授权观察者网全文转载)

微信公众号“礼乐嘉谟”

责任编辑:韩京霏
三国 三国演义 历史 礼乐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严看死守,光干部餐食费就十多万,最后还是烧了”

“我们美国说要做的事,中国人已经做到了”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