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帆:德国各党派对华都友好?还不是因为了解而喜欢

来源:观察者网

2017-09-30 08:26

孔帆

孔帆作者

旅法媒体人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孔帆】

德国联邦议院选举早已落下帷幕,现任总理默克尔带领联盟党继续保持第一位置,但支持度大幅下滑。等待默克尔的是艰难的、将历经数月的政府组阁。

国际分析家们都在为德国政府的前途而忧心,都在说德国已经变成了另一番模样。它给德国带来了一项挑战,而最终迎接挑战的是民主制度。从全世界范围的比较来看,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德国会成功应对这项挑战。

中国也在静观德国大选后的变化。毕竟作为欧盟的火车头,德国的走向非常重要。在前不久德国的一个民调中,赫然出现了“德国政坛各党的中国立场”这个小栏目。这说明,德国媒体也比较重视中国的关切。

这个调查显示,德国各党派对华还都算友好。再仔细看看,这些对华友好的党魁和代表,都与中国有着不同程度的交集和渊源。

这就好理解了。我所采访过的欧洲朋友,无论是政客还是商人,还是普通民众,只要去过中国几次,哪怕只有三两次,对中国就不会再有偏见。欧洲人挂在嘴边的人权自由啦,统统都不再提了。

我们看看德国政党的这几个党魁、代表为什么放弃了对中国的偏见,开始变得“亲华”。

联盟党(基民盟/基社盟)的默克尔绝对是一个样板。默克尔2005年上台,2007年会见达赖,一时间成为欧洲对华搞价值观外交的代表性人物。中德关系一度因此紧张,波及两国经济合作。

但默克尔很快修正了自己的方向,在之后的几年逐渐成为稳定发展欧中关系、超越价值观分歧推动双方合作的代表性领导人。默克尔在位的这些年完成了对华关系战略定位的一个大转变,可以说为自己的联盟国和整个欧洲提供了思考和经验。

让默克尔对中国态度发生转变的,仅仅是为了贸易订单、经济合作么?这虽然是重要原因,但并不是全部。需要与中国经济合作的国家太多了,为什么只有德国等几个国家完成了对华战略定位的转变?

我想这主要是因为默克尔通过7年10次的中国之行,了解了中国。《明镜》周刊去年曾以“默克尔对中国越来越迷恋”为题,介绍了默克尔对中国态度的转变。文章认为,默克尔努力了解中国,关注中国的发展和变化,她对中国“越了解,越迷恋”。

默克尔了解中国,不仅是走走红毯,吃吃国宴,而是想办法走进中国城市,与城市的领导者及市民聊天,甚至还跟中国厨师学会了宫保鸡丁。我认为,这些不是默克尔在作秀,她是真的想了解中国。正是了解博大而复杂的中国,她才消除了原来那些对中国“肤浅”的偏见。

默克尔成都学做宫保鸡丁(图/人民网)

在默克尔的竞选纲领中,有这样的表述:数字化时代为德国提供了新的机遇,将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创造全新的就业机会;互联网商务正为社会提供越来越多的服务,但是主要的电商平台却来自美国以及中国。联盟党竞选纲领强调,欧洲以及德国必须在该领域取得更大的进步,致力于打造属于德国的数字化交通、数字化医疗平台,并推动其走向世界。从中可以看出,中德的电子商务合作,又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会。

据统计,在西方国家首脑中,总体上,德法领导人来华次数较英美多,其中德国总理访华频率最高。在访华期间,领导人最常去的两个城市是北京和上海,几乎是每次来访必去,其次是西安、广州。这也是近年来中德、中法关系稳健发展的原因之一吧。

在德国政坛,不要以为默克尔是最厉害的“知华派”,大选中横空出现的德国选项党(AfD)的威德尔一下子盖住了默克尔的风头。威德尔曾在中国工作过6年,她的博士论文题目也与中国有关。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相对而言,默克尔的“宫保鸡丁”就差了点意思。

威德尔十多年前在拜罗伊特大学攻读经济学硕士,毕业后先是在高盛、安联等国集团工作。随后,她还在中国工作过整整6年,供职于中国银行。她参加竞选时,威德尔提到了她的中国经历。《经济周刊》认为,威德尔对中国的态度最能够反映此前一直较低调的她的政治立场。威德尔在党代会上说,德国能够从当今的中国学到许多东西,中国是一个极其具有活力的国家,那里所有人都想着向前冲,每个人都在干活。在那里,有着非常强大的进取精神。然后,她还借中国抨击了一下当今德国的难民政策:"中国人认为,边境安全是最重要的。"

威德尔(图/德新社)

威德尔于2011年完成了她的博士论文,获得了拜罗伊特大学颁发的博士学位。博士论文的题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退休金制度:序理论视角下提升抗风险能力的改革方案”。她不仅深入了解中国,而且还对中国的一些领域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威德尔的导师是以研究公共卫生政策而知名的经济学家奥伯兰德教授,他也是推崇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之芝加哥经济学派的重要支持者。奥伯兰德最重要的学术观点就是:市场机制能够奏效,但是市场也需要强有力的监管机构。这与中国对待市场机制的态度几乎如出一辙。

