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海彬:中国与拉美的关系,应该比经济更多一层

来源:观察者网

2016-11-20 09:42

牛海彬

牛海彬作者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美洲研究中心副主任

自新世纪以来,中国元素在拉美的存在逐渐增强,与该地区的国计民生相关度不断提升。近期在走访厄瓜多尔、智利和秘鲁期间,笔者接触到一些智库、媒体人士和青年学生,他们对中国的认知和期待令人印象深刻。伴随着关系的深化,拉美精英对中拉关系的期待也在超越单纯的商业关系,希望未来的关系能超越经济维度,在文化、社会等软性纽带上有所建树。

在厄瓜多尔机场通往基多市区的高速公路上,良好的路况让人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后来在与知情人士的攀谈中得知该路确由中方企业修建。由于近年来国际油价持续处于低位,高度依赖石油收入的厄瓜多尔财政压力倍增,对华关系中信贷和投资的比重上升很快。

厄瓜多尔从1999年起施行美元化的政策,这对该国控制通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美元化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特别是在石油价格下降、侨汇减少和美联储利率上升的形势下,厄瓜多尔面临美元进项缩水和融资成本上升的难题。在这种形势下,中国虽仅是位居美国和欧盟之后的厄瓜多尔第三大贸易伙伴,但中方投资和信贷对该国经济发展日趋重要。

当地时间1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基多同厄瓜多尔总统科雷亚举行会谈

厄瓜多尔今年4月遭遇强震侵袭,中方给予了温暖有力的灾后救助。与中方的灾后援助相比,更为人津津乐道的却是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国家安全指挥控制系统(ECU911),在厄瓜多尔抗震救灾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习近平主席在厄瓜多尔《电讯报》发表的署名文章特意提到了此事,我国驻厄瓜多尔大使、中国拉丁美洲研究学会副会长王玉林先生表示,ECU911设施在强震中的表现充分展现了中国制造的品质,提升了中国产品在拉美的形象。中国在厄瓜多尔水电、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对增强厄瓜多尔可持续发展能力非常有益。

美丽的基多坐落着拉美社科院厄瓜多尔分院和南美洲国家联盟总部,在与这些机构学术和政治精英的交流中,深感拉美对中国的期许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商业关系,而且中拉经济关系的深化也越来越有赖于相互了解的加强。

社科院学者提到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例子,中方企业在拉美援建的房子质量非常好,但房子的住户却不满意,原因是房子周边过于硬化,没有考虑到当地人对绿地的需求。

南美国家联盟秘书长、哥伦比亚前总统桑佩尔在会见中方学者时强调了中国的重要性。他在描述南美面临增长乏力、财政吃紧和出口减少的困难时,强调南美国家对加强地区内部经济联系、保护亚马逊和增加经济附加值的关注,因而期待中国在南美寻求发展模式、科技合作、提升价值链、优化基础设施和安全合作等诸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作为早期发展较好、较早进入中等收入,但又面临着长期难以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地区,拉美的精英既自豪又悲观。一方面,拉美作为一个整体没有战争威胁、没有核武器,大多数国家都共享民主、市民社会和劳工权利等价值观的地区,各国均把可再生能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放在宪法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因此,拉美国家对于哥伦比亚和平进程的推动评价颇高,也都呼吁美国尽快把关塔纳摩基地归还古巴。

另一方面,拉美始终希望摆脱资源诅咒,发展更为多样化和可持续的经济结构,建设类似欧盟的地区市场和一体化进程,然而这种理想和努力常常受到现实无情的打击,多样化发展较好的巴西、墨西哥和秘鲁等国都存在各种各样的脆弱性,林立的地区机制因缺乏整合和强有力的领导国家而显得有些破碎,人力资源上缺乏足够的理工科毕业生。在这样的形势下,拉美精英们把目光投向新的地区伙伴中国,希望中国不仅仅是另一个伙伴,还能为拉美走出上述困境提供切实的帮助。

秘鲁的学者在谈到该国新任总统库琴斯基首选访华时,首先会说这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决定,然后又说这是一件符合逻辑的事情。

意想不到主要是因为库琴斯基有着浓厚的美国背景,他曾拥有美国国籍,先后在位于美国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任职,并有在美国长期从商的经历。库琴斯基任职总统后首选访华显示出拉美政治气候在“右转”后并未放弃对华关系的重视,也反映出拉美新一代领导人“中国观”的成熟。

