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三步走”目标也提前了15年

来源:观察者网

2017-11-14 14:17

【文/观察者网-正经君】

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消息,截至11月10日,党的十九大文件及学习辅导读物发行总量达到7174万册。其中,《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一书的撰写者包括19名党和国家领导人。连日来,《人民日报》陆续刊发了这些文章,今天(11月14日)刊发的是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的文章:《牢固确立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人民日报》版面截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报告更新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指出要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和国家安全需求,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益,确保到二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力争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许其亮在文章中指出,这意味着将原来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目标实现时间提前了15年。

观察者网-正经君注意到,原先的“三步走”目标是江泽民提出的。在当年12月7日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江泽民明确提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文章附后)

这三步分别是:

第一步,从现在起到二〇一〇年,用十几年时间,努力实现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提出的各项要求,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和军费的相应增加,加快我军质量建设的步伐,适当加大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力度,完善武器装备体系,全面提高部队素质,进一步优化体制编制,使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一个较大发展。

第三步,再经过三十年的努力,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江泽民指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关键在第一步;在跨世纪的这十几年时间里,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加强质量建设的方针,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必须注意突出重点,着力解决最关键的问题;必须抓住机遇,积极推进军队改革;必须高度重视科学技术进步,加快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培养。他强调,各军兵种都要把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建设放在优先地位,使之成为应付局部战争和突发事件、完成新时期军事斗争任务的中坚力量。

可以看出,第一步和第二步是一个长期的阶段,我军建设一直处在“机械化尚未完成、信息化刚刚起步”的过渡时期,整体作战能力与使命任务还有较大差距。

2014年11月,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常万全在第五届香山论坛上发表题为“中国军队与亚太安全”的主旨演讲时再次指出,中国军队仍处于机械化尚未完成、信息化刚刚起步的发展阶段,与世界先进军事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2015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在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方面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完成国防与军队改革目标任务,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取得重大进展,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2016年,中央军委印发《军队建设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对“第二步”要达到的目标进行了解释,规划纲要指出,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打下更为扎实的前进基础。未来5年,军队主要领域发展指标要取得较大突破,关键作战能力要实现大幅跃升,整体发展布局得到明显优化。

11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军委联指总指挥习近平视察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表明新一届军委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全军各项工作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的鲜明态度。这是习近平察看了解中心值班备战情况。

翻页请看为许其亮文章全文和江泽民讲话节选:


牢固确立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许其亮

党的十九大精辟概括习近平主席领航强军兴军的伟大成就和理论创造,鲜明提出习近平强军思想,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了根本引领和科学指南。牢固确立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对于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习近平强军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军事实践的宝贵结晶和根本引领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立足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围绕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确立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明确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的时代课题,布局展开强军兴军的战略举措,全力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了强军兴军新局面。5年砥砺奋进,党的军事理论创新与军事实践创造同步发展,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强军实践中丰富升华,强军事业在习近平强军思想引领下阔步前行。

扭住忠诚于党、听党指挥强基固本,我军思想政治根基更加牢固。面对国内外形势深刻复杂变化,面对意识形态领域尖锐复杂斗争,确保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本色永远不变,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军面临的根本性问题。习主席始终把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作为强军之魂,高度重视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和掌握部队,领导召开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鲜明提出我军政治工作时代主题,开启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新篇章。全军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跟中央部署扎实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每年突出一个主题搞好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开展党史军史学习教育,着力打造强军文化,打好意识形态斗争主动仗,广大官兵维护核心、听从指挥的忠诚信仰不断强化,争做习主席的好战士、争当“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争创“四铁”过硬部队成为价值追求。全面彻底肃清郭伯雄、徐才厚流毒影响,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深化清理、祛除雾霾,人民军队政治生态得到有效治理,我军重整行装再出发、踏上强军新征程。

适应强国强军时代要求深化改革,人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党的领袖、军队统帅的决心意志,是改革的决定性因素和坚强保证。习主席把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作为决定军队未来的关键一招,亲自领导、设计和推动改革,开辟中国特色的改革强军之路。这次国防和军队改革力度深度广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没有过的,我军打破长期实行的总部体制、大军区体制、大陆军体制,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调整组建五大战区、五大军兵种、军委机关15个职能部门,领导指挥体制实现历史性变革。裁减军队员额30万,调整军兵种比例,建设现代化联勤保障部队,部署展开武警部队改革,部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得到优化。深化军队院校、科研机构、训练机构改革,打造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坚持改转并行,推进职能、作风、工作方式“三个转变”,完善法规制度和政策机制,为新体制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大变革大重塑,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

