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良:在基层做扶贫干部是怎样一种体验

来源:观察者网

2017-06-08 07:25

刘成良

刘成良作者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我,

不做你的红颜,不做你的知己,不做你的爱人,不做你的任何人……

我宁愿,做你一辈子的贫困户!

那样的话,照顾我是你的责任!

你会经常来看我,你会每时每刻惦记我,你会给我送来温暖,你会给我送来RMB……

只要我,一不高兴就说不满意,一不高兴就说不清楚,一不高兴就说不知道……

自然有人会帮我收拾你的!

这是前段时间笔者朋友圈广为大家转发的一首小诗,是一位妻子写给基层干部的情诗:我宁愿做你一辈子的贫困户。看到这首小诗,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无聊,有些会一笑了之,而对于很多正在从事扶贫工作的干部而言,这首小诗,更像是一种能够戳中泪点的戏谑,心酸自不必言,那其中更多渴望的是来自社会各界的认同和理解。类似的诗歌、小文章经常会出现在朋友圈当中,被我那些做扶贫工作的朋友转发,或许一些在外人看来似乎有些荒诞的作品,却总能引起当下扶贫工作者的共鸣。

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

由于扶贫涉及到的部门众多,诸如发改、扶贫、社保、医疗、教育、农业、水利、交通、财政、电力、住建等,各个部门在总体要求下都拿出相应的贫困治理方案,而方案的最终落实都是要依靠乡镇来完成。因此,在基层总是会感受到来自各个部门的压力。尤其是当前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要求是精准,要做到精准就意味着有大量的调查材料、数据、图表以及照片等,并且在数字治理的背景下,这些都还要录入系统。对于县市级以上的部门来讲,由于专业分工,他们是不可能去做这些调查,只能以发文的形式督促基层。

笔者在西南A省某乡镇实际参与扶贫工作的时候,对此深有感触,以一周的单位时间为例:周末时,上级领导突然召集各乡镇班子成员开会,强调要做好健康扶贫等数据录入工作,并且会议上不断强调工作的严肃性和重要性,要求下周五之前必须做好相关书面材料的统计。这样一项工作看似简单,只要做好每一个贫困人口的《疾病筛查登记表》就行,但是真正去做工作的时候,并非如此。

每一份表格都有大量的内容选项,并且选项不是直接填写内容,而是需要将内容转化成代码,如劳动技能、脱贫状态、医疗保障、电子健康档案、贫困户属性、计生类型、疾病等,每个选项都有对应的数字代码,填写时需要不断地将事实进行数字化的转换。如果贫困户确有疾病,那么填写内容就更加复杂,需要填写疾病代码、疾病名称、二级疾病名称、患病年月、救治分类、治疗日期、治疗机构名称、属地、医院级别、医院类别、保障政策、治疗方式、是否住院、治疗效果、自付资金、新农合报销资金、大病保险资金、商业保险资金、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扶贫资金救助等一系列既专业又复杂的选项。如果要认真填写,就必须深入到每一个贫困户家中仔细询问,并且查看详实的报销及证明材料。即便如此,也不一定能够填写规范。

笔者亲自参与了表格的填写工作,发现如果要保质保量的填写好一份表格,至少需要一个多小时,并且其中一些选项涉及到专业的医学知识,根本没有办法填写,就连贫困户本人也讲不清楚。然而,这样一项复杂的工作,上级突然来文要求乡镇一周内完成,笔者所研的乡镇有四万人口,贫困人口有9000多,每一个贫困人口都要填写一份表格,而乡镇所有干部加起来也不过六七十人,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样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难度可想而知。

下乡时的山路

在政策的制定者以及表格的设计者看来,他们当然觉得想得越全面越好,信息越完善越好,越便于统计越好,充其量不过是多在办公室多思考一会,多在EXCEL上做几个操作而已。基层在执行政策时会发现很多信息根本没有任何作用,统计起来费时费力,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一件不得不做的无用功,基层干部感受到的这种心理折磨可想而知。值得说明的是,在一周时间内,乡镇干部不仅有这一件事情要做,本身的业务工作以及其他工作都需要处理,他们只能加班加点来完成这种突如其来的工作。

