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发南极事业白皮书:科研论文发表跃居世界前十 坚持和平利用南极

来源:新华社等

2017-05-23 10:50

据新华社报道,国家海洋局2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国内外公开发布《中国的南极事业》报告。作为我国政府首次发布的白皮书性质的南极事业发展报告,《中国的南极事业》全面回顾了我国南极事业30多年以来的发展成就,涵盖了南极考察保障体系建设及南极科研成果,并再次强调中国和平利用南极的立场。

南极点@视觉中国

“一船四站一基地”的南极考察保障平台

报告中说,自从1984年中国派出首次南极考察队,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初步建成了南极考察保障体系。

据国际在线报道,国家海洋局副局长林山青表示,“迄今为止,中国已建成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并正在积极筹备在罗斯海沿岸区域建设新的考察站。首架固定翼飞机‘雪鹰601’于2015年正式投入南极考察运行。拥有一艘‘雪龙号’科考船,新的基地考察破冰船正在建设之中,预计将于2019年下水。”

目前,已经初步建成涵盖空基、岸基、船基、海基、冰基、海床基的国家南极观测网和“一船四站一基地”的南极考察保障平台(即“雪龙”船、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和上海极地考察国内基地)。与此同时,南极考察从西南极的南设得兰群岛区域拓展至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和普里兹湾区域,再进一步延伸至南极内陆冰穹A区域,考察活动范围和领域持续拓展。

全球前十的南极科研论文发表量

我国科学家在南极科研领域发表的《科学引文索引》(SCI)论文数量从1999年的19篇上升到2016年的157篇,目前位居全球前十之列,先后在《自然》《科学》等国际杂志发表了多篇论文,实现了我国在南极科研领域的重要突破。

根据《中国的南极事业》报告,在南极冰川学观测与研究领域,我国完成了中山站至昆仑站断面综合观测研究;在昆仑站所在的南极内陆冰穹A区域建立深冰芯钻探系统,钻取深度已达800米,可为反演十万年乃至百万年时间尺度气候变化提供信息。在固体地球科学观测与研究领域,建立了菲尔德斯半岛区域地层序列,测定火山地层年代,突破传统南极大陆形成模式;开展格罗夫山区域的地质调查与研究,详细描述了上新世早期以来东南极冰盖进退演化历史进程,丰富了科学界对全球海平面升降变化的认识。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秦为稼在接受北京青年报采访时表示,多年以来,中国初步建立了一支门类齐全、体系完备、基本稳定的科研队伍,在南极冰川学、空间科学、生物生态、气候变化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并推动南极科学研究由单一学科研究向跨学科综合研究发展。

报告显示,2001年到2016年,中国对南极的科研项目投入达3.1亿元人民币,是1985年到2000年的18倍。

此外,中国还大力开展南极文化宣传和科普教育,独立或联合设立了多个南极特别保护区或管理区,有效保护南极环境和生态系统。国家海洋局副局长林山青说,“目前,中国正在积极推动设立冰穹A昆仑站南极特别管理区,以保护冰穹A区域特殊的科学和环境价值。”

但是,秦为稼同时表示,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南极科考历史只有33年,在南极科考方面的投入仍然有限,因此,中国的南极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整体系统性不强,在某些研究领域仍然落后,考察装备和能力建设仍不足,与全球南极科研论文发表量排名前几位的国家相比,差距明显。当前,南极仍然是人类科学研究数据最匮乏的区域之一,所以对于全人类来说,研究南极仍然是当前的重要课题。

持之以恒推进南极立法

据法治网报道,中国依据南极条约体系的要求,持之以恒推进南极立法,陆续制定国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不断加强国内南极活动管理。2004年,中国国务院颁布第412号令,对南、北极考察活动实行审批制度。2014年,国家海洋局发布《南极考察活动行政许可管理规定》,对可能给南极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较大影响的6类活动进行许可管理。多年以来,中国南极考察形成了“以南极条约体系的相关规定为核心,以法规制度为主线,以现场措施及设备配置为实践”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严格遵守南极条约体系有关废物、污水处理和国际海事组织有关燃油和航行的各项规定。

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南极全球治理。自1983年批准加入《南极条约》以来,中国陆续批准了《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等重要国际南极法律文件,加入了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国家南极局局长理事会等重要南极国际组织,并支持南极国际组织的管理和运行工作,选派人员参与日常工作,推荐专家担任重要职务。

中国参与了历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认真行使《南极条约》赋予的权力,先后于1990年和2015年开展南极视察工作,推动南极的和平利用与环境保护。

广泛开展国际合作 坚定不移和平利用南极

报告最后强调,作为《南极条约》的协商国,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利用南极之路,坚决维护南极条约体系稳定,加大南极事业投入,提升考察保障能力,与国际社会携手打造南极“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表示:“今后,我们愿意在坚守南极非军事化、科研自由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基础上,与有关各方一同进一步加强南极科学考察领域的合作与交流,继续增进对南极的科学认知和了解,继续推动国际南极治理体系的完善,使它朝着更加公正、公平和合理的方向发展,维护南极的长期稳定和和平利用。”

据悉,中国已经与美国、俄罗斯、比利时、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和欧盟等在南极研究、保障、科普等领域广泛开展合作,签署了多个政府或研究机构间合作协议。中国与挪威正商讨于2017年签署部门间南北极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雪龙”船和“雪鹰601”固定翼飞机还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多次参与南极救助行动。

责任编辑:张雅琦
南极 白皮书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

种地要先交钱?官方再通报:镇党委副书记被免

习近平: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

驻美大使谢锋:中国不是雅典,也不是斯巴达

王毅会见柬埔寨首相洪玛奈:中国永远是最坚定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