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中国银行业应该国退民进

来源: 上海金融开放研究院

2018-12-05 08:04

连平

连平作者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银行业向来是一个嫌贫爱富的行业,重资产轻人力是其特征,这一特征在中国的金融市场更为明显。所以有商业银行雨天收伞晴天送伞的说法。

本文为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上海市社联2018年度学术年会讲话,用观点鲜明、深入浅出的道理阐述了:中国银行业应该国进民退。以下是演讲全文。】

连平: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进行交流。刚才两位的演讲也很有启发,我的题目就像主持人讲的,是一个行业的问题,但事实上不然,跟中国整个经济长期的发展、改革关系十分的密切。

1. 间接融资占绝对比重

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40年以来应该说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2000年以后,银行业的开放,也就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要求银行业扩大对外开放,在这之后银行业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在2003年以后,大型银行都经过重组,引资和上市,与此同时,银行业的公司治理机制在总体框架已经看上去比较合理,整个一套公司治理机制跟国际上的一些大型金融公司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在这之后,中国的银行业为中国经济之后的平稳运营以及增长保持高速度,给予了很大的支持。迄今为止,银行业的资产在整个金融业中的比重达到85%以上,每年新增的金融融资比重也不低,银行的信贷可能是在70%左右,再加上表外业务,也就是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这些其实都是跟银行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占的比重加在一起超过了80%,也就是说增量中和银行业有关的融资依然占着绝对的比重。

2. 中国银行业的定力

2015年来除了支持经济增长,在保持金融体系稳定增长方面银行业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们知道2012年、2013年之后金融市场出现了很多波动,非信贷融资快速发展,造成了许多领域中的风险问题,比如说互联网金融等。从总体运行来看好多领域的金融出现了问题,但银行业还是平稳的运行,应该说银行业在控制风险方面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如果银行业出现很大的问题,那么整个金融体系出现系统性风险乃至于危机,恐怕也会是很现实的事情。但我们还得再进一步考虑,中国的银行业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它是不是就一定是做的非常好?其中就没有问题吗?我觉得这些年来我们看到周期性的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最近国退民进的问题炒的也比较热闹,和整个融资相关的问题其实都反映出,整个金融体系与我们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之间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或者是有明显的欠匹配性

3. 金融服务好民营经济和小微经济

党的十九大以及之后的经济工作会议和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来,金融要回归它的本原,要服务好实体经济。我的理解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说金融面对所有的行业和企业存在很大的问题,而其中最关键的还是说没有服务好民营经济和小微经济。从最近10来年的情况来看,三年左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和融资贵就要出来表现一次。

基本上是这样的一个情况,只要经济出现一些问题,经济运行感到有很多的困难,一定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又出现了问题。而今年以来不光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些大型的民企同样也出现了很多的困难。从这一点来看,其实问题的实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实质就是金融要服务好民营经济和小微经济

而且,说融资难融资贵其实最主要的问题不在于融资贵,而在于融资难,也就是融资的可获得性,民营经济、小微是比较困难的,这才是问题的实质。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最终还是要把眼光放在银行业,因为银行业是金融业的主体。

实体经济、民营企业需要获得融资,而提供融资的供给方在银行业,企业需要融资没有错,肯定是银行在提供融资方面存在问题。我认为就是银行业的体系和结构跟整个融资的需求,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需求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匹配。这是问题的实质。我的观点是中国银行业应该是国退民进

4. 银行业国有成分过高

现在的银行业国有的成分是比较高的。比如说四大国有银行,国家持股比重约在60-70%,有各种渠道。比如说财政部直接持有银行的股份,比如说汇金公司和中投公司持有股份。60%-70%这么高的比重有这个必要吗?其实没有必要,绝对控股51%就够了。

第二个明显的表现就是一百多家的城商行,整体来看,政府通过各种渠道间接持有城商行的股份比例大致达到50%左右。而城商行基本上都是由地方政府来任命董事长和行长,因此城商行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方政府的影响。

我们看到城商行在最近这七八年出现了一个趋势,许多小型的城商行组建成为一个省级银行,比如说江苏银行、富滇银行、徽商银行、江西银行、甘肃银行等等。把一系列小的城商行整合在一起,搞大资本规模难道是为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吗?

