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外国网友称为“黑魔法”的中国鱼洗 你认识吗?

来源:观察者网

2017-08-11 16:57

【文/观察者网 高雪滢】话说,在YouTube上有一个叫“The Slow Mo Guys”的组合(慢动作组合),他们喜欢用高速摄像机捕捉各种物体的运动瞬间,并将这些慢动作镜头与网友分享。

9日,他们带来了一个来自中国的新玩意儿,看完这个东西,外国网友惊呼:“这已经不是黑魔法了,是巫术!”

这个被“慢动作组合”称为“中国喷射盆”(Chinese Spouting Bowl)的铜盆,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呢?

组合成员Daniel先在盆里装上清水,然后用双手摩擦盆的双耳,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盆里的水仿佛瞬间沸腾了!

摩擦的力度越大,喷射的水花越大,盆产生的嗡鸣声也越大。

在2500FPS(每秒播放的帧数)的慢镜头下,我们可以发现,随着手的摩擦,平静的水面先是从四周荡起了涟漪;

然后这些波纹开始互相交叉;

渐渐的,整个盆都晃动了起来,就像一个扬声器,嗡嗡地响,“慢镜头组合”直呼“设计太完美了!”

随着盆的震动,水开始跳跃,就像沸腾了一样;

阳光下的水珠就像钻石,晶莹剔透。

在5000FPS的慢镜头下,跳跃的水珠美到令人窒息。

Daniel发现,当自己双手搓动时,水都是从这四个角落震动;

单手搓动时,则只能在单边形成波纹。

因此,他们得出结论:手搓动盆的双耳产生的高频震动,使水珠从盆的四角喷射而出。

这段视频上传一天多,至今已有124万余次观看、2600多条评论。

视频请戳:


外国网友都被这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震惊了:

慢镜头下跳跃的水珠,美到让人想拿去当屏保。

外国网友惊叹于中国人的创造力,想买的心蠢蠢欲动……

这回,面对兴奋的歪果仁,中国网友算是栽了:我一个中国人都不知道这玩意儿是啥啊,再也不能嘲笑老外“大惊小怪”了……

其实,这个盆并不叫“喷射盆”,而是“鱼洗”,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器皿,自古便是王公贵族的玩物。

“洗”在中国古代是“盆”的意思,盆底装饰四鱼纹的,叫“鱼洗”;

盆底装饰两龙纹的,叫“龙洗”。

目前发现的鱼洗和龙洗都是传世之作,最早是在明代。

但根据文献推论,这种器物在先秦时期已被普遍使用,而能喷水的铜质鱼洗,最晚应该出现在北宋。

北宋何薳(yuǎn)《春渚纪闻》中记载,公元946年,晋初帝向辽太宗投降时,献上了一个瓷盆,盆的底部画有两条鲤鱼,盆中装满水时,鱼便跳跃如生。

鱼当然是不可能活的,但是如果摩擦盆的双耳,盆里喷出水花,就像鱼在跳跃一般了。

何薳写道:“至今句容(今南京、扬州一带)人铸铜为洗,名双鱼者,用其遗制也”。

也就是说,在他写书的时候(11世纪初),就已经有了铜制的洗。

那么,鱼洗和龙洗,为什么会让水“沸腾”呢?

这其实是物理学上的共振原理。

手快速而有节奏地摩擦盆边两耳,产生了振源,振波在水中传播,互相干扰,振波和反射波叠加起来,就形成了二维驻波,从而使盆里的水“沸腾”起来。

同时,盆体的高频震动,也会产生嗡鸣声。

波浪最大的地方,也就是盆壁震动幅度最大的地方,称为波腹。波腹处盆壁的微幅高频震动,使得盆壁拍击水面,形成水花。

古人将鱼嘴刻画在波腹处,浪花就好像从鱼嘴中喷出一般。

这种游戏实际上和盆的均匀度、手的张弛度有关。

盆体必须是薄而均匀的,盆边的双耳也必须是平衡、均匀的。

操作前,一定要将手心的油脂洗掉,才能形成较大的摩擦力。

如果双手松弛的、反向摩擦双耳,则震动频率每秒可达100次,出现四个点的跳水现象。

而如果双手紧绷、同向摩擦,且增大摩擦的力气和频率,则可能产生6、8、10、12、14个跳水点,震动的频率也会达到每秒数百次甚至上千次。

鱼洗的出现,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制器技术,已经达到了非常高超的水平。

现在,这一旧时王谢堂前的玩物,已经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古玩市场上有很多仿制的鱼洗和龙洗,某宝上也能淘到,一般价格在一两百块左右。

在中国的一些景点,也有这样的现象:游客可以花一块钱玩一次鱼洗或龙洗。

外国人更是对鱼洗充满了兴趣,各种拍视频大呼神奇、酷炫;

甚至将之称为“魔力之碗”。

网友:中国古人的智慧,真是令人惊叹啊!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高雪滢
中国 古代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