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工力量:白发苍苍的“吹哨人” 却在等待美国的审判

来源:观察者网

2020-02-27 07:57

科工力量

科工力量作者

提供对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的专业点评

【文/科工力量 柳叶刀】

日前,来自18个国家117名医生和专家的公开表态让世界警醒,在英国监狱中,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一直遭受折磨。尽管引渡听证会在当地时间2月24日举行,但他仍未得到所需的医疗救助。

2006年创建“维基解密”的阿桑奇,曾曝光大量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犯下的战争罪行,成为了全球人民眼中的“吹哨人”,但自此也成为了美国政府及其盟友的眼中钉、肉中刺。近10年的残酷围剿,让这位不到50岁满头白发的中年人,已经到了奄奄一息的边缘。

美国的眼中钉、肉中刺

1971年出生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的阿桑奇,自小就跟着母亲过着流浪般的生活。四处搬家,读过37所中学,换过6所大学。这种居无定所的日常,让阿桑奇养成两个爱好,研究政治阴谋与做黑客。

自学编程让阿桑奇16岁就成为黑客,20岁那年成功入侵加拿大一家电信公司网络终端。不久,他还参与创建澳洲最早的互联网服务商“萨伯比亚公共接入网络”,并开始自由研发软件。

也许正是这种不同于常人的经历,造就了阿桑奇不安分的冒险性格。2006年10月4日,35岁的阿桑奇决定创办“维基解密”网站,这是一个为爆料者提供匿名加密信息的传输平台。

网站成立后,平均每天能接收到30份左右世界各地网民发来的“秘密文件”,但是真正引起世界性关注的是从其将矛头对准美国。2010年,维基解密公布了大量有关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秘密文件,美国政府的诸多罪行被曝光。

秘密文件中,引起最大反响的是一段美军射杀无辜伊拉克平民的视频——《附带谋杀》。阿帕奇直升机上的美军直接扫射地面上的平民和儿童,就连救助伤者的路人司机也不放过,甚至语气轻松地说了一句“是他们自己把孩子牵扯到战争中”。

阿桑奇就这样不幸地成为了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的眼中钉、肉中刺。美国及其盟友没有一点迟疑,迅速展开“围剿”行动。

国际刑警发布全球通缉令

有谁会相信国际刑警组织竟然因为“性侵犯”为由,不惜发动全球通缉?不幸的是,阿桑奇就这样中奖了。在维基解密将伊拉克战争文件公之于众不久,一份针对阿桑奇全球追捕令从天而降。

2010年11月30日,在位于瑞典的国际公共检察官办公室要求下,国际刑警组织以“涉嫌性犯罪”为由,对在各国流浪,居无定所的阿桑奇发出“红色通缉令”。瑞典方面指控阿桑奇此前在逗留瑞典期间,涉嫌性侵犯。很快,当时身处英国的阿桑奇就被英方逮捕。

图自《TalCual》官网

为了追捕一个涉嫌性侵犯的疑犯就动用全球通缉的手段,并且效率如此之高,这在国际刑警组织历史上也是极其少见的。有网友讽刺道,如果普通的性侵案件就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如此大动干戈,那国际刑警组织别的工作都不用干了,光是这一项就永远忙不完。

阿桑奇在英国被捕后,瑞典方面立马催促英方尽快引渡阿桑奇。2012年6月14日,英国最高法院驳回阿桑奇反对引渡申请令,裁定把他引渡至瑞典。

就在6月28日的最终期限将至之时,阿桑奇逃入了厄瓜多尔在伦敦的大使馆。阿桑奇批评瑞典的引渡是出于“政治动机”,他担心自己会最终被引渡至美国而面临生命危险。

制裁大棒挥舞起来

除了对阿桑奇本人展开围追堵截,美国还纠集一众国际组织,挥舞起经济大棒,对维基解密进行经济制裁。

2010年12月初,瑞士邮政系统旗下的银行PostFinance率先行动,以阿桑奇不能提供瑞士公民身份证明为由,将其开设的用于接收捐款的账户关闭。万事达卡国际组织也切断了对维基解密的捐款通道,其网上财务交易完全被中断。

紧接着,EBay旗下的全球最大网上支付平台PayPal宣布,由于维基解密从事非法业务、违反公司的服务政策,因此决定停止其账户和服务。一直以来,通过PayPal获取捐赠是维基解密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图自《Order Smart》官网

更为致命的是,迫于美国政府施加的压力,包括维基解密的服务器托管服务提供商亚马逊、为维基解密提供DNS服务的美国域名服务商EveryDNS.net也相继禁止该机构使用它们的服务。

不是坐牢 胜似坐牢

在获得厄瓜多尔使馆庇护之前,阿桑奇曾被单独囚禁于英国最大的监狱内。那是他每天还能到户外呼吸1小时的新鲜空气。但自从获得庇护后,他只能长期呆在室内,因为只要踏出使馆一步,就会立刻被英国警察逮捕。

2012年8月24日,一名摄影师通过高清摄像拍摄到厄瓜多尔使馆外一名英国警察手里的笔记,内容显示“一旦阿桑奇离开使馆,无论他是与外交官同行,还是在外交车辆中,哪怕是藏在外交包裹内,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将他逮捕”。

图自《Alternatywa》官网

接受阿桑奇政治避难请求后,厄瓜多尔要求英国尊重厄瓜多尔给予阿桑奇的保护身份,准许其前往厄瓜多尔。但英国政府表示绝不会为阿桑奇离英开辟“安全通道”。

使馆内的日子“不是坐牢,胜似坐牢”。由于长期无法接触阳光,阿桑奇的皮肤苍白得近半透明,心脏也出现了问题。根据维基解密的说法,他心律不齐,并且患上了慢性肺病和高血压。