在做工作的时候,笔者也深有感触,我们都是在傍晚下班的时候,一起坐车到村庄里去找贫困户填写材料,所在的乡镇地域面积非常辽阔,到一些偏远村庄往往要开上一个多小时的车,沿途都是山路,道路狭窄,往往仅容一车通行,有的还没有硬化,陡坡转弯处往往是悬崖,危险可想而知,更何况是夜晚在山间穿行。有几次我们都是夜里十二点多钟行走,拖着疲惫的身躯坐在车上,片刻的宁静都会去小憩,根本顾不得外面的路有多么危险。然而,在我们刚刚勉强应付完这样一项复杂的工作时,上级又来一个文件,要求摸底调查贫困户的种养殖需求,可想而知又将是一番苦战……

晚上十点多在村庄中开群众会

一切为了“精准”

从理念上来讲,在精准的前提下进行扶贫当然能够保障扶贫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但是在实践中,精准很难实现。作为一项政治任务,考量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的关键在于最后的验收和考核。为了保障验收和考核的客观性,往往是由国务院扶贫办委托的第三方来对扶贫成果进行评估,同时还有不同省份之间进行的交叉检验,这些都达标的话,那就算顺利完成任务了。而作为验收和考核方,他们不可能深入了解一个地方,判断一个地方是否脱贫的标准就是按照几项硬性指标来对照,既要看材料工作是否扎实,又要到农户家中去实际走访。

这些都迫使各级政府将扶贫中的材料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甚至不惜用精益求精的态度来认真执行。如笔者在西南B省调研的时候,每个贫困户都有一个专门的帮扶干部来负责,其中帮扶干部每年都要填写一本帮扶手册,主要记录贫困户这一年家庭经济收据的变化,从而客观反映扶贫工作对于贫困户收入的影响。这样一本册子大概有两千个空格要填写,并且前后都有逻辑关系,要细致地记录每月的收支状况等。说实话,笔者成长到现在,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人会这样记录自身的收支数据,更何况是让一个外人去记录农民的那些收支情况,怎么可能做到精准呢?又有多少人会清楚地记得自己在某月某日赚多少钱花多少钱呢?

更为荒诞的是,这些琐碎的生活细节不仅要记录在帮扶手册上,还要随时接受各种暗访组和督察组的检查,他们直接拿着手册到农户家中随机走访,看看记录是否属实,工作是否到位,农民又怎么能够记清楚家中的每一笔细账呢,回答与手册记录有出入是正常的事情,更何况还有一些农民认为只要说到越穷得到的帮助就会越多,还有的农民随便乱讲,这些产生的出入都会被暗访组视为工作不到位,轻则通报批评帮扶干部,重则启动问责程序。B省政府对于这项工作的苛刻程度竟然到了整本册子填写错误的地方不能够超过两处,否则就视为不合格。即便是填错了,农户在一旁签字按手印证明也不可以。

类似需要统计上报的材料、报表数据非常多,这些数据材料极大地占用了基层干部的时间,使得他们难以抽出身来做实际扶贫工作。下表为中部某县扶贫干部需要在一个多月中完成的材料工作列表。

谁是贫困户?

扶贫工作做到现在,总是面临一个困境:究竟谁是贫困户?按照当前贫困线标准,人均年收入在3100元是贫困户,那么人均年收入3200呢,这样算不算是贫困?如果农民身体健康,愿意打工,很难成为贫困户,事实上有些人已经形成了“等、靠、要”的思想,根本不愿意吃苦,不愿意打工,没有发展的动力,那么家庭收入肯定就会低于贫困线,政府就不得不去管理。如笔者在西南A省就接触了很多这样的人:

Y今年30岁,和父亲、妻子、两岁多的孩子在家(全家人身体都很健康),是村里的贫困户。在下乡工作时,我一直很好奇Y年纪轻轻,究竟在家做些什么,就问了他一些问题,而他的回答也都很耐人寻味。

我:你在家都做些什么,怎么不去打工?

