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称“雄3”射程400公里 “中科院”:纯属臆测

来源:观察者网

2017-12-02 14:42

【观察者网综合报道】11月27日,台媒报道称台湾“中山科学院”(简称“中科院”)进行了“雄风3”导弹改进型试射,导弹飞行距离达到400公里,并称台军代表到现场观看,还表示将“评估采购之可能性”。然而,11月28日,台“中科院”官方发表声明澄清:“报载‘增程型’雄3反舰飞弹于九鹏基地进行飞弹测试一事,为媒体自行臆测报道,内容非属事实。”

换言之,这次台媒说的过于夸张,弄得一向喜欢“自吹自擂”的“中科院”都不好意思了……

经观察者网编辑核实台湾相关新闻源,发现最初报道这一消息的媒体是根据“中科院”发表的一个“火炮试射禁区图”来猜测的。

台“中科院”、“海巡署”等机构发表的禁航通告


所谓“转折后,射程400公里”其实是这么量出来的……

根据此图,从台湾九鹏的导弹发射基地,先飞到禁区最东侧的地点,再转向最北侧的点,测量一下,距离接近400公里……

换言之,这个“经转折点飞行400公里”——其实只是拿着尺子在地图上测量出来的而已——怪不得“中科院”方面都被台媒的“脑洞”给惊到了。

中山科学院……

那么,这则新闻中有几分是真的呢?

首先,从“禁区图”来看,台军确实在报道中提到的这一天,计划进行一次试射。

而且从媒体报道台海军人员到场观看,以及事后其他渠道获得的相关消息来看,这应该确实是一次“雄风3”或与之相关的其他导弹的飞行试验。

参考解放军近年来进行实弹打靶演习划设禁航区的情况,基本上是以计划发射导弹的最大射程为对角线,划定一块形状比较规则的海区。而这次“中科院”划设的禁区对角线最大长度,约250公里,最短110公里。但是因为台军划设的“禁区”形状不规则,从九鹏基地向北边距离它200多公里的点发射“雄风3”导弹的话,中间要飞过一大块非“禁航区”,这是怎么回事呢?

解放军进行海上导弹实弹演练时通常会划出类似这样的禁航区

有两种可能:

第一,这次试射是“雄风3”最大射程试射,即通过高空弹道,将导弹射程延伸到200公里水平,在这种情况下, 导弹前段和中段弹道是在上万米高空,不会搜索攻击水面目标,所以仍是相对安全的,目标区在图中B\C点附近。

第二,实际设计的飞行路线是从九鹏向东直接飞行,目标区是图中D点附近的目标。

超音速导弹全程超低空性能就没法看了,要想真正掠海2米高度长距离飞行,需要特殊的气动布局,图为在极低高度掠飞的大陆地效巡航导弹验证飞行器


超音速导弹通过高空飞行能大幅度延长射程,如果打近距离目标可以低飞(印度“布拉莫斯”导弹示意图)


美国SR-71侦察机创纪录飞行路径,圆弧航线的内径达到2百公里,转弯时速度已经降低

至于为什么要划设这么一大片禁航区,应该是因为台“中科院”对此前海军误射“雄3”命中渔船一事心有余悸,尽量划设一个大一点的禁航区,免得“头脑简单”的“雄风3”又打中了不该打的目标……

从技术角度讲,台媒所称“雄风3”导弹大角度转弯后,飞行400公里命中目标,这样的事情也不可能发生。

原因在于,高速飞行器进行急剧转弯将产生巨大的加速度(G力)因此只能以非常缓和的幅度转弯,如美国SR-71战略侦察机,该机在高速飞行时能够承受的加速度是1.5G,在马赫数3.2下进行转弯时,理论转弯半径达到83.5公里——不过实际上,这种飞机通常不会用那么大的转弯率,实际上,根据其飞行手册,在马赫数3.0,侧滑角9.6°下进行超音速转弯时,它如果绕一个圈子,那么圆周航线直径达到1092公里,这几乎就等于不能转弯。因此实际上SR-71如果需要转弯,就要降低速度到亚音速再实施转弯,由于该机尺寸大,燃料多,转弯后可以再加速。

台湾的“雄风3”导弹理论最大飞行马赫数2,由于其射程也只有200公里左右,要像SR-71那样,减速转弯,再加速,也是不可能的。

事实上目前世界上所有实际研制出来的超音速导弹,都没有在飞行过程中进行大幅度转弯,还不影响射程的能力。

目前,诸如鹰击-83,“鱼叉”、“飞鱼”的最新改进型导弹已经具备了飞行途中多次按照预先设定进行大幅度转弯,绕过敌方防空预警系统,或者海岛之类障碍物的能力,不过这些导弹都是亚音速导弹。

台湾“雄3”导弹发射,该弹在渔船时间中,实际飞行速度只有1.8马赫,且弹道死板、目标识别能力弱……实际水平比当年解放军买的“马斯基特”(日炙)差了一个档次


解放军模拟超音速反舰导弹的靶弹都打掉不知道多少了……现在还以为超音速就防不了?


