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帆:“巴黎和平论坛”注定“不欢而散”

来源:观察者网

2018-11-13 07:05

孔帆

孔帆作者

旅法媒体人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孔帆】

为了给11月11日的纪念“一战”停战百年活动造势,法国总统马克龙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行走在“一战”法国本土战场的遗迹地区,凭吊历史,瞻仰法国士兵血染战迹。

纪念活动在法国巴黎凯旋门举行,届时,世界7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共同出席仪式。当然,盛大的纪念仪式的背后,是马克龙更加精心准备的“巴黎和平论坛”(Paris Peace Forum)。

巴黎和平论坛是马克龙积极发起的倡议,目的在于重申多边主义和集体行动的重要性,以应对当前挑战。论坛的目标是通过改善全球治理来促进和平,同时鼓励有助于缓解国际紧张局势的一切努力:国家之间相互合作应对跨境挑战,集体管理全球公共财富,进一步规范互联网和互联网平台交流等等。

但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此显然不屑一顾,他对“全球治理”这种说法嗤之以鼻。前不久,这位美国总统还对联合国表示:“我们绝不会把美国主权让渡给一个未经选举产生的、无法控制的全球官僚机构。”

论坛将在巴黎拉维莱特大厅(Grande halle de La Villette)举行。(拉维莱特官网)

那么,巴黎和平论坛在纪念“一战”停战百年后举行,达到马克龙的目的了么?

到访巴黎的特朗普并没有出席巴黎和平论坛。对此,巴黎和平论坛主席Justin VAISSE说,美国依然是国际体系的一个中心因素,尽管它的集体力量不如以前了。美国在论坛中的参与仍是很强的,会有大量的公民社会组织、大基金、企业参与。是不是看着有些眼熟?

“进博会”上,同样也没有美国高官出席,但参加进博会的美国企业超过180家,仅次于日本和韩国。由此可见,美国的企业和机构、民间组织与特朗普的裂痕正在加大。

Justin VAISSE认为,特朗普政府确实不赞同多边主义。特朗普退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退出了巴黎协定。现在需要知道,是否能够在没有美国政府影响的情况下推进规划。要看规划的情况,以巴黎气候协定来看,特朗普决定退出,他没有带走其他人,比如加利福尼亚州,还有那些在2015年巴黎协定达成时做出承诺的美国企业。这就是证据,我们可以在没有美国的情况下继续合作,尽管,效果会因此差一些。

在论坛上,马克龙的“战友”默克尔力挺国际主义和多边主义,她在致辞时向各国领袖表示:“我担心的是狭隘民族主义观可能再一次崛起。”她批评孤立主义,警告拒绝沟通和妥协的作风将会带来致命后果:“这既不是100年前的解决之道,那怎麽可能是今天的正确出路?”

她说,两次世界大战都是由“民族性膨胀和军事上的傲慢”引起,警告民族主义在欧洲和世界各国抬头,担心有人为了一己利益破坏两次大战后重建的和平。

马克龙:姐,你要支持弟弟一把啊。(新华社)

默克尔强调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当今的大部分挑战和威胁都无法由单一国家解决,唯一出路是携手合作。这就是为甚麽捍卫这种协作。基于联合国宪章提倡的普世价值上加强国际合作,是克服昔日恐惧和创造明天的唯一道路。”

马克龙则表示,论坛的目的是要持续地推动实质和平工作。特朗普和普京两位美俄首脑共同出席一战纪念活动的一幕,成为马克龙的引子。“这张照片,会否成为世界陷入新一轮混乱之前的最后一个团结时刻?”但是,我们看到了,这不会是团结的开始。

马克龙也同样警告“民族主义回归”为两次大战后的和平工作带来威胁,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反犹太主义和极端主义正在削弱社会稳定。除此以外,其中恐怖主义、网络罪行、气候变化等也是现今世界面对的挑战。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 (Antonio Guterres) 则关注政治对立和贸易争端带来的影响:“民主精神衰退和漠视集体规则,对多边主义来说都是毒药。”他担心今天的情势会导致历史重演:“我所看到的是,当今世界出现的一些特征似乎和上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类似,令我们有理由畏惧一连串难以预计的事情会接踵而来。”

在这此论坛上,马克龙本来是想大家能够坐下来,好好聊聊的,但是,一看阵势,算啦。他主动提出不举行美俄等首脑会面,“以免转移一战纪念活动的焦点”。其实,我前面说了,“一战”停战纪念,只是“台前”,马克龙本来是想做一些“幕后”工作的,可惜愿望落空了。所有的问题只好都交给阿根廷G20峰会去讨论了。

原本,法国与美国首脑在纪念“一战”停战一百周年范围内会见,气氛应该是友好的。但是,马克龙一提什么“全球治理”,特朗普显然就不耐烦了。一时间还没找到发飙的由头,马克龙立刻就提供了一个:他要推动建立强大欧洲防卫,以抵御来自俄罗斯中国甚至美国的进攻,这让特朗普深感受到“侮辱”。评论指特朗普有可能向马克龙当面表达愤怒。