聚焦能打胜仗强化练兵备战,军事斗争准备取得重大进展。能打仗、打胜仗是军队的根本价值所在。这5年,习主席领导军事斗争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丰硕,我军军事能力有了质的跃升。制定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引领我军积极进取、主动塑造,军事力量建设和运用实现拓展提升。树立战斗力标准,大抓实战化军事训练,大抓战斗精神培育,大抓联合作战和新型军事人才培养,建设联合后勤、打仗后勤,把我军练兵备战带到一个新水平。决策实施科技兴军战略,构建军民融合创新体系,设立国防科技“创新特区”,发展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加快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转变,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出坞下水,歼—20、运—20等一批先进武器装备列装部队,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北斗二号卫星工程等一批关键技术实现重大突破。特别是党中央、习主席领导指挥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开展钓鱼岛维权斗争,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组织海空力量出岛链常态巡航和抢险救灾、国际维和,实施海外护航撤侨行动,建立吉布提海外保障基地,加强边境管控、反恐维稳等,有效维护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振了国威军威,增强了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围绕永葆人民军队本色正风肃纪、厉行法治,人民军队实现浴火重生。作风优良是一支英雄部队的天然风貌,作风松散严重背离人民军队的本色形象。习主席和军委针对一个时期部队特别是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党性原则、革命精神、组织纪律、思想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紧紧扭住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从严治军不放松,从制定军委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十项规定到全面落实《准则》《条例》,扎紧制度笼子,从践行群众路线、“三严三实”到“两学一做”,从整顿思想、整顿用人、整顿组织、整顿纪律到“八个专项清理整治”、全面停止军队有偿服务、实现巡视全覆盖,一步步革除积弊、正本清源,部队新风正气不断上扬。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严肃查处一批高级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大力纠治发生在官兵身边的不正之风,保持高压态势、压紧压实“两个责任”,军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紧跟全面依法治国进程,加大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力度,制定颁发《关于新形势下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决定》,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完善纪检、巡视、司法、审计监督工作格局,强化法规制度执行力,推动我军治军方式根本性转变。

5年之功奠定强军基业,我军由内而外实现政治生态重塑、组织形态重塑、力量体系重塑、作风形象重塑,人民军队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坚定步伐。这些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习主席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科学指引。习近平强军思想引领着强军实践,升华于强军实践,凝结着习主席建军治军的创新创造,已经并必将继续指引我军奋力开拓一个强军新时代。实践昭示,沿着习主席开辟的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坚定前行,必须高举习近平强军思想这面旗帜不动摇。

二、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指导意义

习主席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和军队统帅,在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不平凡征程中,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巨大理论勇气和战略智慧,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深邃思考和战略筹划,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强军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全面部署新时代的强军事业,标志着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与时俱进。

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人民军队听谁指挥、怎样铸牢军魂”“为什么强军、怎样强军”“打什么仗、怎样打胜仗”等基本问题,丰富发展了我们党建军治军思想和方针原则,指引了人民军队的强军新征程。提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强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人民军队要坚决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进一步明确了国防和军队建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地位作用,拓展和规定了我军新时代使命任务。提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目标引领,鲜明确立了军队建设的时代主题。提出与时俱进创新军事战略指导,强调深入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坚持积极防御战略思想,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有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立起了统揽军事力量建设和运用的总纲;强调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强化作战需求牵引,提高创新对战斗力的贡献率,全面提高我军体系作战能力,提高国防和军队发展精准度,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进一步明确了军队建设发展的战略指导。提出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强调政治建军是立军之本,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我军政治工作,最紧要的是把理想信念、党性原则、战斗力标准、政治工作威信四个带根本性的东西立起来;强调改革是强军必由之路,必须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建设强大的现代化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建设绝对忠诚、善谋打仗、指挥高效、敢打必胜的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强调科技创新是核心驱动,必须坚持自主创新的战略基点,提高科技创新对军队建设和战斗力的贡献率,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强调依法治军是强军之基,必须强化全军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维,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按照法治要求转变治军方式,这些进一步明确了军队建设的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战略抓手,科学确立了强军兴军的战略布局。提出军队要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加强练兵备战,强调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大力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建设一切为了打仗的后勤,构建适应信息化战争和履行使命要求的武器装备体系,加强以联合作战指挥人才为重点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建设,确保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进一步明确了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向,形成了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的鲜明导向。提出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强调军民融合是国家战略,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进一步明确了实现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的重要途径。提出建设现代化武装警察部队,强调忠诚于党始终是第一位的政治要求,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决听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指挥,着力提高遂行多样化任务能力,不断提高信息化条件下防卫作战能力,永葆武警部队性质、本色、作风,进一步明确了武警部队建设的永恒课题和时代要求。提出全面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强化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强调正确认识和把握战争与和平、军事与政治、发展与安全、威慑与实战、人与武器以及军事训练中的辩证法,形成了具有时代性独创性的军事辩证法思想,为强军打赢提供了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习近平强军思想与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军事篇”,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是人民军队的强军之道、制胜之道,升华了我们党对军事指导规律的认识,把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当代中国军事实践提升到新境界,为我军实现强军目标、迈向世界一流提供了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点亮了照耀强军征程的时代灯塔。

