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军工程大学90后博士研究生张俊杰:要为中国造最先进的武器

来源:观察者网综合

2016-10-12 08:16

“要为中国造最先进的武器。”这是2010年,火箭军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张俊杰在献身国防志愿书上,写下的诺言。

10月11日,新华社报道了这名矢志献身祖国国防事业的90后学霸,以下是全文:

走进中国战略导弹部队高等学府火箭军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张俊杰站在英姿焕发的人才方阵中,浑身透着独特气质——睿智沉稳、坚毅笃定。

这名普通的军校学员,年仅24岁,外表看似安静,内心“小宇宙”却随时爆发,他对记者说:“作为一名青年军人,应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我梦想成为世界级科学家。”

资料图:张俊杰(板书者)

导弹学府里的“学霸”

在许多人的眼中,张俊杰是火箭军工程大学当之无愧的“超级学霸”。

论文发表于SCI期刊是许多科研人员的目标,但他在本科期间早已实现;2013年8月,第八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颁奖大会召开,他作为全军唯一一名军校的本科学员,登上了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入学6年来,他先后获得首届全军物理创新一等奖、全军院校数学建模一等奖……

资料图:张俊杰(坐者)

而要成为一名“超级学霸”,却并不容易。单拿为了学好英语来说,他制定了魔鬼学习计划,把每篇课文都背下来,背一篇就撕掉一篇。

当课本慢慢变薄,他的外语水平却逐渐提高,后来夺得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

做本科毕业设计时,他感到指导老师给的课题难度不够,主动提出另一个超出本科生研究范围的课题。经过多次失败与挫折,他最后写出的毕业论文在SCI期刊发表。

目光紧盯基础研究

3年前,在全军首届物理创新大赛决赛现场,张俊杰研究出的一个由扬声器加麦克风组成的简单设备,成为了赛场关注的焦点。

这个名叫“基于驻波法和电脑声卡的实时液位测量系统”的参赛作品,得到了评委们的青睐,最后获得一等奖。这是张俊杰将目光紧盯基础研究取得的成果之一。

基础前沿领域的长期积累是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力量源泉,但是由于难度大,短时间难产生效益,一些人“敬而远之”。可张俊杰在硕士在读期间,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将专业改为基础物理研究。

在学习过程中,当了解到反引力研究对提高武器装备的瞄准精度等方面将起到极大推动作用,他就把研究方向锁定在了这个公认的世界难题上。

后来,通过不懈努力,他创新计算方法,终于解决了其中的一个难题,并将研究成果发表在一家国际著名专业刊物上。

让实验室成果走进基层部队

“要为中国造最先进的武器。”这是2010年,张俊杰在献身国防志愿书上,写下的诺言。

“他正在努力让一个个实验室成果走进导弹部队,发挥应有的作用。”导师许鹏这样评价自己的这名“得意门生”。

有一次,基层部队的一名营长来学校与学员交流时,说起了一件“挠心事”:很多导弹阵地地处山区,现行的河流水位实时监测办法耗时长、程序复杂,操作难度大,稍有不慎可能会给阵地安全带来隐患。

张俊杰决心攻克这一难题。可要想改变传统模式,拿出更简便实用、精确高效的新办法,难度真不小,一些人劝他别去碰这个钉子。他却坚定地说:“实验室如同战场,军人面对困难决不能当逃兵!”

后来,经过无数次实验攻关和调试完善,他终于研制出一套新式的测量系统,由于便携实用,受到基层官兵的肯定,还获得了国家专利证书。

“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总会离梦想越来越近。”张俊杰一直这样鼓励自己。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地处中国西安,是中国唯一一所培养战略导弹部队指挥技术人才的高等军事院校 ,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重点院校,是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士授予权单位之一,被誉为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军官的摇篮。

火箭军工程大学原是一所为地面炮兵培养初级指挥军官的军事院校,前身为西北军区炮兵学校,先后更名为第一炮兵学校、西安炮兵学校、炮兵技术学院、第二炮兵技术学院、第二炮兵工程学院、第二炮兵工程大学,2015年12月底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的成立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截至2015年底,学校下设3个学院、7个专业系、2个研究生管理大队和若干学员旅,形成了以导弹高技术应用工程为特色,以技术为基础、技术与指挥相结合,以研究生教育为龙头、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兼有任职教育等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火箭军工程大学校园及学生

责任编辑:周远方
火箭军 中国国防 国防科技 大学教育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伊以都在降调”,国对国直接打击结束?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

“以色列精心策划俩月,但严重低估了伊朗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