马克龙的讲话,激起了特朗普强烈反弹。特朗普在美国空军一号飞机上听到马克龙的讲话。特朗普立即推特反驳,指法国与欧洲应当首先偿付美国对北约的庞大军费再谈欧洲自己的军队。特朗普抵达法国,机场上对记者立即发表讲话,指责马克龙的讲话让他深感侮辱。

欧洲军队防卫话题,将加深马克龙与特朗普的对立。特朗普抵达法国后的日程,体现了这一点。特朗普10日前往法国北部,凭吊美国士兵墓地。而马克龙11日的国际外交政策演讲,特朗普拒绝参与,而前往巴黎远郊看望美国士兵另一座墓地献花。

11月11日,在法国巴黎,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巴黎和平论坛上致辞。(新华网)

在爱丽舍宫会面时,马克龙只好改变了口气,以便让特朗普“熄火”。特朗普要求欧洲国家要加强在北约的参与,马克龙表示支持这一要求。马克龙总统表示:“今天欧洲的安全只能通过美国来保障,这是不公平的。所以我认为,我们需要更多的欧洲能量,更多的欧洲防务。”特朗普也要求更公平的分担北约内部的负担。

特朗普说,迄今北约的负担主要由美国承受着。他说:“我们愿意帮助欧洲,但是必须公平。”“其它国家也应给予帮助,在这点上总统(马克龙)和我意见一致。”

马克龙则表示:“如果特朗普总统要保护美国的一个州的话,他是不会请求法国、德国或者其它国家提供财政援助的。我赞同特朗普总统的看法,我们需要在北约内部更公平的分摊负担。所以我相信,我提出的建立欧洲防务的建议与特朗普的看法完全一致。因为这意味着在北约内部欧洲有了更多的参与。”马克龙为了“大局”,服了软。

马克龙与特朗普在众多问题上有分歧,其根源是他们代表了国际关系的两种相互冲突的传统思想,他们对“全球治理”的看法截然不同。

其实,一个世纪前,战争刚刚结束,这两种思想便在巴黎发生了冲突。这些想法之间的斗争不仅定义了世界政治的过去,也可能定义世界政治的未来。

这不由让人们会想起1919年的巴黎和平会议(Paris Peace Conference)。也许,马克龙的初衷,就是要把今天的巴黎和平论坛与此联系起来,以警醒国际社会。

当年的巴黎和平会议,美国时任总统威尔逊代表美国参加了会议。他提出以“14点”计划来构建一个世界新秩序,并支持以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作为一种新的全球治理形式、从此结束所有战争的想法。毫无疑问,马克龙是威尔逊的继承者,是一个国际主义者。

然而,当年但威尔逊雄的计划失败了,因为参议院拒绝批准美国加入国际联盟。有人当时就提出了“美国优先”。随后,美国退回到孤立主义。再后来,美国又回到了欧洲战场。对此,威尔逊早有警告:如果美国拒绝加入国际联盟,它将会重新加入战场。

当时,国际联盟的作用也被民族主义者所诟病:该联盟并没有能遏制日本帝国、意大利和纳粹德国的野心。他们认为,只有民族国家部署的硬实力才有机会遏制独裁者的野心,而不是什么国际机构推行的“全球治理”。

1945年后,美国在在国际主义和民族主义之间采取了折中态度,美国加入并事实上主导了新成立的联合国。当然,我们也看到,美国维持国际秩序主要不是依靠联合国,而是依靠硬实力—核武器,以及各种国际联盟和在世界各地实施军事干预的意愿。这也许是美国民族主义抬头的根源之一。

几十年来,国际主义一直主导着美国的外交政策,无论是在共和党还是民主党的领导下。但是,特朗普入主白宫之后,“一夜回到解放前”,美国重归1919年的民族主义。

毫无疑问,巴黎和平论坛,虽然特朗普没参与,但它就是马克龙式全球主义和特朗普式民族主义的斗争。既然有斗争,参与者就需要需求支持者,或者寻找合作伙伴。马克龙还要指望自己的亲密战友默克尔能支持自己一把。马克龙一直强调欧洲战后和平,尤其与德国的和解。他昨天前往法国贡比涅的河东德,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凭吊著名一战停战书签字的列车餐车。随后并在爱丽舍宫接待默克尔。

但是,马克龙费尽心思准备这场会议,然而他并没有真正准备好。中国是全球化的坚定支持者,马克龙不选择中国(当然,也许是中国没有明显回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11日代表中方出席巴黎和平论坛开幕式),反倒想着去拉拢与自己背道而驰的美国。“巴黎和平论坛”注定不欢而散。

11月11日,法国空军“法兰西巡逻兵”飞行表演队在一战结束百年纪念仪式上飞过巴黎凯旋门。

但是,法国媒体还硬撑呢,称赞本次论坛是马克龙维护和平世界观的体现,而能够召集如此多国家和政府首脑以及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前来参会,也说明了马克龙的个人能力和法国具备的软实力。

法国内政,民众购买力问题,退休金问题,改革问题,反对派以及工会反对质问的影响如影随形,马克龙民意不断下降,在这个时候劳民伤财举行什么“和平论坛”,也会引起更大社会反弹。无论从国际影响,还是国内反应,这场会议开得都有些尴尬。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吴立群
美国 法国 一战 全球化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