威德尔在中国工作6年,而且是在中国的金融部门,不能确定是否在基层,但从她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她已经非常了解中国:中国的发展靠的是自身的活力,是每个中国人的勤奋和进取,而不是西方专家、媒体所臆想的贸易保护、经济封闭等。

《法兰克福汇报》今年3月曾报道了威德尔与中国驻德国大使馆两名外交官的一次会面,该报记者也参加了这次谈话。这名记者注意到,威德尔与中国外交官在柏林市中心一咖啡馆的此次会面,双方不时用流利的中文交谈。他透露:38岁的威德尔对中国外交官讲了许多强调中国在当今世界重要地位的话题。我们有理由相信,威德尔关于中国的评论,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想法。

这个让世界都感到不安的右翼民粹主义的德国选项党代表,凭借自己与中国的特殊关系和感情,也许会给中德关系带来不一样的惊喜。当然了,党派都有其自身的利益,但我们至少要相信威德尔不会给中国制造麻烦吧。

第二大党社民党获二战以来最差成绩。选后德国电视一台和二台马上询问,社民党领袖舒尔茨是否该走人?作为当今德国最为古老的政党,社民党是由卡尔·马克思于1875年参与创建的;至今作为党产对外运营开放的特里尔的马克思故居博物馆,也对共产党执政下的中国民众有着不小的亲和力。

但是,这层“亲戚关系”,并不能阻止该党高层人物对中国“开炮”。就在今年8月,社民党籍的德国副总理加布里尔(Sigmar Gabriel)在一次演讲中敦促中国“不要试图分化欧洲”。虽然个别党员的观点不能代表这个党派,但是,我们显然不能希望马克思还能继续对这个党派产生影响。

德国社民党党主席舒尔茨在任欧洲议会主席期间,曾经与中国高层有过多次互动,舒尔茨甚至与习近平进行过促膝长谈。他还向习近平表示,德国重视中国在当今国际事务中作用。德国社会民主党几十年来致力于发展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推进德中友好合作。社会民主党始终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新形势下,社会民主党愿加强同中国共产党交流,为推动德中两国关系发展作出贡献。

习近平会见舒尔茨(图/央视新闻)

如果我们认为他上面的表述是出于礼仪的话,那么社民党在竞选纲领中提到中国就应该是其真实的想法:欧洲、美国、俄罗斯以及中国都对世界和平、全球反恐承担有共同的责任,因此,要加强国际安全,必须促进政府间谈话、民众间交流以及南北合作。此外,社民党还提到了同世界各国一道全力推动《巴黎气候协议》的实施,该党也认为中国是推动这个协议的重要力量。

德国广播电台网站不久前刊发了该台采访德国绿党政治家于尔根·特里廷的文章《我们在这个世界必须与不同政权相处》。文章说,于尔根·特里廷赞成德国与中国深化伙伴关系。虽然价值观存在不同,但在气候变化和部分贸易政策方面双方仍有利益重叠。在一个变得多极化的世界,人们必须寻找联盟伙伴。在可再生能源等方面,德国可以向中国学习。与此同时,美国在特朗普总统领导下背离了共同的价值观和利益。德国未来将必须与存在巨大差异的政权相处。特里廷多次访问中国,他表示“我了解中国”。

大选前,绿党的新闻发言人向媒体提供了一份长达10页的党团决议文件,其标题就是“对华政策:携手中国共同应对全球挑战——机遇以及利益冲突”。决议指出:经济迅速增长的中国愿意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这对于全世界都是契机。

德国绿党非常重视意识形态,多次攻击中国的人权和言论自由。但愿这个党派中,能有越来越多了解中国的党员。

左翼党脱胎于前东德的共产主义政党。2014年的党代会上,左翼党祭出了共产主义的老祖宗马克思,主打社会公正议题。大选期间,该党发言人表示,德国左翼党近年来一直和中国共产党有着密切交流,同时也密切关注着中国各领域的发展动向。左翼党在竞选纲领中,提到了当致力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减少军火贸易、在全球范围内促进社会公正、加强国际法的作用、促进全球人权的进步。这与中国的外交政策遥相呼应。

正如欧洲媒体所言,不论默克尔挑选了何种联合伙伴,德国将继续是欧盟的最重要国家、最重要经济体、政治上的“稳定器”。而中国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欧盟。

我们知道,虽然经贸合作对两个国家的关系至关重要,但最终决定两国关系的,却常常是“意识形态”。中德、中法关系,都曾经因此发生过波折。改变欧洲各国各党派针对中国的“意识形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然而,越来越多的政治人物,正在通过对中国了解的不断深入,改变固有的观念。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李泠
德国 默克尔 中德关系 大选 政党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直播: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准备好为同志们挺身而出了吗?”“YES!”

哥大挺巴抗议持续,美众议长称国民警卫队应适时出动

中央金融办:金融政策的收和放不能太急,防止大起大落

安理会表决:俄方否决,中方反击美方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