杨:种玉米,结婚前打过两年工,有了媳妇、小孩,就不想吃苦了。

我:家里有多少地?

杨:我都记不得了

我:(还是不理解他们年纪轻轻在家做什么,就继续换着方式问)那你们夫妻平时都做什么呢?

杨:我在家栽点玉米,砍点柴烧,她就是喂两头猪,放牛。

我:喂猪是卖的吗?

杨:喂猪是自己吃的,一年吃一头,嘿嘿。

我:那你觉得家里困难吗?

杨:困难。

我:怎么困难?

杨:没有钱就困难。

我:(我还是不理解他为何不出去打工,就绕到老话题上)出去打工不就有钱了?

杨:有了媳妇,就不想吃苦了。

Y很坦率地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不想吃苦,年纪轻轻就选择了在家守着老婆、孩子。像Y这样并非个案,村庄中有大量的年轻人,无论结婚与否,不愿意吃苦的确是这些人身上共有的特征。这段时间正值春耕,可以看到很多农民都在田地里劳动,那些年轻人也参与其中,不同的是,相当一部分年轻人都喜欢蹲在田间地头抱着手机。甚至我上午十点多去农户家里时,一些年轻人还躺在被窝里抱着手机玩。

扶贫干部在村庄中开群众会(在村年轻人非常多)

贫困户该不该是特权户?

当下的扶贫力度是史上空前的,只要成了贫困户,就可以在医疗、教育、贷款、产业、就业等方面享受一系列的政策红利,甚至政策规定贫困户如果有慢性病的话,还要有专门的医生签约管理服务,没有评上贫困户的话就一无所有。为了帮助贫困户脱贫,制定周密详尽的政策本无可厚非,但是政策赋予了贫困户众多的福利,从而使其成为了特权户,就难免有失公允了。

贫困户的特权不仅在于享受的这些政策方面,还有就是对于这些政策的提供者、服务者有着“一票否决权”。贫困户能够向暗访组、考察组以及最后的验收组陈述政府的帮扶绩效,并且其陈述的主要内容往往能够成为上级评估扶贫成效的参考标准。这就使得贫困户可以制约着地方政府以及扶贫干部。所以,一般扶贫干部对于贫困户的态度都比较好,节假日都会嘘寒问暖,送一些小礼品以表慰问,甚至一些地方在贫困户要脱贫的那一年额外再送上一个大礼包。当然,如果贫困户为人实在、诚恳,还好算好,但是总有一些喜欢贪图小便宜的人,甚至“等、靠、要”思想很严重的人,那扶贫干部就有的罪受了。

笔者走过很多地方,扶贫干部都讲到了那种懒汉带来的困扰,有的送东西到贫困户家中,他都不会帮忙拿一下;有的想要什么东西,拿起电话就给扶贫干部要;有的明明有手有脚,身体健康,但是就是不愿意劳动,他不愿意劳动,收入就打不到脱贫标准,扶贫干部着急的要死,这些人生活的怡然自得……

西南B省某村的第一书记M告诉笔者,他就很冤枉地上过一次省里的黑名单。2016年,暗访组来到某农户家中,询问第一书记是否给过帮扶,帮扶工作是否做到位。户主不在家,他的家人直接说没有。结果M就被全省通报批评。事实上,M不仅从本单位帮农民争取了五千元的建房补助,还帮贫困户争取过其他项目,这些都有照片为证,户主和村干部也能够证明。但是M已经被通报批评了,尽管有证明材料,也没法洗去他的这一“污点”。

群众虐我千百遍,我待群众如初恋!