2016年2月,44岁的阿桑奇曾有短暂的希望获得自由。联合国任意拘留工作组作出有利于阿桑奇的决定,认定他遭到“任意拘留”,被非法剥夺了自由。不过,英国和瑞典仍坚持不接受联合国调查委员会的裁定。

最终未能逃出魔爪

从未踏出使馆半步的阿桑奇,一直也未能逃脱美国、英国、瑞典对他进行的“心理折磨”和“集体迫害”。虽然此前瑞典曾撤销对阿桑奇的控诉,但在去年4月11日,还是被英国警方“拖出”厄瓜多尔大使馆。

藏身近7年后,终究被“拖出去了”,原因是厄瓜多尔现任总统莫雷诺撤回了对他的外交庇护。莫雷诺一直对自己私人通信资料被黑、网上关于他涉嫌腐败的匿名爆料十分不满,指责是“维基解密”组织所为,并称阿桑奇触犯了之前达成的协议。

当初决定庇护阿桑奇的厄瓜多尔前任总统科雷亚抨击莫雷诺决定,指责他是“厄瓜多尔历史上最大的叛徒”。科雷亚在采访中称,莫雷诺希望向美国政府“换取经济支持”,并联系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厄瓜多尔提供的贷款,直言阿桑奇被“卖”了。

庇护的撤回,为英国警察逮捕阿桑奇扫清了道路。当天,已是满头白发的阿桑奇被几名便衣警察从使馆中“拖着”走下台阶,手里紧握着戈尔·维达尔(Gore Vidal)的《国家安全史:包括维达尔对美国的评价》,嘴里一直喊着“英国必须拒绝(美国的引渡请求)”,然后被塞进一辆灰色警车。

阿桑奇被伦敦警察强行拖出厄瓜多尔驻英使馆  图自:东方IC

在阿桑奇被“拖出来”后,美方第一时间对英国政府提出引渡请求,美国议员甚至公开表示“现在他是我们的了”。这些年来,美国一直费尽心机为阿桑奇罗织各种罪名,“间谍罪”、“买卖国家财产罪”等18项刑事指控已经完美设计好。如果罪名成立,阿桑奇可能会面临终生监禁,甚至是死刑。

伦敦地方法院当初计划于今年2月举行美国全面引渡听证会。阿桑奇的法律团队曾多次要求英国法院能过给予更多时间以便准备和提交证据,申请延迟美国全面引渡听证会。

在被法院告知“不会有任何延迟”时,阿桑奇眼含泪水,“我没法好好思考了。我不明白这算什么公平,这个超级大国花费10年时间来准备这个案子,而我却没有时间准备我的材料。如果在美国,我很难做任何事情,但美国人却有无限的资源(来对付我)”。

《卫报》报道截图

事发当天,英国首相特蕾莎·梅立刻发表了一份关于阿桑奇的声明,对下议院表示:整个下议院今天早晨都对这个消息表示欢迎......没人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儿子被捕后,阿桑奇的父亲四处呼吁澳大利亚政府应该提供帮助,将其引渡回祖国而不是美国。但是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表示,“阿桑奇不会得到任何特殊待遇”。

已经在死亡的边缘挣扎

在英国监狱里的日子使得阿桑奇的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并多次被报道遭受折磨。去年11月,阿桑奇在被关押后首次公开露面,出席英国法院听证会,当时他看起来很虚弱。

6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医生在致英国内政大臣的公开信中警告,他们担心阿桑奇如此糟糕的健康状况,如果不进行紧急治疗,他有可能死在监狱里。联合国酷刑问题专家也指出,阿桑奇“继续暴露在专横和虐待之下,很快就会付出生命代价”。

1月13日,关押着阿桑奇的警车出现在威斯敏斯特地方法院外,他的支持者迅速上前给他打气。尽管隔着车窗,声音无法有效地传达,但这些支持者们还是设法告诉他要坚强,“我们不会让他们这么对你的”。

阿桑奇的支持者靠近并拍打一辆押送阿桑奇的警车

日前,就在距离阿桑奇的引渡听证会还有一周时,来自18国的117名专家再次发出警告,并在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杂志发文,呼吁相关方“停止折磨阿桑奇,并重视其医疗需求”。

结束语

朱利安·阿桑奇,这位全球“吹哨人”,在被“言论自由的天堂”西方国家无情地围剿时,又有多少人知道,维基解密曾在美国得到大量的赞扬和荣誉。

2008年,维基解密发表《肯尼亚:哭泣和鲜血——司法审判的杀戮和失踪》,内容是关于肯尼亚警察滥杀无辜,同年,被《经济学人》杂志授予“新媒体奖”。2009年,获得国际特赦组织奖。在2010年5月,《纽约每日新闻》将其列为“彻底改变新闻界网站”第一名。

也许,如果不是将矛头对准美国,阿桑奇和他的维基解密可能还会摘取诺贝尔和平奖桂冠。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柳叶刀
阿桑奇 吹哨人 美国 战争罪行 全球通缉 厄瓜多尔 庇护 逮捕 监狱 身体健康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哈马斯得到美方保证”?以官员威胁:不会同意

国际刑事法院忍无可忍:再威胁试试

省级督察组现场核实情况,遭故意封路阻挠

嫦娥六号成功发射!开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取样之旅

“美军还没撤,俄军就把这里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