符合逻辑是因为中国在拉美发展议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难以忽视,中国已经从主要贸易伙伴转变为日趋重要的投资与融资合作方。事实上,习近平主席与阿根廷总统马克里、巴西总统特梅尔和秘鲁总统库琴斯基都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并就新形势下加强双边关系和中拉合作形成战略共识。这种高层共识对于推进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拉美地区进入转型期的中拉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高层共识和顶层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能否落到实处是更加重要的问题。在访问拉美诸国所到之处,学界和政界都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是中国的十三五规划及其对拉美国家的机遇。有些学者非常关心中国的农业发展战略,试图理解拉美在中国未来粮食安全和食品消费中的角色。有些学者则特别关心中国如何在规划中落实创新发展的理念,希望从中国政府政策规划和中国企业的实践经验中寻找拉美相关方可以汲取的营养。

秘鲁国家战略规划中心的官员则表达了对中国战略规划能力的欣赏,希望两国能够在战略规划上增加关键信息的分享和战略的对接,帮助秘鲁把握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该规划中心在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上的战略思考也令我印象深刻,他们思考的不仅仅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而是试图把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社会发展指标等纳入到增长战略上,规划因基于一种多重复杂性之上而更具战略性和困难度。

在拉美诸国中,秘鲁在传统意义上拥有最多的中国元素,这体现在中国移民数量、饮食文化、政经生活等多个层面,这些是中秘发展友好关系的重要资产。在今天的秘鲁,中资企业已经遍地开花,超过170家中国企业在秘鲁投资兴业,投资累计超过140亿美元。当地最受欢迎的、地处高档社区的黄氏集团(WONG)超市就是由华裔经营的。

作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代表,中秘关系在推动中拉整体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秘鲁人对中国的期待有着一定的代表性。秘鲁引以为豪的是它经济禀赋的多元性,它既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也有生态优越的亚马逊地区,丰富的农业、纺织品产品,还有引以为傲的以印加文明为内核的旅游资源。因此,秘鲁在拉美当前低迷的经济环境中仍有着不错的经济表现。秘鲁过去15年保持了发展中国家最低的通胀率,净外汇储备占GDP比重位居世界第四位,公共债务占GDP比重为从一度40%提升到2015年23.3%。然而,正如中国人常说的“居安思危”,秘鲁的精英阶层并不满足于现状,而是希望在保护生态系统与工业化上有所作为,并期望中国能够对此有所助力。

2015年1月8日,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前,习近平会见与会外国领导人及各代表团团长并合影留念

身在利马,对于拉美的城市病又有了另一层理解。这里不像里约等大城市贫民窟云集,但城市的繁荣与交通的拥堵之反差令人印象深刻。秘鲁朋友介绍说,库琴斯基总统在访问上海时深有感触,希望把利马建设成像上海一样又大、又美、又安全的城市。利马汇聚了秘鲁三分之一的人口,拥有港口等重要基础设施,与上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秘鲁负责亚太事务的官员笑称会推荐利马市长尽快访问上海。利马已经具备了很多中国元素,不仅有中方的孔子学院,而且秘鲁太平洋大学设立了中国研究中心,中心主任也曾到访上海,中拉文化友好年也将在秘鲁举行闭幕式。

稍显遗憾的是,在秘鲁旅游和学习的华人数量还很不够,这使得两国的纽带更多体现在经济层面。经济关系仍然在中拉关系中占据最重要和优先的地位,然而仅有经济利益对于长久稳固的关系构建是不充分的。只有当中拉友好关系能够从经济进入政治与文化层面,从国家进入到城市、学校和生活之中,这种友好关系才有了更深厚的基础和更光明的前景。

而在圣地亚哥的街头徜徉,恍若漫步在西欧的城市,很容易体察到智利作为拉美最为发达国家的种种迹象。智利拥有世界上最为开放的经济体制,也是首个与中国建立FTA的拉美国家。智利对于中拉论坛态度积极,将承办第二届中拉论坛部长级会议。中智关系正在探讨如何升级既有的FTA,以构建更为自由开放的经济关系。

在与智利《信使报》国际版主编的交流中,他说智利的问题不是贫困,而是有关生活质量的社会议题更加重要;拉美很关注中国经济改革、自贸区经验;中拉双方都有一个更为全球化和更多外部联系的新中产阶级,这有利于中拉产生更多的共同语言,应该想办法增加智利学生前往中国学习的积极性。他的一席话引人深思,中拉关系已经到了超越经济关系,构建更多文化、社会联系的新阶段,更希望了解这个世界,也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年轻一代将成为其中日趋重要的群体。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小婷
拉美 拉美经济 中国拉美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

巴总理召开紧急会议,“事关在巴中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