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舰女兵集体亮相 遍布全舰各作战岗位(高清组图)

来源:中国军网

2014-03-19 15:42

3月18日,中国军网刊登了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上女舰员的照片,引起媒体广泛关注。本月初,辽宁舰新年度的试验训练任务如期展开。辽宁舰现有女官兵90余名,分布在航海、航空、作战等各作战岗位。所有女舰员跟男舰员一样,在世界上“最危险的4.5英亩”的甲板上保障飞行。她们的口号铿锵有力:我们首先是军人,其次才是女人!

辽宁舰女舰员在进行队列训练

她们身披七彩马甲,战风斗浪,在大洋上书写新一代共和国女军人的奋斗航迹;她们悄悄咽下苦涩的泪水,洒下拼搏的汗珠,在深蓝航迹上擎起“半壁晴空”。

作为第一代航母女舰员,她们用青春铺路,用生命奉献,共同见证着我国航母建设发展的历史进程。

目标 追寻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

这一幕,气象工程师刘寒终生难忘——

2013年11月23日,辽宁舰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起飞,举世瞩目。刘寒和战友们共同迎接英雄试飞员凯旋。塔台上,凯旋的试飞员给了刘寒一个热烈拥抱,现场顿时响起经久不息的欢呼和掌声。

作为准确预测可飞行日、精心保障各型号舰载机飞行训练的气象工程师,刘寒再次用精湛的专业技能证明了自己。

39岁的刘寒是女舰员们的“老大姐”。每次出海训练,当指挥员问:“刘寒,明天能飞吗?”她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岗位的重要和投身航母事业的价值,一种光荣与骄傲在心中油然而生。

同时,与之相伴而生的是压力和责任。每次舰载机飞行训练时,她绷紧神经实时观看气象变化,生怕有丝毫闪失,直到最后一名试飞员安全挂锁着舰,才如释重负。

“航母让我的人生变得精彩而厚重!”刘寒一语道出舰上许多女舰员的心声。

飞行前气象值班女舰员进行风力参数测定

航海部门副航海长韦慧晓是辽宁舰第一位女博士军官。2012年12月,即将从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博士研究生毕业的她,主动给海军有关部门寄去了一封自荐信。信中说:

“尊敬的海军首长,我在新闻上看到海军培养舰艇初级指挥军官队伍中出现了女学员的飒爽英姿,即将毕业的我备受鼓舞。请给我一个能到部队服役的机会,我定当矢志不渝,精忠报国!”

一腔热血投身军营并不是韦慧晓的一时冲动。她出生于革命老区广西百色,大二时就光荣加入了党组织。毕业后以突出业绩为国内某知名企业带出“最佳团队”,个人被评为“金牌员工”;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她曾去西藏志愿支教两年。

入伍前,韦慧晓的人生履历里不缺精彩和价值。是什么信念和力量让她选择了军营,选择了航母?

“是英雄梦!我在这里找到了为之奋斗终生的梦想!”韦慧晓经过一年多的军营历练,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采访时,即将去大连舰艇学院参加舰艇指挥专业培训的她再次掷下豪言:“我的事业在海上!”

话务女舰员在机房值班

所有航母官兵都是为了梦想而来。

“女儿不展深蓝志,空负满腔航母情。”这是航空部门弹药统计员郭瑾瑜的励志感言。弹药舱,这听起来更像是男兵的“领地”。但这个看起来文静清秀的女兵,却日复一日地和弹药“亲密接触”,成为辽宁舰第一个穿“红马甲”的弹药女兵。

10多米深的弹药底舱,她手持弹药信息终端,录信息、查资料、做登记,干得认真细致。为了弄明白弹药信息系统的每一个数据,有段时间她除了值更,就扎进舰上资料室,把跟弹药有关的书籍读了个遍。

“现在,弹药就像我的亲人、朋友,我爱它如生命。”对专业懂得越多,了解得越透彻,就越能发现其中的问题。郭瑾瑜每次都认真地将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以书面形式交给中队长,其中“软件系统屏蔽”“弹药储存分系统优化”等多项技术改进意见,被科研院所和工业部门的专家们一一采纳。

弹药女舰员登记撤收训练弹药

 

挑战 为共和国航母建设而奋斗

被誉为海上“流动城市”的航母,对于常人来说简直就是迷宫。可对于监察中队监察兵李婷婷来说,这里的一切都太熟悉了。监察兵的职责,要求她熟悉全舰的每一个角落。只要给出舱室代号,马上能确定具体位置;6分钟之内,能从航母上任何一点赶到指定现场。

安全监察值班员排查危险物

航母上下共有20多层,不算上各层之间的直梯,光每层通道距离总计就超过6公里。要练就6分钟内赶到航母任何一个角落的过硬本领,第一条就是体能绝对要好。李婷婷至今还难忘,为了增强体能素质,2012年12月入伍后,她同舰上其他21名女兵一起在大连舰艇学院经历的魔鬼式训练:每天晨跑3公里、托举杠铃数百次,每日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