由于扶贫工作带来的基层矛盾还在不断地发酵着,笔者调研过的多个省市的基层干部都在反映这一问题,他们觉得现在到村里做工作越来越困难了,能够明显的感觉到那种紧张的干群关系。在实际参与扶贫工作的这段时间中,笔者也对此深有感触。

扶贫干部夜里下村做工作

进村的道路

有次,在我们晚上十点多结束工作的时候,准备再去刚开始的一个农户家中问问情况,她之前说自己想再考虑考虑。到她家的时候,她们家的灯还亮着,在外面叫了几声户主的名字,等了还几分钟,女主人才慢慢出来。而她走出屋外的第一句话是“你们还没走?”那个语气明显不是疑问,而是不悦。由于屋外是一片漆黑,他们家的位置要高一些,距离他们家十米处有路灯,我们想请她到路灯下去说,这样看文件、签字也方便一些,她冷冷地说,“我就站在这吧,有什么话在这说也行”,反复请了几次,她都不愿下来。

就这样,她在黑暗中居高临下地俯视着我们,我们站在路灯下仰望着同她对话,对话内容也很简单,她就是不愿意签字,说什么时候把她们家房子前面的挡土墙做好了什么时候就给钱,反正就是不签字。承诺书上的内容也比较简单,就是承诺把钱交给村委会、承诺在修公共基础设施的时候不阻拦工程,同意的话就签字,不同意的话,也要签一个字,说明理由。但是她不同意也不愿意签字,最后敷衍说自己不会写字。没办法,我们只能离开。

类似的场景还有很多很多,在好几次笔者都差点愤怒的拍案而起的时候,一同做工作的乡镇干部都还在很耐心的给群众做工作。事后,我曾问过他们为什么会这么耐心。他们的回答是:习惯了!不耐心没有办法,群众有气就让他撒,他撒完气了,你再讲道理就容易多了……

在基层做了扶贫干部,就意味着要时时刻刻开会、加班、下乡、填表、应付各种检查……在繁重的工作中,不仅要学会“分身”,还要会各种技能:医疗、工程、统计、农业、畜牧、水利、电力、计算机等,因为乡镇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扶贫又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笔者参与扶贫工作的一个多月中,这些全都尝试了一遍。

凌晨扶贫干部还在加班做材料(当晚加班到凌晨两点多)

“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爱,而我却给不了”,发出这句感慨的可能是一位外出打工农民,也有可能是扶贫干部。在工作上,80后、90后逐渐成为了基层工作的主力,也是参与扶贫工作的核心力量,但是在生活中,这批年轻人也是刚刚开始自己的小家庭生活,娶妻、生子。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下,基层干部打趣说“我们都是周末夫妻”。刚开始,笔者还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后来才知道,所谓的“周末夫妻”是夫妻俩仅能在周末见上一面,甚至连着几个星期都见不到面,成为了“月度夫妻”。这些要不是亲眼所见,真的很难相信,笔者在西南A省参与扶贫工作的时候,多少个夜里乡镇办公楼都是灯火通明,干部晚上加班到十二点是常态。尽管,这些扶贫干部在工作中有着坚强的外表,面对各种摧残都可以保持耐心,但是只要走进他们的内心,都会发现许许多多柔弱的故事。

中国的脱贫攻坚工程可以在世界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在这项波澜壮阔的工程中,离不开无数人不懈的努力。本文聚焦于基层干部,他们作为国家政策的最终执行者,承担了巨大的压力,也面临着最为严峻的挑战,在扶贫的道路上,他们牺牲了很多,他们的努力和付出,值得更多的人去关注!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小婷
扶贫 农村扶贫 基层治理 基层官员 三农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对华‘去风险化’,在德国引发了出人意料的现象”

欧美将“经济制裁”伊朗?以外长:已致信32国

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

劝不住?以色列誓言“报复”:美国与我们站一起

法军参与?马克龙:应约旦要求拦截伊朗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