三、坚定不移把习近平强军思想全面贯彻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各领域全过程

党的十九大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绘就了把人民军队加快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图路线图,明确了全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实践要求。

(一)坚持党领导人民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这是我们党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得出的颠扑不破真理。推进强军事业,必须始终不渝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全面推进军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军委主席负责制是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龙头”,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定海神针”,这次郑重写入党章,彰显了我们党的政治自信、制度自信。我军维护核心、听从指挥,首要的是维护和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习主席保持高度一致,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习主席指挥。

(二)准确把握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战略安排。党的十九大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放在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大目标下运筹谋划,对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新的战略安排。到二〇二〇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这意味着将原来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目标实现时间提前了1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体现了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强军的战略要求,彰显了我们党加快强军步伐的决心气魄;强调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就是要以先进军事理论引领军事实践,以先进组织形态解放和发展战斗力、解放和增强军队活力,以高素质人才方阵托举强军事业,以先进武器装备体系提供强大物质技术支撑,明确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和实现路径。

(三)统筹推进军队建设改革重点任务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围绕深入推进强军事业,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战略任务,明确了战略要求。就是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军,扎实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让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巩固拓展改革阶段性成果,在政策制度调整、运行机制创新、军事管理革命上聚焦发力,全面实现国防和军队改革目标。着眼打赢明天的战争,强化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扭住智能化这个重要发展方向,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推进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突破,加强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和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建设,努力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强化法规制度执行,增强官兵法治素养,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四)聚焦备战打仗提升履行使命能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要求我军履行使命能力有一个大的跃升。必须适应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发展趋势,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这个作战体系,力量基础是强大的现代化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行动中枢是坚强高效的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运行支撑是科学完备的联合作战体制机制,根本保证是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紧盯前沿紧盯对手,加快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这一能力形态,描绘了一流军队全域全维遂行任务的制胜能力,揭示了信息化战争网络中心、信息主导、体系支撑、联合制胜的内在本质,明确了新时代我军能力建设的目标要求。必须适应国家安全环境深刻变化,扎实做好各战略方向军事斗争准备,统筹推进传统安全领域和新型安全领域军事斗争准备,整体运筹备战与止战、维权与维稳、威慑与实战、战争行动与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坚决打败一切来犯之敌,切实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五)汇聚磅礴力量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人民战争伟力来源于人民,强军事业根植于国家经济社会深厚土壤。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关键在于强化统一领导、顶层设计、改革创新和重大项目落实,扎实推进体制和机制改革、体系和要素融合、制度和标准建设,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综合效益最大化。大力弘扬军爱民、民拥军的光荣传统,完善和落实军人荣誉制度体系,加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巩固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凝聚起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强大力量。


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七日

江泽民

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全党全国人民十分关心的一件大事。我经常想一个问题,就是在和平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眼光应该放得更远一些,要站在战略高度,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筹划好。党的十五大作出了用下个世纪的前五十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1〕。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国家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既要跟上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又不能占用过多经费、影响国家经济建设这个大局。我们要有一个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相配套的战略构想,从总体上把握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逐步推进。在现代条件下,军队内部结构十分复杂,军队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放在一个较长的历史跨度中去考虑,才能作出比较科学的决策。现在,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相继制定了二〇一〇年前军队建设的发展计划,并着手研究制定二〇二〇年以后的长期发展计划,努力用大系统的思想指导军队建设,以争取二十一世纪的军事优势地位。我军的现代化建设,也必须有一个长远的总体规划来统领,走一步看一步是不行的。要在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根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的总目标,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以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为基点,认真设计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

我考虑,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基本上相一致,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跨世纪的发展,大体也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从现在起到二〇一〇年,用十几年时间,努力实现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提出的各项要求,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主要解决好军队的规模、体制编制和政策制度问题,把军队员额压缩到适度规模,建立起比较科学的体制编制,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比较配套的政策制度;调整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我军人才培养要上一个新台阶;拥有一批性能先进的主战武器装备,形成适应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的精干有效的武器装备基本体系,具备遂行新时期军事斗争任务的威慑和实战能力。