肯定不是,主要还是服务地方政府的需要。原来城商行的规模太小,资本金规模有限,支持大型项目有困难,所以要搞大,组合在一起,成为一家大型的银行,资本做大就可以支持地方大项目。当然支持地方事业发展总的来说也没有错,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问题就在于国有的成分偏高和地方政府的影响偏大,对于整个银行体系所提供融资的方向、结构、比重就会带来比较大的影响。

首先是整体来看,每年的信贷总量是既定的量,在这中间往往投向国有企业的比重比较高,投向民营企业的比重比较低。一旦经济形势不好,民营企业经营上遇到比较大的困难,看上去岌岌可危,银行在这个时候往往明显地减少对民营企业的融资。这种时候银行的风险偏好会明显下降,一些银行总想尽办法要把贷款收回来。所以就有了银行雨天收伞、晴天借伞的评价。

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政府采取了很多的办法,监管部门也有了很大力度的推动,情况已有所改善。但我觉得仅靠这些政策或者是引导,要根本改变这个问题难度是比较大的。

5. 改革推动融资结构与经济结构匹配

当前,需推动整个银行业体系和结构的改革,使得这个体系和结构跟民营经济的发展相匹配。从统计数据来看,民营经济占到整个GDP的比重超过了60%。但银行所提供的信贷在40%以下。

可能有人会说近年来不是很多民营企业把资金投入了银行,成为它的股东。这种现象是在发展,但问题是最终这些银行的控制权不在这些民营企业手里,它只是参股。刚才说到了100多家城商行,基本上都是由地方政府掌控,也就是民营经济在里面有一些参股,但拿不到最终的控制权。

所以整个银行业融资肯定是向着国有企业倾斜的。这就对民营企业融资带来了“挤出效应”,社会融资中民企占比就相对较小。尤其是国有银行的理念、风险的偏好自然会随着国有企业走,在考虑民营企业实际的状况和特点方面存在一系列的障碍。

在目前来看,银行业国有成分偏高,同时银行更多地受到地方政府的影响,从改善金融体系服务民营经济的要求来看,需要加以改变。只有通过变革,让中国的银行业更多的走向市场,市场化程度更高,让更多的中小银行民营化,这样才能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的解决起到较大的积极作用。

6. 改革推动融资结构与经济结构匹配

具体措施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一是四家国有大型银行,能不能把国有比重降下来,国家只占51%就够了,引入更多的民营资本和投资,进一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二是把大量的城商行推向市场,实行民营化,不要由地方政府进行操控,让他们更多地随着市场经济的运行发挥它的融资作用,自觉地服务民营与小微。

三是小型金融机构的改革。比如说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现在是财政也占到一定的比例,其实10%左右的比例是没有必要的,这个比例也可以降下来。长期以来,对于民营经济发展小型金融机构始终存在许多障碍。

比如说村镇银行,现在强调村镇银行的发起机构一定是一家金融机构,而大部分的金融机构都是国有的或者是由地方政府掌控的金融机构,由它来发起村镇银行,其实它又延续了国有体系的影响,这也应该进行改革。

要放开限制,不要强调一定由金融机构来做第一大股东。再如小贷公司的发展,其实也应该在很大程度上让其有机会转为商业银行。小型商业银行对于小微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但小贷公司搞了十年左右基本上是原地踏步,其对小微融资的作用可以说是杯水车薪。这也应该加以改革,允许优质的小贷公司转制为小型商业银行。

这样做有助于整个银行体系能够更好地为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服务,增加其信贷的可获得性。使得整个信贷分配格局能够更多地或者是较为合理地倾向于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这是应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

四是整个中国银行业的公司治理结构需要进一步完善,内部运行机制更加市场化,来提高它的效率。

从现在开始,我国需要用好这些金融资源。国家应将其所掌控的金融机构中的股份合理地释放出来,作为财政的重要来源。现在一说到减税降费,总是有人说没有空间。其实我们国家相应来说可以利用的资源还有很多。

在外部负面性陡然上升的情况下,已经到了十分需要用好这些资源的时候了。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银行业要加大改革的力度,推进整个银行体系结构的转变,使之能够更加的市场化,能够更好地为民营和小微企业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服务。

我的题目就叫中国银行业可以国退民进,其实就是讲银行业要加大改革的力度,使得市场经济元素,民营经济元素、商品经济元素更多地进入银行业,提高银行业的民营成份,使它能够合理地发挥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作用,来推动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我就说这些,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周雪莹
银行业 金融银行 民营 民营银行 实体经济 小微企业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

种地要先交钱?官方再通报:镇党委副书记被免

习近平: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

驻美大使谢锋:中国不是雅典,也不是斯巴达

王毅会见柬埔寨首相洪玛奈:中国永远是最坚定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