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2018解放军展示中国速度:三天构筑15000平米营区

来源:观察者网

2018-09-11 10:50

【导读】 俄军哨兵伊万记忆犹新:赤塔时间8月21日凌晨3点半,天刚蒙蒙亮,他发现对面不远处的草原上多出几顶中国帐篷。更让他没想到的是,3天后,住在这几顶帐篷里的中国军人,竟然构设出占地15000平方米的野战工事。

随着“东方-2018”演习在俄罗斯远东靶场拉开序幕,跨境参演的解放军指战员们也开始了紧张战备训练。《解放军报》9月11日报道了走出国门,代表新时代的中国军人们,在“东方”的国际舞台上,他们向俄方展示中国速度和中国标准:三天内,中国军人竟然构建出15000平方米的野战营地。

祖国大部分地区秋高气爽之际,位于俄罗斯后贝加尔边疆区的楚戈尔训练场已是寒风凛冽。受俄罗斯邀请,3200余名中国军人驾驭1000余台各式装备车辆来到楚戈尔,参加俄罗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演——“东方-2018”战略演习。

跨境参演,中国军人为何而来?启程以来,中方参演部队展开哪些行动?多方关注,这次军演的主要看点又是什么?一路追踪,抵近观战。请看本报记者和军事专家从演习现场发回的报道。

楚戈尔训练场位于俄罗斯后贝加尔边疆区赤塔市南250公里,紧邻曼坦克山,因距楚戈尔居民点9公里而得名。属于俄罗斯武装力量东部军区第247跨军种靶场,总面积768平方公里,正面24公里,纵深32公里,可从公路和铁路机动到训练场,其训练设施可供开展陆空战术训练和实弹射击训练。

水流湍急的鄂嫩河,横亘在楚戈尔训练场。挂载着实弹的中俄两军战机,不时从这条河流上空呼啸而过。

9月10日9时30分,随着北部战区陆军某工程防化旅旅长刘豪杰一声令下,一场强渡水障演练在河畔展开。不到半小时,一架长153米的浮桥连通河流两岸。

这是该旅8月中旬跨越国境抵达楚戈尔参加“东方-2018”战略演习以来,第4次在异国架设浮桥。像该旅一样,中国多支参演分队都在各自区域展开训练,为即将展开的“东方-2018”战略演习联合战役行动演练做最后准备。

走出国门,他们代表新时代的中国军人

对于某陆航旅副旅长、特级飞行员李长茂来说,8月21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和同批抵达的战友首次在楚戈尔训练场升起五星红旗,这也是中国参演部队第一次在异国升国旗。

“看着五星红旗飘扬在异国训练场,心头热血奔涌,这种感受比在国内参加升旗仪式更为深刻!”李长茂告诉记者,这次跨国参演,旅里派出的20多架武装直升机的机身上,都专门印上了国旗图案。

探访中国参演部队营地,记者随处可见国旗标识。交谈中,参演官兵们表达了一个共同心声:走出国门,我们代表新时代的中国军人。

8月20日17时许,满洲里,中俄边境口岸,镶嵌着巨大国徽的国门横跨铁路两侧,在夕阳下闪耀金辉。搭载着参演官兵和各型装备的军列长鸣驶出国门。这是中方参演兵力开赴俄罗斯的首趟军列,标志着“东方-2018”战略演习中方参演部队战略投送正式展开。

列车上,某旅上士杨占成眼里泛着泪光。2016年,杨占成曾随部队赴马里执行国际维和任务。就是在那次任务中,他的战友申亮亮献出了宝贵生命,他自己也身负重伤。回国治疗后,他又申请重返马里。此次出国参加战略演习,虽然任务有所不同,但为国争光的使命是相同的。

带着责任而来,带着自信而来。近年来,随着中外军事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中国军人跨出国门。此次参演的陆军第78集团军部队官兵中不少有出国经历,有的曾参加国际军事比武,有的曾执行维和任务,有的曾参加中外联演……这些官兵已成为祖国和军队的名片,世界正是通过他们的一言一行,了解中国、理解中国军队。

“中国标准”“中国速度”展示在国际舞台

“中国飞行员的战术素养和战斗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为与这样的军人并肩战斗感到荣幸。”俄罗斯上校亚历山大·乌里扬洛夫这样评价参演的中国空军。

乌里扬洛夫告诉记者,在此前的“航空飞镖”比赛活动中,他曾多次与中国空军接触。此次“东方-2018”战略演习,他担负俄方与中方空军参演部队的对接任务,他认为“中国军人是一个值得钦佩的群体”。

到底是什么征服了这位有着实战经验的俄军上校?在接下来的采访中,记者找到了答案。

7月下旬,刚刚完成联合国对维和待命部队考核任务的北部战区陆军某合成旅官兵征尘未洗,就接到参加“东方-2018”战略演习的任务。该旅迅速研究部署抽组部分精锐力量展开准备。出国演习涉及作战、训练、后勤和装备保障、中外对接等诸多方面,方案拟制任务十分繁杂。参演的机关人员连续奋战,度过了许多不眠之夜。

