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后,香港重启大型填海造地工程

来源:观察者网

2018-02-06 16:21

【观察者网综合报道】有调查显示,住房已成为香港人最头疼的问题,而其原因之一正是土地供应不足。据人民网报道,5日,香港特区东涌新市镇扩展计划填海及前期工程举行动工典礼。该项目已获拨款逾20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65亿),工程启动后计划填海130公顷,从而容纳14万新增人口。

据了解,香港填海造地已有百年历史,德辅道以北的中环、铜锣湾、尖沙咀东等繁华地区都建在依靠填海而得的土地上。截至2013年,香港从填海工程获得的土地面积逾67平方公里,占香港土地总面积约7%,容纳了27%的香港人口及70%的商业活动。

但自上世纪90年代开建的东涌新市镇之后,至今再未有其他新市镇落成。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5日的动工典礼致辞中表示,该计划标志着政府全力增加土地供应的决心,未来特区政府会继续努力拓展土地,满足香港中长期在住屋、经济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需要。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右三)、发展局副局长廖振新、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长林世雄等出席典礼。图自

缺新市镇致地荒:“填海,再出发”

据人民网报道,据了解,东涌新市镇扩展计划将会填海130公顷,预计2030年完成,届时可提供4.9万个住宅单位和87万平方米的商业楼面面积,容纳14万新增人口,并创造4万个就业机会。

香港文汇报2月5日报道称,4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政府网站上发表了文章——《填海,再出发》。

他称,“事实上,填海造地在香港已有百多年的历史,是香港受地理限制之下增加土地供应、推动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可是,因为种种原因,香港填海造地的工作近十多年来放慢下来”。

据报道,受环保人士抗议等原因影响,在2000年至2015年期间,香港通过填海所产生的土地合共只有690公顷,远少于1985年至2000年期间的3,000公顷,减幅近80%。

陈茂波称,香港建设上一个新市镇已是约20年前的事,到2000年后再没有新的新市镇落成,“这也是我们现在土地供应紧张的深层次原因之一”。在该些现有的新市镇当中,不少土地都是由填海所得,对解决本港市民住屋问题起着关键作用

上世纪90年代发展的东涌新市镇落成后,至今再未有新的新市镇落成。图自香港政府网站

陈茂波指出,现时香港共有逾350万人居于沙田、元朗、将军澳、东涌等多个新市镇,占全港人口近一半。新市镇的发展让香港人大幅突破了土地不足的限制,让一代又一代香港人得以安居乐业,某程度上亦成就了香港过去高速成长的故事。

现在的新市镇不少土地都是由填海所得,如图中的沙田,对解决本港市民住屋问题起着关键作用。 图自香港政府网站

他表示,十分高兴看到香港以填海提供较大幅用地供发展的方式,能够重新再出发,并指这对香港未来的土地供应而言,将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扩规模、增就业、促多赢

据报道,陈茂波指出,东涌目前人口约8万,即使计入正在进行中的项目,人口也只会增至约12.4万,远低于其他成熟新市镇如沙田(包括马鞍山)70万人,或大埔28万人的规模,此外,受规模效益影响,东涌地区还缺乏许多配套设施。

陈茂波表示,可以东涌新市镇扩展为契机,在增加逾4.9万个房屋单位(公私营房屋比例为63:37)、容纳更多人口的同时,大幅改善当区的配套设施,包括增加两个铁路站、一个标准运动场、教育设施、诊所等,并借此创造逾4万个工作机会。“由此可见,发展新市镇是增加房屋供应、改善小区环境和配套设施的多赢方案。”

东涌新市镇扩展后将成为配套设施更完善的小区。 图自香港政府网站

据报道,陈茂波称,随着社会进步,香港在填海工程技术方面已相当先进,可做到发展与保育并重,尽量照顾生态环境及周边小区

他以此次东涌东填海为例指出,特区政府与专家及顾问公司商讨后,决定采用非浚挖方法进行工程,减少因淤泥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参考澳大利亚、美国等国经验,在填海土地的岸边重塑“生态海岸线”。

陈茂波介绍说:“日后大家到东涌东的海边,放眼所见将不只是水泥建造的人工海堤,而是看到由红树林、蚝篮、生态砖组成的海岸线,海洋生物既可在此形成潮汐生态系统,居民也能获得一个自然优美的公众休憩空间,两全其美。”

东涌东填海后重塑的生态海岸线。 图自香港政府网站

盼各界务实看待、互相体谅

陈茂波感谢社会各界在相关公众参与活动中保持实事求是、互相体谅的态度,让计划在实际可行的调整后得以顺利展开。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指出,未来香港仍有多个填海造地的建议和数个重要的新市镇项目,例如洪水桥、古洞北/粉岭北、元朗南及锦田南。相信只要大家能下定决心,以务实和相互体谅的态度看待,填海及新市镇发展的成功故事便能重新再出发,让市民得以安居乐业,为香港的稳定繁荣续写新的篇章

延伸阅读:香港填海造地项目争议不断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近年来,香港填海造地要面对的社会争议一直不少。连番争议令政府一直犹豫不决,间接加剧了今天和往后因土地短缺产生的问题。

一直以来,香港城市发展都是通过填海造地以增加发展用地。香港的九个新市镇中,有六个是在填海土地上兴建,包括荃湾、沙田、屯门、大埔、将军澳和东涌。不过,在2000年后,以填海造地建设新市镇的工作近乎停顿,导致公共房屋觅地困难,供应严重滞后等问题。相反,相邻的新加坡和澳门近年却积极填海造地。新加坡填海令土地面积增加了两成四,而澳门则增加了一点六倍。

除了可以提供大面积作全面规划的土地外,相对于其他如征收农地和棕地等增地办法,填海造地的好处是不用经过收地赔偿这个既具争议又冗长的过程,亦免却因政府要与发展商洽谈补地价而被社会标签为官商勾结。另外,填海亦可解决本地过剩填料和发展岩洞和地下空间所产生的填料的处理问题。

填海既是争议性的课题,社会意见亦不容忽视。有不少人虽认同填海造地有效解决土地短缺和提供土地储备,“但就不要在我这区”。明显地,当地居民对填海后的小区环境影响(例如交通和景观等)非常关注。

此外,有反对意见认为,填海只会制造更多海景豪宅,平民百姓根本无法受惠。但增加土地供应和拨地建私楼还是公屋是两回事。建屋用地不增加,就连建公屋都没有地。

环保组织和渔农界也对此有意见,认为填海会破坏天然环境,影响海洋生态,令中华白海豚等海洋生物无处栖息;填海还会减低渔获,影响渔民生计。这些都是实实在在要面对的关注。所以,尽管社会认同填海是其中一个增加土地的办法,但政府必须设法减少对自然生态的损害,并提供额外的保育方法。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童黎
香港 填海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重庆通报“燃气费异常”:燃气集团党委书记被免职

“伊以都在降调”,国对国直接打击结束?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