5个多月后,包括李婷婷在内的21名女兵发生了脱胎换骨的改变,她们3000米成绩均在13分钟以内,全部达到男兵的考核标准。

体能素质过关,只是取得了上舰资格证。要想通过岗位资格认证考核,则需要大量专业理论的学习。

辽宁舰上的女舰员一起学习专业知识

操纵兵吴晓的岗位,在指控平台。如今的她能够熟练地判定区域内飞机和舰艇态势,能对执掌的装备进行各种内部检测。然而,毕业于大专财务专业的她,曾面对高等数学、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等岗位资格认证培训课程,简直如读天书。

“在军人的字典里,没有后退与后悔。决不能被淘汰!”吴晓开始向艰深的专业课程发起冲击,5个月的培训,仅学习笔记就记了8大本、20万字,最终以优异成绩通过岗位资格考核。

穿上消防服的女舰员张明珠与男兵一起值班

舰上所有作战岗位向女舰员敞开,全部战位可以竞争上岗。女舰员袁华本来是学安全消防专业的,可当时消防岗位不缺人,重新选择专业时,看到机电兵有空缺,她干脆地说:“就选机电兵吧!”

海军有句俗语:“当兵不当机电兵”。高温高湿高噪音的作业环境,令许多男兵都“望而生畏”,更别说对女兵有多大的挑战。“我就是要挑战男兵,超越自我!”正是这股不服输的精神,让袁华坚定地成为一名机电部门损管兵。

袁华敢于挑战机电兵,是有底气的。2013年4月,袁华在海军工程大学安全系进行安全消防专业培训时,3000米考核以11分半的成绩稳居第一。

全舰3000多个舱室,管路遍布各个角落。独立值更后,袁华和男兵们一样上夜班、下机舱,一起摸管路,排故障。特别是下深舱,光线黑暗,没有灯光,每一次爬行,总免不了磕磕碰碰,身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每次从管道中钻出来,白净的脸上满是油污,但她乐此不疲。

如今,袁华骄傲地说:“现在,我隔着厚厚的铁板,就知道下面是什么管道,在哪儿拐了个弯,向哪个方向延伸……”

电工女舰员检查设备

女舰员在机电集控室里值班

 

坚守 扎根航母诠释无悔抉择

春节过后刘寒休假,兴冲冲地赶回家,想陪爱人徐国志好好过个元宵节。推开家门,刘寒愣了:房间里到处是厚厚的灰尘。刘寒放下行李,二话没说,开始打扫房间。

缺了女主人的家不像个家。一边是牵挂的丈夫,一边是挚爱的工作。那一刻,刘寒心里特别纠结。爱人安慰她:“你能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我为你高兴。一个人的日子我已经习惯了。”

除了刘寒,舰上还有3名已婚女舰员,她们长期与爱人孩子分隔两地,都得到了家人无条件地支持。

航母甲板作业女舰员

航母某部门工程师张玉玲的爱人管旭军为了支持妻子,研究生毕业后主动申请到海军工作,如今夫妻两人共同奋斗在航母第一线。

令张玉玲难忘的,莫过于去年休完产假回到部队的那段日子。因为驻地没有宿舍,她又经常出海执行任务,没有条件把孩子带在身边,只好把孩子托付给兄嫂。“骨肉分离”撕心裂肺,战友们劝她调整到工作家庭能兼顾的舰船上去,她也曾动摇过。可一想到要离开热爱的航母战位,她总是舍不得。

“我们首先是军人,然后才是女人。”张玉玲说:“既然选择了航母,注定要舍弃很多。”

辽宁舰女舰员任颖琦参加战伤救护演练

对于女兵来说,最难的是面临走留选择。大学生士兵、通信部门信号兵吴冬燕是辽宁舰首位女上士。入伍6年来,她苦练手旗、灯光和旗号灯等专业技能,第一个拿到岗位资格证书,3年收发报文上万组无差错,还发挥英语专业特长,为部门翻译了4万多字的技术资料,是个难得的人才。作为骨干,舰上领导两次报她提干,但两次都未能如愿。去年年底,吴冬燕中士服役期满,面临走留,她毅然决定留下来。

起飞之前女舰员忙沟通

信号女舰员在进行旗语训练

记者采访时,吴冬燕正在海军某士官学校进行为期两个多月的国际信号培训。记者拨通电话,她动情地说:“第一次义务兵服役期满留下来,我不犹豫;第二次中士期满留下来,我不后悔。作为一名信号兵,我有我的自信和骄傲。”

深蓝大洋,一名航母信号兵的自信代表着这艘舰的自信,而这艘舰的自信代表着中国海军的自信……

女舰员在维护装备

下班后欢乐的“彩虹女舰员”

获奖多多的三八红旗手女舰员群体合影

(观察者综合中国军网、解放军报报道)

责任编辑:陈佳静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明年开工!越南总理:确保中越铁路顺利对接

“若我们曾抱一丝幻想,中国半导体发展不会如此迅猛”

《心智对话》直播:世界科创的旧中心与新势力

12年造20公里,这条日本承建的越南地铁终于投运

沙利文放话:特朗普跟中国谈不成“大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