第二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和军费的相应增加,加快我军质量建设的步伐,适当加大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力度,完善武器装备体系,全面提高部队素质,进一步优化体制编制,使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一个较大发展。

第三步,再经过三十年的努力,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关键在第一步。在跨世纪的这十几年时间里,我们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使我们与世界军事大国的差距有所缩小,积蓄力量,为以后的发展做好准备。要在《“九五”期间军队建设计划纲要》的基础上,把二〇一〇年前的军队现代化建设规划好。我们的规划,既要适合自己的国情军情,又要适应世界军事发展的要求,能够有力地推动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全面发展。在这个总体设计下,国防科研、装备发展、人才培养、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建设、后备力量建设等方面,都要有一个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规划定下来之后就要认真执行,军队建设的各种重大举措和各方面工作,都要以它为指导,都要朝着它所确立的方向和目标去努力。

第一,坚定不移地贯彻加强质量建设的方针,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这是总结我军几十年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得出的宝贵结论,是实现我军现代化唯一正确的选择。邓小平同志在主持军委工作期间,领导进行了几次较大的调整精简,包括一九八五年裁减军队员额一百万,使我军人员数量减少了一半,重新走上了注重质量建设的精兵之路。随着世界军事的发展,减少数量、提高质量已经成为世界各主要国家军队发展的共同趋势。我们国家大,军队目前的机动能力还比较低,不保持一定的规模也不行。但是,现在看,数量还是多了一些。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今后三年内再裁减军队员额五十万,这是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为加强军队质量建设而采取的一个重大举措。各单位要按照军委的部署,坚决完成调整精简任务。在减少军队员额的同时,要突出抓一抓精简机构和压缩保障规模这个问题。在历次调整精简中,一些部队撤销了,兵员数量减少了,但各类机构、保障设施和物资储备等并没有相应减少,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严重制约了用于支撑战斗力提高的经费投入。解决这个问题,要有大的决心,要依据未来军事斗争任务,结合调整精简,该合并的合并,该撤销的撤销,该处理的处理。

加强军队质量建设,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和良好军事素质的官兵,发展现代化武器装备,通过科学编组和严格训练实现人与武器的最佳结合,最终达到提高军队战斗力的目的。全军同志特别是高中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加深对质量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把加强质量建设作为实现我军现代化的基本指导方针,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决贯彻到军队各项工作中去。

第二,必须注意突出重点,着力解决最关键的问题。搞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说到底,是要花大钱的。我们国家的性质,我们的国情,我们的军事战略方针,都决定了我们要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路子,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什么都同西方发达国家去比。你搞你的现代化,我搞我的现代化。这几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上,坚持了两头兼顾的方针,尽可能满足国防建设的需要。但是,国家财政现在还很紧张,军费投入只能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逐步增加。所以,搞军队现代化,一定要分清主次先后、轻重缓急,有所为有所不为。毛泽东同志说过:“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2〕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发展,要下决心解决规模大、战线长、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复等严重问题。这些问题积累多年,如不加以解决,经费再增加也会事倍功半,军队现代化就没有希望。要切实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大力搞好协同,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一些关键技术,实现较大跨度的技术进步。各军兵种都要把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建设放在优先地位,加大对应急机动作战部队的经费投入和政策倾斜的力度,争取使这些部队的现代化水平有较快提高,成为应付局部战争和突发事件、完成新时期军事斗争任务的中坚力量。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应该成为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先行者和探索者,应该为其他部队的建设和改革提供成功经验。我这里要强调一下,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我们还是要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人民战争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什么时候也不能丢。

第三,抓住机遇,积极推进军队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军队改革在许多重要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促进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起到了很大作用,对此要充分估价。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军队发展中也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影响和制约着军队质量建设,不利于提高部队战斗力,不利于振奋军心士气。深化改革势在必行。尤其是面对世界军事发展的严峻挑战,面对党的十五大以后国家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新形势,军队改革显得更为紧迫。我们要利用大仗较长时间打不起来的时机,抓紧搞好军队改革。要在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坚持中央军委高度集中统一指挥的前提下,以战斗力为标准,着力解决制约我军质量建设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建立适应未来军事斗争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领导、指挥、管理、保障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我军建设的整体效益,提高领导和指挥的效能,增强我军的作战能力。

