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导演郭帆:中国科幻制作跟卡梅隆比恐怕差100年

来源:观察者网

2019-02-26 08:01

(观察者网讯)

《流浪地球》上映至今,不仅在国内票房与口碑双丰收,也同时登顶近五年中国电影北美票房榜, 刷新近五年中国电影Top5排名。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24日,导演郭帆和制片人龚格尔在纽约曼哈顿举行影迷见面会,郭帆表示,只有国家强大,拍出的科幻片才更有说服力,中国科幻电影在制作上跟顶级科幻片导演诺兰(Christopher Nolan)和卡麦隆(James Cameron)相比恐怕有100年的差距。“这部电影在客观上有很多不足,之所以票房上取得成功,主要是因为观众的宽容。”

《流浪地球》剧照

从小说《流浪地球》到科幻电影《流浪地球》,郭帆认为,事实上,中国人从来不缺想像力,但拍摄科幻电影缺乏的是制作电影的技术和经验,“我们没有好莱坞的特效技术,电影很多镜头都靠人工完成;例如在空间站的一个镜头,吴京面前有100多块屏幕,按好莱坞的制作完全可以使用特效,但我们只好用100多块真屏幕,后端连接100多个笔记本电脑控制,全人工操作”。

“中国科幻电影在制作上与好莱坞仍有25年到30年的差距,在特效制作方面也有十年左右的差距,跟顶级科幻片导演诺兰(Christopher Nolan)和卡麦隆(James Cameron)相比恐怕有100年的差距。”

《流浪地球》和美国科幻大片有什么不同?

郭帆提及,经过与美国电影工业的交流后,才意识到中国科幻电影的独特之处,“2016年我们曾向全球电影特效霸主工业光魔(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介绍‘流浪地球’项目,他们听完后很兴奋,同时也认为中国人的想法很奇怪,要逃生为什么要带地球一起走这时我才意识到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之处:中国的土地文化是内向型的,土地是人的根本,而西方海洋文化是外向型的,一块岛屿不适合居住了可以去其他地方。”

对于这一点,就职于美国NBC环球媒体集团的流行文化作家康纳·利纳恩曾在观察者网撰文也提到,观看电影时,注意到了一些让自己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东西。

他以美国大片举例,美国制作了全世界绝大多数科幻大片,这些电影几乎都有一个相似的趋向——美国陷入危险,来自美国的某人必须出来拯救国家,亦或是欧洲面临着某种威胁,但是来自纽约的蜘蛛侠来了并拯救了这些国家。这些大片因此变得非常的“美国”。

而在《流浪地球》中,他最喜欢的部分就是看见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那些以前在美国的电影院中并未被充分代表的文化——联合在一起去拯救全世界。不是“全世界”,而仅仅是一个城市,但实际上是将整个星球从毁灭的危险中拯救出来,“这样的情节从一个美国观众的角度是新鲜的。”

事实上,此前,郭帆也曾多次向外界呼吁,中国人对于土地情感的核,应该变成中国科幻的一个基本形态。“什么叫中国科幻?寻找到一个真正能够表达我们文化内核和精神内核的载体,才能称之为中国科幻,不然的话我们只是模仿别人讲一个同样的美式故事”。

众多周知,科幻文学的创意,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科学技术的进步。《流浪地球》中出现了大量细节考究、贴近于现实的设施、装备。领航员空间站、行星发动机、地下城、运载车……这些电影中的“神器”充满想象力和希望;但并非完全架空,大都可以从中国企业的“家底”里找到“影子”。

在影迷见面会现场,郭帆说,《流浪地球》只是中国科幻电影发展的开始,因此电影的观众主要还是中国观众,在北美上映并不代表“走出去”,“现在的科幻片和国家是一一对应的,只有国家的航天工业够强大,拍出的科幻片才能更被观众信任;等到中国的电影工业不断提升后,做出全球视角的科幻电影,那时才能称得上中国科幻片走向世界”。

郭帆又透露,如果刘慈欣能继续授予版权,未来可能会推出《流浪地球》系列电影,“希望这次的成功能让更多观众喜欢科幻片,也让更多投资人投资科幻片,给更多科幻片导演机会”。

责任编辑:郭肖
流浪地球 刘慈欣 导演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