擅长“送人上西天”的大陆公司早就把最大射程600公里(高空巡航,攻击固定目标时)的鹰击-12缩水了又缩水,弄成射程290公里的CM-302导弹到处去卖了

所以,除非台湾掌握了“天顶星技术”,否则台媒吹嘘的“飞行途中通过转折点后,达到400公里射程”是绝无可能的。

另据其他台媒称,台军中的消息人士透露,“中科院”确实有一个“磐龙计划”,打算花费60亿新台币(1.9亿美元——这经费还真紧张),计划从2016年至2023年完成雄风3导弹增程型研制和量产,这将是一种岸舰导弹,用来部署在台湾北部地区,“阻止解放军东海舰队进入台湾海峡”。

据称,按照“磐龙计划”,最快的试射也要在明年实施,射程是“超过300公里”,在完成测试后,要规划生产60枚,采取“驻地与机动混合部署”,还说能“使解放军不敢轻启战端”……

所以,台媒说的“增程型雄3”计划时确实存在的,只不过几天前这次试射,应该顶多是验证“雄风3”采用高空弹道时达到理论最大射程的能力而已。

我们此前就曾分析,“雄风3”导弹在今天技术环境下,并不是什么“神兵利器”,解放军海军的红旗-16、红旗-9导弹均可在其进入掠海段(雄3全程掠海飞行时射程应该会降低到100公里以下)前,在中高空将其击落,即使进入了掠海段,解放军的“红旗-10”导弹也完全可以将其击落。如果连“红旗-10”都没能拦住,那么解放军还有射速1万发/分的11管30毫米近防炮,这种近防炮是专门针对拦截超音速导弹优化的,其钨芯弹头可以有效击穿反舰导弹战斗部的厚重头壳,直接引爆炸药。在这三重、四重拦截之下,“雄3”实际突防概率低的可怜。

台湾多年吹嘘美国“宙斯盾”系统拦截苏联超音速反舰导弹如砍瓜切菜,那如今解放军的作战系统比美国的“宙斯盾”还先进,而“雄3”导弹却远不如苏联的SS-N-19这类重型反舰导弹——这样还叫“航母杀手”?

台湾“雄风2”导弹系统车队,虽然都考虑了伪装成民用车辆,但还是特征明显……


虽然雄风3岸舰导弹系统尚未研制成功,但在台北航太展上,“中科院”早早就拿出来显摆了,这或许是台媒此次“吹大了”的前提条件吧

此外,上次“雄3”误击事件也表明,这种导弹的目标搜索和锁定逻辑非常简单(作为一种为攻击大中型水面舰艇设计的导弹,理论上“雄3”应该具有过滤小目标的能力,结果还是一头扎在了小渔船上),在现代的电子对抗环境下,这意味着它很容易被各种干扰方式欺骗,实战中命中率堪忧。

当然,在大陆如今陆、海、空、天、电、网五维严密监控下,陆基部署的“雄3”怎么藏,怎么跑也是一个大问题,目前台军唯一能想到的解决办法是将导弹发射车队伪装成民用车辆,但由于其使用的特种车辆特征明显,这种伪装也只能说聊胜于无。一旦被解放军发现,在隐身战斗机、巡航导弹、弹道导弹……等多种多样的打击下,“雄3”系统想要完整生存到解放军船团过来——也是基本不可能。

在如今台湾海峡两岸总体实力的悬殊对比之下,台军对“以武拒统”各种技术手段的“研究”也已经进行了几十年,其实相信台军自己心里也清楚差距有多大,但说到底,“中科院”还要经费,还要吃饭……所以,研发实力不足也得硬着头皮上。

从”雄3飞弹”,到“勇虎升级”、再有“国造隐身战机”、“国造潜艇”、“小神盾”……“中科院”近年来是一个一个“吹”过来,每一个都天花乱坠。这种风气也带动了台媒,一家家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结果今天终于闹出了媒体比“中科院”还能夸张的乌龙事件。

网传的台当局军方“内部刊物”中,曾列举中东战争以色列用“超级谢尔曼”击败埃及T-62的战例,鼓励台军官兵只要“戮力战训本务”,就有可能击败解放军的99A坦克……但有趣的是,即使该文章自己也承认,台军的105毫米炮在0距离也无法击穿99A正面装甲,也不知道他们打算怎么打……

在鼓胀的牛皮最后被现实戳破之前,大陆的读者还可以继续欣赏台湾当局与媒体的喜剧表演,倒也不失为一种乐趣,只是不知这种乐趣,还能享受多久呢?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堵开源
导弹 台湾 反舰导弹 诈骗 台湾电信诈骗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布林肯来华谈的怎么样?是否不虚此行?

“看看,这就是美国的警察”

习近平会见布林肯:中美应彼此成就,而不是互相伤害

“宁愿关闭在美业务也不卖”

王毅见布林肯,对美方提出三个“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