军队改革的基本任务,首先是要进一步调整改革体制编制。过去几次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比较好地解决了军队“肿”的问题,精简了机关和部队,但有一些大的体制问题尚未解决,一些重要关系还没有理顺。现行体制编制仍然不适应新形势下军队建设的要求,不适应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的要求。要以精简五十万员额为契机,好好理一理我军的体制编制。要深入研究高技术战争对军队体制编制的重大影响,深入研究我军现行体制编制的优劣长短,深入研究建国以来我军历次体制编制调整改革的经验教训,深入研究世界主要国家军队体制编制的发展趋势,提出体制编制调整改革的方针原则和总体思路。在调整改革体制编制的同时,要重视抓好政策制度的调整改革。这既是促进体制编制调整改革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治军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军现行的一些政策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滞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年,一部分官兵思想不大稳定,部队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有教育管理方面的原因,也有政策制度方面的原因。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调动官兵积极性的政策制度,增强军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一个需要积极探索和着力解决的问题。政策制度的调整改革,要以兵役制度、士官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工资福利津贴制度和后勤生活保障社会化等为重点。总部要认真研究和解决政策制度问题。这几年,国防和军事立法取得了很大成绩,要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建章立制的工作,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国防和军事法规体系。军队改革涵盖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后勤工作等各个方面,要从整体上加以把握,使各个方面改革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改革既要积极推进,又要稳妥可行。各项改革实施的时机和力度,要充分考虑保持军队稳定、保持国家稳定这个大局的需要。

第四,高度重视科学技术进步,加快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培养。我们是在世界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的条件下、在世界军事领域正在发生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和核心的深刻变革的背景下从事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的发展,对军队现代化建设产生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形势,一方面向我们提出了严峻挑战,如果我们目光短浅、行动迟缓,就会被世界军事发展的潮流远远抛在后面;另一方面也给我们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如果我们方针正确、措施得力,就可以实现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要重视军事理论的先导作用,丰富和发展以毛泽东军事思想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代表的我国军事科学理论。要贯彻科技强军的方针,把依靠科技进步作为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基础。要提高武器装备的科技含量,部队的战备、训练、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都要注重利用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成果。人才是兴军之本,必须把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人才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我们历来强调,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武器,无论武器装备发展到什么程度,人在战争中的作用始终是第一位的,任何时候都不能见物不见人。如果我们有了高素质人才,又有了先进武器装备,就如虎添翼。要在抓紧部队高技术知识学习和军事训练的同时,下大气力把院校教育搞好。我军院校教育还不完善,人才培养层次偏低,影响干部素质的提高。要建立新型的院校体系,合理确定院校的规模和数量,提高生长军官培训层次,改革教学内容,加大高技术知识、新型武器装备知识、现代军事指挥知识的含量,培养既懂政治又懂军事、既懂指挥管理又懂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军队生长干部要逐步走开军队自己培养和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并举的路子,从更大范围选拔培养高素质人才。

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要有一种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有一种昂扬的精神状态。经过建国以来近半个世纪的努力,我们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但仍然任重而道远。继续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我们的肩上。要在世界上干成一件事,没有一点精神是不行的。要成就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这样一项伟大事业,更需要发扬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的革命精神。回顾五六十年代,我们搞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那时物质技术基础何等薄弱,条件何等艰苦,硬是在很短时间内就拿了下来,表现出一种强烈的革命精神。我们要保持战争年代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像组织指挥打仗一样,组织指挥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要坚定不移地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的思想,聚精会神地想国防和军队现代化、钻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干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为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我们大家都要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现在,我们的目标已经明确,道路已经开通,虽然还面临着许多困难,但更具有很多今天拥有而过去不曾或不完全具备的有利条件。有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指引,有党中央的坚强正确领导,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保证,有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办法,再用五十年的时间,经过两三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到建国一百年的时候,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我还要强调一点,在积极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一刻也不能放松思想政治建设。对于新时期的军队建设,有两个最重要的问题是我始终关注的:一个是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我军能不能跟上世界军事发展的趋势,打赢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技术战争;一个是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军能不能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作风,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革命军队。对于后一个问题,我已经讲了很多。全军部队围绕这一思想政治建设的根本任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这是一个时代性课题,既有现实的紧迫性,又是长期的历史任务,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作出努力。

责任编辑:梁福龙
习近平 习近平治军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中央金融办:金融政策的收和放不能太急,防止大起大落

安理会表决:俄方否决,中方反击美方指责

“6年增加两倍”,美军高官又炒:中国速度“惊人”

NASA局长抹黑中国登月,连专业常识都不顾了

“中国报价太香,加税50%都吓不跑美国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