夜幕下,某旅正在为远程投送做最后的检查准备。列车平板上,固定好的各式车辆装载误差严格控制在2厘米以内;列车平板下,远程投送调度员、合成一营首席参谋刘向左手捧着秒表和一沓数据记录本,右手拿着铅笔不停记录车辆装载用时、核对车辆型号、检查物资……

精益求精才能万无一失。俄罗斯远东铁路干线上,第78集团军参演人装昼夜兼程千余公里,于8月30日零点30分全部“零故障”抵达楚戈尔训练场。铁运梯队在俄罗斯后贝加尔斯克车站卸载后,连夜向预定地域进发。

楚戈尔训练场内土路多、坡度大,卷起的烟尘一度让后续车辆无法看清周围情况,装备维修处助理员王利军说:“这不仅对车辆装备是个考验,对已经连续驾驶7个小时的驾驶员更是考验。”

俄军哨兵伊万记忆犹新:赤塔时间8月21日凌晨3点半,天刚蒙蒙亮,他发现对面不远处的草原上多出几顶中国帐篷。更让他没想到的是,3天后,住在这几顶帐篷里的中国军人,竟然构设出占地15000平方米的野战工事。


解放军在演习场附近临时构建的营地 图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伊万也许并不清楚,为了给后期到达的指挥机构争取时间,这些中国军人用3天时间,完成了平常需要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这期间,他们平均每天只睡3个小时。

后来,在中俄两军指挥机构的例行磋商中,俄方人员多次对这种“中国标准”“中国速度”表示钦佩。

9月3日,中俄实兵合练。飞驰的战车上,中方乘员精准协同,炮弹出膛,目标霎时开花,某合成旅所有参演坦克射击命中率均达到90%以上,俄军军官频频竖起大拇指。


78集团军的99式坦克旅训练科目多,训练科目难,打个动对动射击都是正常考核 图源:军事报道

谈及此事,中方导演部一位指挥员感慨地说:“在外军官兵的眼里,在国际大舞台上,我们怎样,中国和中国军队就是怎样!”

3200名官兵,是友谊传递者、和平捍卫者

从某合成旅野营村往返训练场的路上,有一组固定的俄军哨兵。负责旅热食派送的该旅参谋朱龙刚发现,这组俄军哨兵吃的不是热食,而是单兵食品。从那以后,每次送饭路过这个哨位时,朱龙刚都会把装进饭盒的热食送给这组哨兵。俄军哨兵对中国军人的这一举动十分感动,每次中国车队经过,他们都一边敬礼一边投来友好的目光。

一次实兵合练返回营地途中,中方一台步战车出现故障,几名战士正在抢修,眼看就要天黑了,正好2名俄军士兵路过这里,他们主动把随身携带的手电筒送给我方士兵,并用手比划着询问是否需要帮忙。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折射的是两国、两军之间的友谊,诠释的是此次中国军人跨境参演的目的:传播友谊、携手捍卫和平。

“真没想到,在这儿遇到了老朋友!”某工程防化旅舟桥连连长徐鹏很意外——在一次协同训练中,他碰到了在中俄军事交流中多次同台比武的对手、俄军少校彼得罗夫。尽管语言不通,但他俩不用翻译,靠手势比划就指挥部队完成了潜渡、强渡、浮桥架设协同训练。

频繁的直接接触,让中俄两军官兵获益良多。9月1日,中俄两军参演部队进行首次合练。两军装甲车辆并行向目标推进,某合成旅参谋长马小强发现,俄军战车在行进中都经过了良好的伪装。合练结束后,马小强迅速集合指挥员,带领大家研究学习俄军伪装技术。

装备性能不同、指挥方式不同、通信手段不同,但参演两军的目的只有一个——通过联演提高协同作战能力。记者在演习现场看到,从地面突击群到空中打击群,从信息侦察获取到传输处理,中俄双方指挥和参谋人员均实施协同控制,双方配合的默契度越来越高。

五星红旗高高飘扬,三色国旗随风招展。随着演习准备的有序推进,中俄两军的文化交流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展开。9月7日傍晚,俄军文艺演出分队走进中方野营村,为参演官兵献上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夕阳下,俄军依托文化方舱搭建的舞台简朴温馨,充满俄罗斯风情。官兵们挥舞着两国国旗,热情地与俄方演员进行互动。

中方导演部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演习旨在巩固发展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化两军务实友好合作,进一步增强两军共同应对各种安全威胁的能力。

责任编辑:王世纯
军改 解放军报 中俄关系 视频新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

“以色列精心策划俩月,但严重低估了伊朗反应”

美国胁迫下,阿斯麦CEO最新涉华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